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术后瘢痕组织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对其采取超声(超高频和高频)进行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术后瘢痕深度为6cm时,超高频组与高频组瘢痕平均厚度(t=6.31,P0.05)及边缘清晰度(X2=5.67,P0.05),差异显著,甲状腺术后瘢痕深度为8cm时,超高频组与高频组瘢痕平均厚度(t=5.38,P0.05)及边缘清晰度(X2=3.24,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甲状腺患者术后的瘢痕组织采取超声进行检查,安全可靠,尤其是超高频超声检查,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完成手术治疗的DTC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131I剂量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与SPECT/CT显像,判断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情况。结果:在8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残留甲状腺组织12例(残留组),发生率为14.6%,未发生残留甲状腺组织70例(非残留组)。残留组131I剂量及血清TSH、Tg水平高于非残留组(均P<0.05)。SPECT/CT显像诊断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与SPECT/CT显像诊断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5和0.899,约登指数分别为0.625和0.833。结论:相对于超声检查,SPECT/CT显像对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及时发现残留部位。  相似文献   

3.
<正>在医院中,由于碎裂QRS在心肌梗死诊断方面因为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根据体表心电图上的碎裂QRS波,可判断是否有透壁心肌梗死以及形成心肌瘢痕组织,这主要是因为心肌细胞在缺血、坏死后会形成心肌瘢痕组织,而坏死的心肌瘢痕组织因为影响了心室肌细胞电活动,通常会在常规的体表心电图上形成碎裂QRS波[1]而斑点追踪技术主要是可以通过超声图像对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4.
随着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甲状腺手术量也随之增多。但是由于甲状腺手术术中冰冻病理误诊、漏诊及手术切除范围不当、术后残余腺体肿瘤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原因,有些患者术后仍需行二次手术[1]。与初次手术相比,二次手术由于组织疤痕、纤维化破坏了颈部正常解剖结构和组织平面,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术后并发症风险和甲状旁腺损伤风险增大[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定位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行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在术前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甲状腺病灶的部位、数量、大小,同时测量甲状腺病灶与甲状腺上下极、气管内侧缘、前包膜距离,以此确定甲状腺病灶的位置.术中所切除的甲状腺病灶组织均送快速病理.结果 经胸人路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9例,术中中止手术1例.术中按超声定位均能快速找到并顺利切除甲状腺病灶.手术时间32~158 min,术中出血量2~60 mL.术后住院4~6 d,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未见咳嗽、手足抽搐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术前超声定位为甲状腺病灶提供了客观影像依据,利于微型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快速找到病灶并顺利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超声检查定位,测量并记录结节的数量、大小,并按甲状腺分段、结节的血流分型及测量结节与气管内侧缘、后包膜及甲状腺下极平面的距离,然后行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结果47例患者按超声检查所确定的位置行腔镜术,能迅速找到结节并成功切除。1例分离结节易出血而中止手术,2例术中分离时出血较多而中转开放手术,1例术中病理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而中转开放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甲状腺结节及其周围情况,充分拓展超声的应用范围,提高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式的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异位甲状腺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例异位甲状腺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4例超声诊断为异位甲状腺,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1例超声诊断为异位甲状腺伴囊腺瘤,术后病理证实;1例超声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患者,术中手术医生疑为异位甲状腺,及时取少许组织送检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组织,同时探查发现正常甲状腺缺如,故未作切除;1例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的患者手术切除,后继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超声对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晚期肿瘤或术后复发肿瘤,凶为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术后瘢痕组织形成,手术治疗十分困难,局部放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剂量不易掌握、且易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3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术后硬膜外前后方外瘢痕组织成熟程度,指导我们预防和治疗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组织的形成。方法选用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按2、4、8、12周分四组,进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在术后2、4、8、12周时,每组各取6只大鼠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α-平滑肌肌动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结蛋白。对腰椎术后硬膜外前后方瘢痕组织进行计算机图象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的结果,晚期(8~12周)时硬膜外前方瘢痕组织中α-SMA和FN与后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瘢痕组织形成腰椎术后硬膜外前方瘢痕组织易粘连;瘢痕组织形成晚期硬膜外前方瘢痕组织为不成熟的瘢痕组织。  相似文献   

10.
晚期肿瘤或术后复发肿瘤,因为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术后瘢痕组织形成,手术治疗十分困难,局部放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剂量不易掌握、且易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3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和分析测量了139具尸体的小肠长度。成年男性54例,均长414.30±9.60厘米;成年女性47例,均长345.87±8.19厘米;男女两性小肠均长382.48±6.40厘米,且两性小肠长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性胎儿13例,均长218.46±8.76厘米;女性胎儿25例,均长211.60±7.31厘米;胎儿两性小肠均长213.95±5.68厘米,两性间无差异。求相关系数表明,r=0.039,小肠长度与身高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162例成年尸体上观察的结果如下:腹腔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Th_(12)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上1/3上部。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L_1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中1/3下部。肠系膜下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3下1/3者最多,平L_3中1/3者次之,平均在L_3下1/3上部。腹腔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0.1~0.5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0.41厘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5.0~7.0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6.36厘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距离,分别以在12.0~14.0厘米、10.0~13.0厘米和3.0~5.0厘米之间者最多,它们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03厘米、11.28厘米和4.21厘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家兔胰腺器官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存在小叶间和被膜下。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与其他器官所见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在现有的实验室务件下以7-ACA为原料合成头孢吡肟中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方法: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具有一致性,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一些关键步骤(时间、温度、剂量)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结果:中间体收率为32.7%。结论:该方法使中间体的合成更易于控制,避免了一些繁杂的操作,并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