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肝素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素对烫伤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无烫伤组10只,烫伤组及烫伤后使用肝素组(肝烫组)各30只.用沸水制成大鼠背部35%Ⅱ°烫伤,肝烫组于烫伤后立即、4 h、8 h皮下注射硫酸肝素100μ·kg-1,烫伤组和无烫伤组相同时相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烫伤组、肝烫组分别于烫伤后8 h、12 h、24 h处死动物,无烫伤组8 h全部处死.大鼠FITC-D灌胃测定肠粘膜通透性,穿刺腹主动脉测血浆IL-6、IL-8.结果 烫伤后大鼠门静脉FITC-D标记的葡聚糖及血浆IL-6、IL-8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使用肝素后,门静脉FITC-D标记的葡聚糖及血浆IL-6、IL-8均明显下降,分别与烫伤组8 h、12 h、24 h相比有显著差别.结论 烫伤可导致大鼠肠粘膜损伤,肠粘膜通透性增加,血浆IL-6、IL-8升高;肝素可以保护应激状态下的肠粘膜屏障,抑制炎症因子IL-6、IL-8 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5-氟尿嘧啶化疗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A组);5-氟尿嘧啶化疗组(B组);5-氟尿嘧啶+甘氨酸组(C组);5-氟尿嘧啶+谷氨酰胺组(D组);比较给药后各组外周血内毒素水平,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细菌移位率,空肠及结肠湿重、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等指标。结果:血内毒素水平,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细菌移位率B组、C组比A组、D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肠及结肠湿重、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B组、C组、D组较A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5-氟尿嘧啶化疗大鼠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参苓白术散加味大黄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大黄能否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方法将45只雄性NIH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西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在相同时间内灌服相同剂量的实验药物、瑞素、生理盐水;于实验的第24小时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全部小肠称重,量长度,并收集小肠灌洗液、匀浆液。分别检测小肠灌洗液、匀浆液中磷脂酶AⅡ(Lp-PLA2)及溶细菌酶(LZM)含量。采用SPSS13.0方差分析进行各组间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参苓白术散加味大黄组小鼠的小肠灌洗液Lp-PLA2、LZM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瑞素组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大黄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患者肠黏膜屏障变化.方法 选取脑干梗死患者36例,于患病后24h、72h、1周、2周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抽取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C)含量.结果 脑干梗死在患病后很快出现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在患病24h血浆D-LAC、DAO明显增高,在72h至1周达高峰,2周内无降低趋势.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患病后24h内即可出现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并且损害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5.
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与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于术后1、2、4d每组取空肠、回肠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和电镜下观察:心脏穿刺取血1ml行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取血2ml作细菌培养。结果 对照组空、回肠黏膜光镜、电镜下观察均未见异常。实验组光镜下可见空、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间质水肿、血管充血,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毛细血管充血,部分区域有黏膜上皮脱落,浆膜层明显炎性渗出;电镜下可见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排列不整齐,部分脱落,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出现异常.结构松弛。实验组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5~12倍,术后1、2、4d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30%和10%,对照组血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早期出现肠黏膜病理损害,诱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剂Stresson对烫伤大鼠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致64只SD大鼠总体表面积(TBSA)30% Ⅲ度烫伤,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及肠内营养(EN)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对照(Control).EIN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于伤前、伤后1、4、7、10 d,检测肠黏膜通透性、肠黏液层厚度、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 结果同EN组相比,EIN组大鼠肠黏液层厚度、肠黏液s-IgA浓度明显升高,而肠黏膜通透性、血浆中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较EN组明显降低. 结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能有效地减轻烫伤后肠黏膜细胞损伤,促进肠黏液s-IgA的分泌,减少内毒素的易位. 相似文献
7.
危重症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黏膜具有选择性渗透吸收营养物质和防御肠道内微生物及致炎因子入侵等屏障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功能使细菌和内毒素局限在肠道内,防止机体受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害。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进行肠外营养的情况下,肠黏膜发生缺血缺氧损伤,其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肠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对于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原位肝移植后大鼠肠黏膜形态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n=30)组和OLT+Gln组(Gln组,n=30);正常对照组只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OLT组和Gln组按改良的两袖套法进行OLT。术前3 d、术后3 h开始Gln组受体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谷氨酰胺灌胃,OLT组及正常对照组受体仅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正常对照组于术后12 h、OLT组和Gln组于术后12、24、72 h分别取回肠肠壁组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肠黏膜形态及微绒毛长度测定、检测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和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结果:OLT组和Gln组肠黏膜损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加重,而Gln组24、72 h肠黏膜损害较OLT组明显减轻(P<0.01);OLT组和Gln组肠黏膜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ln组较OLT组明显下降(P<0.01);OLT组12、24、72 h和Gln组12、24 h肠黏膜sIgA含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Gln组24、72 h较OLT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OLT可引起肠组织中TNF-α表达上调、sIgA和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导致肠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损伤,围手术期应用Gln能抑制肝移植大鼠肠黏膜TNF-α表达,提高sIgA含量和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而起到肠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黏膜通透性是指肠黏膜上皮容易被某些分子物质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的特性,是反映肠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从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方法及治疗方面对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作简单的综述,以期为医疗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对应激性肠黏膜屏障(IMB)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TBI组(B组),和TBI后GLN干预组(C组).C组分别于致伤后不同时间点给予GLN干预,各组大鼠均于伤后48 h处死取材,观察其肠黏膜病理学改变.结果 TBI组大鼠可见肠黏膜绒毛肿胀、缩短、增粗,较多破损或断裂,固有层裸露,绒毛间质水肿,淋巴管扩张,GLN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减轻,用药越早作用越明显.结论 GLN对TBI后应激性IMB损伤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且此干预作用具有时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肠通透性变化及肠粘膜病理改变。方法15只杂种犬,分为ANP组(n=8)和对照组(n=7),经主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复制ANP模型。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第7天剖杀,取回肠粘膜作病理观察。结果ANP犬尿中L/M比值高出对照组2~10倍。肠粘膜顶端上皮脱落,脱落处有大量细菌侵入,微绒毛部分脱落,面积减少。血浆内毒素水平高出对照组1~2倍,二胺氧化酶活性下降,细菌移位率100%。结论ANP时肠粘膜严重受损,监测尿中L/M比值变化可反映早期肠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果 光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绒毛明显缩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壁超微结构明显受损,紧密连接缺失,细胞间隙扩大,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大鼠的小肠绒毛形态以及超微结构与正常大鼠相比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损伤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小肠细菌和小肠黏膜的影响,探讨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猫恐吓小鼠的方法制备心理应激模型.取近端小肠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小肠细菌.通过测定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来观察小肠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 (1)应激组近端小肠大肠杆菌(1.79±0.27)log10(CFU/g) 与对照组(1.32±0.22)log10(CFU/g)相比明显增加(P<0.01),应激组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比例(0.52±0.56)较对照组(1.14±1.07)明显降低(P<0.05),应激组乳酸杆菌(2.31±0.63)log10(CFU/g) 较对照组(2.41±0.34)log10(CFU/g)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心理应激后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3.02±0.85)mmol/L]较对照组[(0.94±0.33)mmol/L]明显升高(P<0.01).(3) 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与近端小肠大肠杆菌数量呈正相关(r=0.6713,P<0.05).结论 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紊乱可能与小肠微生态失衡和小肠黏膜的损伤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参附方提取液经不同肠黏膜的透过特性,探索其口服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法和家兔肠黏膜进行参附提取液体外渗透实验,以方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和人参附子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评价参附提取液经不同肠黏膜的透过率.结果 制备的参附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经空肠和回肠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6.054 5、5.299 5 mg/(cm2/h);而另一种有效成分总多糖经空肠和回肠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3.653 7、3.230 3 mg/(cm2/h).结论 参附方提取液经肠黏膜的透过性存在区段差异,经空肠的透过性高于回肠,并且人参皂苷在空肠和回肠稳态渗透速率明显高于人参附子总多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另设正常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通透性、血内毒素水平(ETX)、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乳果糖(LAC)、LAC/甘露醇(MAN)、ETX均较正常组升高,MAN较正常组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梭菌、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AC、LAC/MAN、ET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肠杆菌、酵母样真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ETX的生成,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大部切除(PH)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动态变化。方法102只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0h组,n=6)、假手术(SO)组(n=48)和PH组(n=48),在SO与PH术后不同时间点(6h,12h,24h,36h,48h,72h,120h,168h,各时点n=6)检测循环血中二胺氧化酶(DAO)的动态变化,观察光、电镜下肠黏膜结构通透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清DAO水平PH术后12h为(1856±302)U/L、24h为(1446±125)U/L,分别与NC组及SO组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DAO水平与N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光学显微镜检查显示PH组大鼠术后6-24h肠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绒毛损害伴表浅坏死。透射电镜检查显示PH组大鼠术后6-48h肠黏膜细胞间隙普遍明显增宽和镧颗粒沉积。SO组术后仅在6h时间点光、电镜下所见肠黏膜有轻度损伤表现,其余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PH后6-48h期间出现肠黏膜屏障损伤,48h后损伤的肠黏膜屏障自行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小肠黏膜吸收通路的形态学是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选取3、5、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年龄段的db/+m正常小鼠,每组6只。灌流固定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小肠黏膜上皮及上皮下固有层的结构。结果小肠绒毛比对照组宽大;上皮细胞侧面上部的微皱褶稀疏,排列不规则;绒毛中轴的筛状孔比对照组多。结论糖尿病小鼠小肠黏膜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糖尿病时小肠黏膜的形态变化有利于物质的异常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肠化的局部型式及不同表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评估68例胃癌和67例对照组胃镜下广泛活检标本的肠化,分析肠化在胃内分布的局部型式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肠化在胃内有四种型式分布:局灶型、幽门为主型、胃体型及弥漫型。结论: 不完全型肠化的出现与肠化的范围有关,从贲门到幽门沿胃弯的不同局部型式不完全肠化,胃癌发生比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腹部创伤患者围术期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行急诊剖腹探查的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切皮前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10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24h1次,连续3d;对照组(C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分别于手术后12、24、48、72h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搪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免疫球蛋白A(IgA)。结果两组患者术后L/M、DAO、ET、TNF-α进行性升高,IgA则逐步降低;与C组比较,U组患者L/M、DAO、ET、TNF—α值于术后24h、48h、72h明显降低(P〈0.05),IgA明显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通过改善肠道粘膜通透性对腹部创伤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预防创伤引起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烫伤大鼠肠粘膜PGE2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放免法测定烫伤大鼠肠粘膜PGE2水平的变化,微量酸滴定法测定磷脂酶A2(PLA2)活性,底物荧光法测定环氧合酶(COX)活性,原位杂交检测前列腺素转移因子(PGT)mRNA表达变化.结果 Que可降低伤后12 h组肠粘膜PGE2水平,升高伤后72 h组肠粘膜PGE2水平.Que对烫伤大鼠肠粘膜PLA2活性无明显影响.Que可使两种COX异构酶的活性比COX-1/COX-2明显上升.40 mg*kg-1*d-1的Que可降低大鼠伤后肠粘膜PGT mRNA的表达.结论 Que有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肠粘膜COX-1/COX-2酶活性比率,降低PGE2降解速率,维持适当水平的PGE2,而发挥粘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