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疝囊修补术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和后壁修补术两步 ,对于后壁修补术近年来研究较多 ,而疝囊高位结扎的手术方法基本上变化不大。我院近两年来对此术作了一些改进 ,并有一些体会。1 手术方法切口及显露精索同常规术式。在精索偏上方打开提睾肌至内环口附近 ,显露疝囊 ;提起并切开其前壁 ,还纳疝内容物 ,手指伸入囊腔作指引 ,继续切开疝囊前壁至近囊颈处 (该处内壁增厚并有腹膜外脂肪 ) ,用血管钳潜行游离疝囊后壁 ,形成一间隙 ;然后高位贯穿缝扎 ,黏连较重 ,游离困难者 ,可直接行内荷包缝合 ;然后修补内环口。2 体  会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  相似文献   

2.
小儿斜疝与成人斜疝发病机制不同,因此小儿斜疝只要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这是公认的治疗小儿斜疝的典型方法。为了减少或避免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小儿腹股沟管短、外环口富有弹性的特点,加之小儿腹股沟肌肉薄弱,术后发育中的腹肌逐渐强壮可使腹壁加强,因而仅需高位结扎术,可不做任何形式的腹壁修补。  相似文献   

3.
4.
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高位结扎疝囊的常规处理是游离疝囊至疝囊颈 ,然后在疝囊颈上方 0 .5cm处做一内荷包高位结扎疝囊。但在疝囊颈部做内荷包操作复杂费时 ,且易发生并发症。近 2年来笔者用调羹自制疝囊高位结扎器结扎疝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采用全长 10~ 16cm的优质不锈钢调羹 ,在勺部前方切开一 3~ 4cm长、2~ 3mm宽的槽 ,边缘打磨光滑即可。制作好的疝囊高位结扎器见图 1。2 使用方法手术中常规游离疝囊至疝囊颈 ,回纳疝内容物后将疝囊组织并拢提起 ,将疝囊组织卡进结扎器的凹槽内 ,利用调羹的凸面推开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1月~2010年5月8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内荷包缝合高位结扎疝囊颈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6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3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天,1例术后2个月复发,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内荷包缝合高位结扎疝囊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一常见病,以男性居多,一周岁以上的患儿一般无自愈的可能,均需手术治疗。既往按常规方法手术,损伤大,术时长,易复发。近五年来,我们采用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高位结扎疝囊,紧缩内、外环的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股沟斜疝俗称狐疝,表现为患儿一侧鼠蹊部出现光滑而有弹性条索状肿物,甚者下注阴囊,时大时小,出入无常.若长期不愈会对孩子今后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笔者应用推拿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2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6年6月~1996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腹股沟斜疝(下称斜疝)680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无复发。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680例,男583例,女97例。年龄4个月~81岁。右侧单发538例,左侧单发100例,双侧均发42例。其中嵌顿刑127例,复发性痴20例。1.2治疗方法:单纯内环缩窄术165例,内环缩窄加Bassini法修补483例,内环缩窄加Halsted法修补32例。取传统斜而切口(双侧均发者两侧各做切口)。小疵囊行刑囊高位结扎后全部切除。大而囊则于沈囊中部横断后远段不剥离不切除,而近段则游离至囊颈高位行高位结扎,切除结扎残…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共有9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在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切口疼痛等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方法:所收治的8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股沟斜切口入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确切,优于传统手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清旺 《陕西中医》1993,14(9):397-397
笔者运用名老中医张仲茂设计制作的疝气卡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26例,痊愈208例,总有效率97.03%,临床表明,疝气卡制作、佩戴方法为其要点。以病程短、幼儿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7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住院6.5 d,术后疼痛轻;仅1例复发。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完全可以代替传统术式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69例).结果 手术顺利,平均时间2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好,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接受腹股沟斜疝患者98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不同治疗过程的疗效对比。结果: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在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切口疼痛等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股沟斜疝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应符合解剖学及生理学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斜疝的根本治疗方法公认为手术治疗。我国通常采用 Bs SSini法及 Mc Va Y法 ,报道复发率为 5%~10 %。任何一种修补术的效果 ,关键要看复发率。术后复发的因素很多 ,但不外两类 :一是术者技术问题及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 ;二是手术术式缺陷。斜疝手术后的复发主要是后者造成 ,那么降低复发率的根本也就是如何改进与完善术式设计本身的缺陷。笔者选取我院 1999年对 12例应用“改良 Mc Va Y法”[1] 行斜疝修补的病例来介绍我们的一种改革术式进行探讨。1 一般资料本组斜疝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10~ 64岁 ,其中右侧者 9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腹股沟斜疝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改良Kugel技术修补方法。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斜疝修补手术,手术时间:治疗组(80.55±10.52)min,对照组(130.68±21.52)min;住院时间:治疗组(6.52±0.55)天,对照组(8.22±0.68)天;并发症:治疗组发生并发症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术中出血量:治疗组(6.32±5.26)mL,对照组(18.23±5.25)mL;切口长度:治疗组(4.29±0.25)cm,对照组(7.15±2.11)cm。两组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好,可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1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疝修补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