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检查过程中护理状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小儿心导管检查过程中护理工作的特点、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总结1998~2006年间我院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小儿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小儿心导管检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内容及方法,总结对小儿心导管检查全过程中的护理重点、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54例小儿在心导管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2例,血压一过性降低1例,心跳减慢2例,缺氧发作l例,寒战发热1例.无一例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小儿心导管检查的术前准备、术中观察、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是小儿心导管检查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3.
0 引言 心导管或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最重要的可靠的诊断手段 ,对于复杂畸形患儿术前可协助诊断 ,为手术提供依据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解剖及血液动力学诊断 .做好心导管检查术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现将我科小儿心导管检查术 1180例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3- 0 1/ 2 0 0 0 - 0 4,我科共行婴幼儿介入治疗检查 1180 (男 6 78,女 5 0 2 )例 ,年龄 3mo~ 14岁 ,其中 <5岁370例占 31.3% ,6~ 10岁 46 2例 ,占 39.2 % ,11~ 14岁 34 8例 ,占 2 9.5 % .我科 1180例小儿心导管检查术后 ,发生缺氧发作 3例 ,1例心跳 …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适合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的较理想麻醉方式。方法 :1 6例小儿患者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入异丙酚 ,面罩吸氧 ,在严密监测心电图 (EKG)、呼吸 (RR)、脉搏氧饱合度 (SPO2 )及血压 (BP)状态下接受心导管术 ,分析围手术过程各参数的变化 ,总结此麻醉方式的优缺点。结果 :1 6例患儿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 ,诱导迅速 ,操作简便 ,作用平稳 ,呼吸循环影响轻微 ,苏醒快 ,苏醒期副作用少。结论 :在合适的监测下 ,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性心导管术中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76例行介入性心导管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性护理程序。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行介入性心导管术时,行整体护理可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检查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病人行右心导管检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行右心导管检查的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手术全过程30~60分钟,平均卧床时间4小时,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右心导管检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熟练、操作规范、动作轻柔,可减少并发症,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导管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Angio-Seal)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止血的疗效观察及相关护理要点。[方法]共64例行冠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CI)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Angio-Seal组31例,人工压迫组33例,比较2组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所需时间,血管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情况。[结果]Angio-Seal组较人工压迫组止血时间和拔管后下床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出血血肿并发症并不增加,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结论]心导管术后应用Angio-Seal止血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10.
汤宇英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7):661-662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妊娠期如用求偶素与孕激素可增加尿道下裂的发病率,约120—250例出生男婴中有1例。临床表现为尿道外口异位,阴茎弯曲畸形,不能站立排尿或伴有痛性勃起及成年后不能够生育。故须采用手术治疗,要求在1岁后至学龄前期完成。目的能使阴茎伸直,尿道口移至正常位置,修复尿道。由于尿道修复需做皮瓣,属Ⅱ类切口,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尿瘘的发生率为3%-5%,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4%~5%,故术后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患儿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唇裂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各胚突的正常发育及相互连接融合的过程受到阻挠时,造成各种不同的畸形。唇裂按裂隙的程度可分为,Ⅰ度唇裂:裂隙只限于红唇部。Ⅱ度唇裂:裂隙由红唇至部分上唇,但未裂至鼻底。Ⅲ度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外科手术整复是治疗唇裂畸形的唯一方法,并且主张在出生后3~4 个月实施手术。我科 1999~2000年共收治唇裂患儿 12 例,经手术治愈。实践中我们发现,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生理及心理的恢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 12 例,…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1982年1月~1997年4月共进行了220例小儿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现将护理及体会分逑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婴幼儿心导管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心导管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一方面由于新生儿复杂畸形多.心脏及血管腔小,壁薄,循环容量小,心肺及肾脏调节功能差;另一方面这些患儿在心导管术前全身情况不良或处于濒死状态,所以早期报告,心导管术后24h病死率达29%.近年,由于心导管技术及监护技术的提高,另外婴幼儿外科技术转流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使新生儿心脏外科获得长足的进步,明显减少了心导管术的病死率.从而使婴幼儿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检查成为较安全的侵入性检查方法.现将我院自1991-03~2003-05期间婴幼儿心导管术2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董贵川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1):68-68
心导管室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断、治疗的场所。我院自 1986年导管室成立 ,已成功地开展了多项心脏手术 ,这些手术的成功与心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密切相关 ,本文就心导管室的护理管理报告如下。1 心导管室的无菌操作管理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都有手术切口 ,使用的电极和导管都是进入病人的血管腔内操作 ,因而无菌技术要求极为严格。房间每天需用紫外线消毒 1次 ,时间为 2小时 ,木地板用 0 5 %消洗灵擦拭 ,手术器械、敷料打包高压消毒 ,电极予10 %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以 2∶1浓度熏蒸消毒 12小时 ,导管用戊二醛浸泡 ,消毒液每周更换… 相似文献
19.
20.
包茎、包皮过长是泌尿科常见病之一,现首选治疗方法是包皮环切术,如果患儿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水肿等均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使患儿在生理、心理方面受到伤害,家庭经济受到损失。而临床护理中的术前指导以及术后宣教,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为此,现将近年来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