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81,岁,住院号59878。因反复抽搐4小时于1984年11月24日急诊入院。当时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心房率31次/分,心室率15次/分。”诊断:阿斯综合征,高血压性心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原因及其护理问题、对策。方法对17例抢救成功的阿斯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阿斯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低血钾、心理问题以及饱餐、便秘是其常见的诱因;急救药品和器械齐备是保证其抢救成功的前提。结论阿斯综合征的及早发现、正确处理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87~1990年间3年来曾先后收治房室传导阻滞(A-VB)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7例,均以右心室内膜起搏抢救,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51~78岁,平均73岁。7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心肌炎,心肌病各1例,冠心病5例。临床上均呈阿斯氏综合征发作,心率36~56(平均43.7)次/分,律均不齐,ECG 均示高度或Ⅲ°A-VB,均伴TDP、Q-T_c0.48~0.68(平均0.59)秒,血清钾均在正常范围,CPK、LDH、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9年开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以来共为 9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其中 1例为起搏除颤器 (ICD)。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9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2 9~ 6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4例 ,特发性房室传导系统疾病 4例 ,心肌病 1例。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 4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4例 ,阵发性室速 1例。 9例均有头晕、黑朦、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有 8例反复发作阿斯氏综合征。起搏器选择 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器 (VVⅠ ) 5例 ,频率应答式心室按需起搏器 (VVIR)起搏器 1例。全自动型 (…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4例均为老年女性,平均年龄66.7岁。4例均为冠心病心衰Ⅰ~Ⅱ°,其中2例合并肺心病,1例合并胆囊炎。4例患者反复阿斯综合征发作(阿斯发作)21例次。阿斯发作时为室速→室扑→室颤。发作后均为窦性心律(窦律),3例合并室性早搏(室早)。除1例为窦性心动过速(窦速)无明显低血钾心电图改变外,其余3例均有T波明显降低,u>T,且T~u分界不清等低血钾改变。血清钾(mmol/L)分别为2.4、2.7、2.3。2.66,例4血清镁1.0mmol/L,其余3例未测。抢救与转归:除一般抢救措施如心脏按压、静脉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4年1月曾收治1例冠心病Ⅲ°房室传导阻滞(简称Ⅲ°A-VB)所致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扭转型室速),经人工心脏起搏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2岁,住院号166306。自1983年6月起患者常感头晕、心悸,一次曾突然摔倒不省人事达30秒钟,当时检查血压正常,心率40~+次/分,后用阿  相似文献   

7.
我们近年来施行经静脉心内膜紧急心脏起搏(下称心脏起搏)12例,现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及疗效 (一)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A-VB)、频发阿一斯氏综合征(A-S征)4例,经心脏起搏后,3例痊愈,1例感染性休克死亡。 (二)急性心肌梗塞3例。1例Ⅲ°A-VB、频发A-S征,心原性休克、急性肾衰,经心脏起搏、血液透析后痊愈;2例Ⅲ°A-VB、心原性休克,经心脏起搏后,心律失常和休克得到控制。 (三)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并Ⅲ°A-VB,频发A-S征5例。经心脏起搏后,A-S征均得到控制。但A-依然存在。其中4例改永久性心脏起搏,1例感染性休克死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5。患流行性出血热收住我院治疗。既往无心脏病史。入院第2天(第5病日)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出冷汗、短暂意识不清。血压70/40mmHg,有时还测不到,心率20~50次。心电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有阿斯综合征。即用异丙肾上腺素0.4mg+5%葡萄糖200ml以10滴/分缓慢静滴,  相似文献   

9.
单腔心室按需型 (VVI)起搏模式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起搏方式 ,1990~ 1999年 ,我国共置入心脏起搏器约 5万台 ,其中VVI型起搏器约 3 8万台[1,2 ] 。因VVI为非生理性起搏 ,心房颤动和血栓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共随访VVI起搏器植入患者 4 6例 ,发生心房颤动者 19例 ,现将抗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自 1994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共随访VVI起搏器置入患者 4 6例 ,均因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Ⅱ°~Ⅲ°房室传导阻滞或双束支或三束支传导滞 ,并且伴有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而安装VVI永…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近3年共遇到28例缓慢心律失常并阿-斯综合征(ASS)发作,其中6例ECG 示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6~80岁,平均42岁。原发病因中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1例,冠心病3例,扩张型心肌心病1例,病因不明1例。基本心律:Ⅲ°A-VB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心室率38~56次/分,平均44次/分。6例住院前后ASS 发作3~52次/例。ASS 发作前Q-T 间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自1980年8月至1982年8月连续应用国产起搏器(XQQ型去颤起搏器、AXQ—2型及806—2型按需型起搏器)抢救6例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收效满意。现摘要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患者皆为男性,年龄23~81岁。病因:冠心病3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尿毒症各1例。心律失常类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其中3例分别并发心室纤颤、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窦房结停搏(短期);窦房结停搏并过缓心室自搏(17次/分)1例。主要症状:阿斯氏综合征5例,心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73年至1990年底安置持久性心脏起搏器共134例,病窦综合征(病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是主要适应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4例中男83例、女51例,年龄8~84岁,病因:病窦64例(窦房阻滞41例,慢快综合征23例),Ⅲ°AVB54例,不完全三束枝阻滞12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其它3例。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兰亭 《江苏医药》2000,26(4):322-323
198 8年 4月~ 1999年 3月 ,我院对 6 2例房室传导阻滞 (AVB)患者 ,在病因及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激素治疗 ,临床疗效优劣不一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资料 :6 2例中男 4 6例 ,女 16例 ,年龄 3~ 73岁 ,平均 37岁。均经心电图或Holter检查确诊 ,其中AVB为Ⅰ°2 6例 ,Ⅱ°Ⅰ型 17例 ,Ⅱ°Ⅱ型 15例 ,Ⅲ°4例。病因为病毒性心肌炎 4 5例 ,冠心病(CHD)非急性心肌梗死 (AMI) 7例 ,扩张性心肌病(DCM ) 10例。心功能 (NHYA)Ⅲ级 4例 ,Ⅱ级 7例 ,余均为Ⅰ级。发生阿斯综合征 15例次 ,心源性休克 3例。方法 :排除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9岁,有高血压病史7年,于1984年3月9日因急性下壁心肌梗塞、Ⅲ°房室传导阻滞、并有阿斯综合征发作住院治疗。住院后给予异丙基肾上腺素静滴,出现频繁室早,遂按置暂时性按需型起搏器,但翌日心电示波无起搏信号,抢救措施同时,在X 线下调换起搏导管,起搏良好,频率75次/分。入院第9天12时45分突发心跳骤停,心电监护仪示室颤,立即持续胸外心脏按压,13时3分电击除颤先后二次,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4岁。因畏寒发热流涕一周,经治疗病情反加重而于1981年11月29日入院。曾经X线胸透:心影呈烧瓶样增大。临床印象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后反复七次发作阿斯综合征,虽经多种强心药物治疗无效,遂于X线透视下,行大隐静脉插入双极导管至右心室内膜人工起搏成功。病后第12天拔除导管。第  相似文献   

16.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已屡有报告,但由Tu波诱发者尚不多见,最近,我们在进修时收治1例Q-T间期正常的Ⅲ°AVB病人,由Tu波和室性早搏诱发Tdp。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6岁。因无力1月,头晕1天,急症入院。血压21/10kPa,心律整,心率36次/分,心音有力,无杂音。心电图示Ⅲ°AVB,心室率36次/分,Q-T间期0.54″(正常高限0.61″),间发室性早搏落入其前T波降枝上。描记即将结束时突然出现短阵Tdp,心室率200次/分,发作由4~10个搏动组成,QRS波沿基线上下波动,发作由落入Tu波的室性早搏诱发。立即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虽心率增至50~60次/分,仍发生阿-斯综合征。因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而静推利多卡因100mg,推注中发生室颤抢  相似文献   

17.
20例人工心脏起搏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以治疗严重心动过缓,防止在缓慢心率基础上发生或反复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危险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这就是临床上现已逐渐广泛应用的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技术,我院自1998-01~1999-12,为20例病人安置临时起搏器,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20例,男12倒,女8例,年龄15-83岁,急性心肌梗塞合并Ⅲ°AVB6例,病窦12例,大动脉炎合并Ⅲ°AVB1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AVB1例,其中8例病人安置了永久起搏器,1例死亡。起搏时间为3~28天.2术前护理术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获得性长QT综合征(aLQTS)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选择在本院2004年5月~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20例TdP患者。结果20例aLQTS患者均有明显诱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例,Ⅲ&#176;房室传导阻滞4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电解质紊乱8例,利尿剂2例,胺腆酮2例。所有患者发作时均有胸闷、心悸、头晕,13例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基础病变,提高基础心率,静脉应用硫酸镁,静脉或口服补钾。结论aLQTS患者多发生于电解质紊乱患者,其次,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Ⅲ&#176;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所致QTC延长的患者。高危患者应监测心电图、QT间期、电解质水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61岁,患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30余年,14年前作二尖瓣分离术,后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和Ⅱ°心力衰竭。1982年以来,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作阿斯综合征,发作时大叫一声,继之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暂停,脉搏心音消失。发作频繁时每日达10~20次,现已发作119次,每次均经家庭病床枪救好转。好转后表现烦躁不安,痉挛性咳喘,端坐呼吸约半小时后意识恢复。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心律(平均室率120~180次/分)Ⅱ°,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作后30分钟左右描记)。抢救措施如下: 一.畅通气道,立即去枕仰卧; 二.鼻导管给氧,同时用去泡沫剂(50%酒精置于氧气筒的湿化瓶内);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观察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长期疗效,对10例持续性房颤病史6月~7年、反复发作快速心室率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恶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双心室VVI起搏(6例)或单心室VVI起搏(4例)。随访平均17.7&;#177;4.4月。结果表明,术后起搏器夺获心率&;gt;95%,很少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术后心功能及LVEF均明显改善(P&;lt;0.05),LVEDD减少(P&;lt;0.05);随访期间无死亡及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永久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不能用药控制的患者,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不增加病死率及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