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任泽钦 《眼科》2012,21(1):11-13
青光眼局部降眼压药物有六大类,临床指南中关于药物治疗的建议有利于指导青光眼治疗时的合理用药,尤其是目标眼压的确立及一线药物的选择。总体趋势是前列腺素类药物(PGA)将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局部降眼压一线药物。起始治疗后单药疗效不能达到目标眼压时可转换药物、增加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转换药物的指征为起始治疗不能降低眼压或降低幅度不够,后者也可增加药物。PGA对前房角部分关闭者的降眼压需进一步评价。临床用药的选择路径应是一个从规范化到个体化的过程。(眼科,2012,21:11-13)  相似文献   

2.
《国际眼科纵览》2014,(2):I0003-I0003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患者需要终生接受眼保健服务,降眼压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目前青光眼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保存、预防污染等方面的考虑,多数抗青光眼药物均含有不同类型及浓度的防腐剂。因此对于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与眼表健康的关系值得关注及研究。  相似文献   

3.
《眼科》2014,(4):286-286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患者需要终生接受眼保健服务,降眼压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日前青光眼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保存、预防污染等方面的考虑,多数抗青光眼药物均含有不同类型及浓度的防腐剂。因此对于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与眼表健康的关系值得关注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其他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其他降眼压药物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中评价苏为坦TM0.04g/L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单种或多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其他降眼压药物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40例61眼,给予苏为坦滴眼液替代治疗。每晚点药1次,每次1滴。将连续点药后1,4,12wk的眼压与基线眼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观察血压、心率等全身及局部副作用及其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使用苏为坦滴眼液后眼压明显下降。连续点药1,4,12wk眼压下降分别为6.78±3.45mmHg,5.92±4.29mmHg,5.88±4.12mmHg,P<0.05;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7%,93%,92%。用药后1,4,12wk降压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前后,视力、视野、视乳头杯盘比、血压均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均为轻度,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结膜充血,但不妨碍继续用药。患者依从性好。结论:苏为坦TM0.04g/L滴眼液对治疗其他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其他降眼压药物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杨洁  何媛  刘瀛  石蕊  卢瑶  刘丹丹  龚小羽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1):1826-1830
青光眼是一种累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慢性视神经病变,以视乳头萎缩、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由于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滴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往往会合并眼表疾病,从而降低药物依从性,最终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局部降眼压药物主要有前列腺素类衍生物、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拟胆碱能类药物。本文就以上5种降眼压药物对青光眼患者眼表影响和相关机制做一综述,并为青光眼患者的眼表保护提供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的有效治疗是降低眼压,因眼压是导致青光眼患者视野丧失的最危险因素,一旦确诊需长期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药物有多种,可根据用药后的降眼压效果正确选择。除了降眼压外,还应注意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增强视神经对高眼压的抵抗力。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神经保护的治疗”方案,因此只能应用降眼压药物以减少或预防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丧失。  相似文献   

7.
《眼科》2013,(6):392-392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青光眼患者需要终生接受降眼压治疗,降眼压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目前青光眼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保存、预防污染等方面的考虑,多数抗青光眼药物均含有不同类型及浓度的防腐剂。因此对于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与眼表健康的关系值得关注及研究。  相似文献   

8.
《眼科》2014,(5):300-300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患者需要终生接受眼保健服务,降眼压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目前青光眼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保存、预防污染等方面的考虑,多数抗青光眼药物均含有不同类型及浓度的防腐剂。因此对于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与眼表健康的关系值得关注及研究。为提高国内眼科同行对青光眼用药与眼表健康方面的认识及提高青光眼临床诊治水平,《眼科》杂志从2014年1月起将进行征集有关“健康眼压与健康眼表”专题研究论文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国际眼科纵览》2014,(3):174-174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患者需要终生接受眼保健服务,降眼压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目前青光眼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保存、预防污染等方面的考虑,多数抗青光眼药物均含有不同类型及浓度的防腐剂。因此对于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与眼表健康的关系值得关注及研究。为提高国内眼科同行对青光眼用药与眼表健康方面的认识及提高青光眼临床诊治水平,《眼科》杂志从2014年1月起将进行征集有关“健康眼压与健康眼表”专题研究论文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药物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青光眼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主要的致盲眼病.高眼压是多数青光眼主要的危险,也是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重点.随着人们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药理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抗青光眼药物也有了很大进展.现就目前正在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做一综述性回顾并介绍正在研究开发的抗青光眼新药的药效及降眼压机制.  相似文献   

11.
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晓明  刘旭阳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1):1047-1050
在现有降眼压药物中,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青光眼,大约仅有25%-50%的患者可达到目标眼压。如果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满意控制,我们将选择换药、加药、激光及手术方法治疗。更换药物治疗,一般可选择不同作用机制或降眼压效果更强的药物,适时观察换药后眼压控制情况。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则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联合用药的协同效果和安全性、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笔者重点从降眼压效果和副作用两方面阐述联合用药的搭配、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等,以与眼科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认识的加深,抗青光眼药物研究已步入了新的领域,降眼压治疗不再是唯一的药物治疗手段,本从神经损伤拮抗剂,神经再生修复两方面概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药物治疗因其风险-效益比可能是最低的,故仍被认为是降眼压治疗的首选方案。但由于儿童及孕妇自身的特殊性,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同于一般青光眼患者。本文着重通过对近些年医学文献中有关儿童、孕妇青光眼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研究报道进行整理,为眼科医师提供临床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停止视力能受损的过程,阻止其因视神经纤维丧失而导致的视功能明显损害。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措施,随着人们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抗青光眼药物也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局部应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药物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型抗青光眼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外陆续研发了一些新型抗青光眼药物,这些药物与传统的抗青光眼药物相比,具有降眼压效果较强和副作用较少等优点,另外,这些药物的某些作用特点与当前青光眼基础研究的进展和新的治疗观念密切相关,在强调对青光眼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改善患生存质量的今天,这些新型抗青光眼药物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本对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抗青光眼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基础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是一类较新的降眼压药物,目前氨可乐定已不仅用于预防和治疗激光术后(小梁成形术,虹膜切除术或囊膜切除术)的眼压升高,也用于青光眼患者的长期药物治疗,Brimonidine对α2-受体有高度选择性,降眼压效果显著持久,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少,并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些优点使其成为新的有效的抗青光眼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针对青光眼的手术及药物治疗都旨在降低眼压.前列腺素衍生物因具有降眼压作用而成为治疗青光眼的首选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素衍生物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来降低眼压的,最新的研究发现贝美前列腺素还可以通过增加房水从小梁网通道外流来降低眼压.目前关于前列腺素衍生物类药物降眼压作用机制仍然在不断地了解、观察、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发展,许多新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正在试验阶段,本就一些新的降眼压及视神经保护药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9.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持续高眼压状态可引起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数天内即可造成永久性房角粘连、瞳孔损伤,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因此.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常用降眼压药物、前房穿刺及急诊行滤过手术等对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进行处理,我们发现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能够迅速缓解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于术联合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先进行激光治疗,然后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并植入T-Flox治疗13例1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随访眼压,视力,滤过泡,房角镜和UBM检查情况。结果术后不需用降眼压药物者7例8眼,需要加用一至二种局部降眼压药物者3例4眼,加用一至两种局部降眼压药物仍不能稳定控制眼压至正常者3例4眼,本方法大大减少了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结论非穿透性小梁于术联合激光治疗原性闭角型青光眼足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