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NP)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2)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 3 h;(3)脑利钠肽组(BNP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 3 h,在再灌注前10 min,开始静脉予BNP 0.01 μg/(kg ·min),BNP静脉恒速维持至再灌注结束.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用TUNEL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凋亡,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浓度以评估缺血再灌注心肌活性氧的水平.结果 SHAM组心肌无梗死,I/R组的大鼠梗死面积为(44.02±10.15)%,BNP组的梗死面积为(21.53±9.08)%(P<0.05).SHAM组、BNP组与I/R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3±1.62)%、(19.45±9.62)%和(38.46±12.31)% (P<0.05).与I/R组相比,BNP组的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MDA减少(P<0.05),而SOD增多(P<0.05).结论 BNP后处理能减少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损伤,其机制与其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及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活性氧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和CO含量可能对发生了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爱维心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体重200~250 g,雄性,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I/R)组、爱维心预处理组3组,每组各10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大鼠心功能指标.检测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并观察大鼠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爱维心口服液能够改善大鼠缺血复灌后的心功能,与缺血再灌组比,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MDA和血清CK的含量(P<0.01),GSH-PX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心肌损伤的形态学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爱维心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膜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物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和巴戟天寡糖0.7、1.4及2.8 g/(kg·d)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巴戟天寡糖及地奥心血康药液灌胃,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共7 d.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动物均接受开胸,除假手术组不结扎外,其他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90min.观察6组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6组大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损伤面积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SOD、CAT、GSH-Px和MD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017、284.667、2589.641、1885.223、64.061、403.713、36.586和45.934,P均<0.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巴戟天寡糖1.4、2.8 g/(kg·d)给药组心律失常评分降低,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缩小,心肌组织中SOD、CAT和GSH-Px酶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及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结扎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物(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和3个巴戟天寡糖不同剂量2.8g/(kg·d)、1.4g/(kg·d)、0.7g/(kg·d)的给药组,给药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巴戟天寡糖及地奥心血康药液,假结扎组、缺血冉灌注模型组灌胃给予相应容积的蒸馏水,共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组动物均接受开胸,除假结扎组不结扎外,其他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90min.观察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楣比,DK组、巴戟天寡糖2.8g/(kg·d)、1.4g/(kg·d)给药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心肌中SOD、CAT、GSH-Px酶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巴戟天寡糖有保护大鼠心肌和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其提高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心肌缺血后给予脑利钠肽,探讨脑利钠肽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雄性,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2)缺血再灌注组(I/R):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分钟、再灌注 3小时;(3)脑利钠肽组(BNP):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分钟、再灌注 3小时,在再灌注前10分钟、开始静脉予以BNP 0.01µg·kg - 1·min - 1, BNP静脉恒速维持至再灌注结束。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zolium chloride, TTC)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用TUNEL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凋亡;检测心肌组织SOD、MDA的浓度以评估缺血再灌注心肌活性氧的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心肌无梗死,缺血再灌注组的大鼠心梗面积为(44.02±10.15)%,脑利钠肽组的心梗面积为(21.53±9.08)%(P<0.05)。假手术组、BNP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3±1.62)%、(19.45±9.62)%、(38.46±12.31)% (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BNP组的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MDA减少(P<0.05)、而SOD的增多(P<0.05)。结论 BNP后处理能减少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损伤,其机制与其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及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活性氧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天平  张乃菊  蔡鑫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016-1019,1023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DPC)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对心室肌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含量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I)组、缺血预适应(IPC)组、二氮嗪预处理(DPC)组和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每组9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MIRI模型,连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左心室收缩压、舒张末压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采取血浆检测心肌酶谱,留取心室肌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含量。结果:DPC组与IRI组比较,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均下降(P0.05~P0.01);Cx43含量的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且以PCx43为主(P0.01);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较IRI组升高(P0.05~P0.01)。结论:DPC能维持再灌注心肌Cx43的数量,降低心肌损伤,维护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水平,提示Cx43可能参与了二氮嗪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灌胃28天进行假手术组、白藜芦醇75 mg/(kg·d)灌胃28 d进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进行手术组、75 mg/(kg·d)白藜芦醇灌胃28 d进行手术组。生理盐水或者75 mg/(kg·d)白藜芦醇灌胃结束手术组大鼠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肢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缺血时间为40 min,再灌注时间为150 min。假手术组大鼠只插管不结扎。再灌注结束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含量,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LDH、MDA水平升高(P﹤0.01),NO、SOD含量降低(P﹤0.01)。白藜芦醇能够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LDH以及MDA的水平(P﹤0.05),增加SOD和NO含量(P﹤0.05),并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上调Bcl-2、下调Bax表达。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左前降支冠脉(LAD)穿线不结扎180 min;(2)缺血再灌注组,结扎LAD 60 min后再灌注120min;(3)阿托伐他汀组,结扎LAD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d)灌胃3 d;(4)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L-NNA)组,L-NNA 15mg/kg结扎LAD前15min尾静脉注入,阿托伐他汀处理同上,后两组缺血再灌注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实验结束后测血清CK-MB及心肌一氧化氮(NO)水平;心肌染色法区分缺血区、无复流区及梗死区;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及血管中eNOS、iNOS含量;电镜下观察微血管及心肌线粒体等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及血管iNOS表达增加,eNOS表达无变化,心肌NO水平下降,微血管及心肌线粒体损伤明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阿托伐他汀能抑制iNOS表达,诱导eNOS表达,增加NO水平,减轻微血管及心肌线粒体损伤,减少心肌梗死及无复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可阻断阿托伐他汀上述作用.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eNOS/iNOS-NO途径,激活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和减轻微血管损伤,减少心肌梗死及无复流.  相似文献   

10.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A)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B)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缺血后处理(C)组:缺血30 mi...  相似文献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血后给药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法制备SD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松开结扎线造成再灌注.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途径的高选择性阻断剂LY294002(EPO+LY)组.观察心电图Ⅱ导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测定bc1-2,bax及caspase3 mRNA含量.结果:EPO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细胞凋亡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bax及caspase-3mR-NA降低,bcl-2mRNA增高.结论: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保护作用,LY294002可以减弱EPO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作用有关,PI3K/Akt通路参与了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结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40min复制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模型,结扎前10min分别舌下静脉注射倒卵叶五加总皂甙(SAOH)50mg/kg、100mg/kg。结果发现:SAOH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减缓再灌注30min时左心功能低下,对再灌注后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的改善尤为明显;并能显著减少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防止心肌酶从胞内漏出,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的生成量;减轻IRI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由此认为:SAOH能抑制IRI过程中心肌电活动紊乱,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的结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核黄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黄素(riboflavin)对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核黄素干预组(RBF组) ,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缺血区心肌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 与IRI组相比,RBF组在缺血后各时点血清中NO含量升高明显(P <0 .0 5 ,P <0 .0 1) ,心肌组织匀浆中各型NOS检测结果示:RBF组cNOS的活性较高,与IRI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结论 核黄素对再灌注损伤干预作用的部分机制是通过保护冠脉血管内皮,维持cNOS活性,增加NO的释放,从而对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观察54例心瓣膜病接受瓣膜置换的病人,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非缺血预处理)。体外循环前后取右心耳组织标本处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心肌细胞纤维CX43蛋白表达水平,并作图像定量分析。对比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和闰盘结构基本完整,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手术前两组间心肌细胞CX43表达无明显差异。缺血预处理组术前后CX4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术后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心肌细胞CX4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缺血预处理组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变化,对照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降低,而短轴缩短率明显低于缺血预处理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维持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的稳定,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过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PARγ1)基因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心梗)面积、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 =10):SHAM组、MIRI组及PPARγ1组。SHAM组和MIRI组开胸经冠状动脉(冠脉)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Ad-EGFP),PPARγ1组转染携带PPARγ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PPARγ1)至心肌组织。稳定3 d后重新开胸,SHAM组只过线,不接扎;MIRI组及PPARγ1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观察缺血前(T0)、缺血30 min(T1)、再灌注30 min(T2)、再灌注120 min(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 max);再灌注120 min时检测心梗面积、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组织MMP-9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MIRI组、PPARγ1组LVEDP升高,HR减慢,LVSP和(±dp/dt max)降低,MAP除PPARγ1组在T3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明显降低(P <0.05);与SHAM组比较,T1~T3时MIRI组、PPARγ1组LVEDP升高,HR减慢,LVSP和(±dp/dt max)降低,MAP除PPARγ1组在T3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明显降低(P <0.05);与MIRI组比较,PPARγ1组±dp/dt max升高,LVSP在T2、T3时升高,MAP在T3时升高(P <0.05);SHAM组无心肌梗死,MIRI组和PPARγ1组的缺血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MIRI组和PPARγ1组心肌梗死面积、cTnI和MMP-9均高于SHAM组,PPARγ1组低于MIRI组(P < 0.05)。结论  过表达PPARγ1基因能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减少心梗面积、降低血清cTnI及组织MMP-9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对持续缺血和缺血冉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白鼠随机分为七组。以活结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分别造成阻断冠脉血流和再灌注。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凋亡细胞原位标记与半定量分析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处理组与持续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结论:缺血冉灌注损伤和持续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时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红细胞生成素干预1组(EPO1)和红细胞生成素干预2组(EPO2)。以左冠脉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前24h开始给药。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S-P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RT-PCR对Bcl-2、Bax的mRNA做半定量分析。结果与IR组相比,EPO干预组的凋亡细胞指数[apoptoticindex,A1,A1(%)=平均光密度×阳性细胞百分比×100]有明显下降。EPO2组的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IR组[(0.29±0.04)vs(0.10±0.02),P=0,P<0.01;(4.97±1.82)vs(2.12±1.24),P=0.01,P<0.05)];而EPO干预组的Bax基因及蛋白表达与IR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EPO干预对大鼠心肌IRI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提高了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