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用Spinocath针外导管套针行连续腰麻(CSA),联合腰麻(CSEA)和连硬外(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为连续腰麻(CSA)组(Ⅰ组)和联合腰麻(CESA)组(Ⅱ组),连硬外(CEA)组(Ⅲ组),Ⅰ组负荷剂量为0.375%布比卡因3~4ml分1~2次注入;Ⅱ组注入0.375%布比卡因3~4ml,然后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cm;Ⅲ组负荷量0.5%布比卡因8~15ml。结果: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痛觉阻滞平面显效时间明显缩短,运动阻滞评分显著增加;给药后血压下降程度Ⅱ组和Ⅲ组明显大于Ⅰ组(P<0.01),Ⅱ组和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pinocath针外导管套针用于CSA是较适合老年人下腹以下手术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思乐扣(Statlock)一种新型固定粘贴材料,在PICC穿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我科开展中心静脉置管(主要从锁骨下入路)以来,置管后都采用缝针固定,以防导管脱落及意外拔出.可是缝针固定有以下不足:增加患者痛苦;皮下缝针处常出现线头反应,表现缝针处皮肤发红,炎症反应严重时导致缝线脱落,需再次缝针固定,并增加置管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俯卧位腰段脊柱手术中应用的前景.方法 选择ASA I~II的腰段脊柱疾患患者200例,L3~4间隙穿刺,注入0.125% 布比卡因10ml.置俯卧位后,调整平面,观察指标为:感觉神经阻滞分级;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麻醉各阶段时间;围术期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结果 200例手术,麻醉效果优良,阻滞程度适中,SpO2均保持在95%以上,BP及HR稳定.结论 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脊柱俯卧位手术具有安全可靠,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轻微,术后无并发症等,可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艺  沈群山  张刚成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04-1505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128例PDA在本科行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年龄9个月至65岁,平均(13.7±14.5)岁,体重9~77(31.3±20.2)kg。结果128例患者中126例(98.4%)封堵成功,失败者封堵后1例降主动脉局部狭窄、迂曲变形,1例封堵器周大量残余分流。成功者术后24—48h,1、3、6个月彩超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和规避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0例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时,按置管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分4组.置管过程顺畅未遇明显阻力者为A组;置管中遇到明显阻力,出现神经刺激症状者为B组;置管中遇到阻力,无神经刺激症状者,按患者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数分组(设定0为偶数),奇数归为C组,偶数归为D组.C组采用加压平推法置管,B组和D组采用旋入法置管.分析各组患者穿刺置管导管成功率及误入血管率.结果 A组患者1805例,B组患者16例,C组患者83例,D组患者96例.C组导管误入血管发生率[67.47%(56/83)]明显高于A、B、D 3组(P<0.01),但A、B、D 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穿刺置管过程遇有阻力,则无神经刺激症状可作为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采用旋入法置管则可有效解决置管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患者8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2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取右侧卧位于L3-4穿刺,穿刺成功后,罗哌卡因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0 ml+10%葡萄糖1.0 ml,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RS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0 ml+10%葡萄糖0.9 ml+舒芬太尼5μg(0.1 ml).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情况;评价2组患者麻醉效果和肌松效果.结果 RS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作用时间优于R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组皮肤瘙痒明显多于R组(P<0.05).RS组麻醉效果评级为优的患者明显多于R组(P<0.05),两组肌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延长罗哌卡因腰麻的感觉阻滞作用时间,能增强麻醉效果,不影响其肌松效果,也不增加不良反应,较单纯罗哌卡因腰麻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孙洁  陈小萍  徐佳玲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69-1670
目的 探讨双"J"管对于宫颈癌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37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术前经膀胱镜置入双"J"管后,行子宫广泛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60~90 d拔管.40例患者(对照组)不使用双"J"管行子宫广泛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两组进行术中、术后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手术达标率[75.68%(28/37)]高于对照组[52.50%(21/40),P<0.05].对照组输尿管损伤、尿检异常、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高于对照组(P<0.01,P<0.05),拔出双"J"管后恢复正常.结论 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输尿管置管,能有效预防术中及术后对输尿管的损伤,提高手术达标率,降低手术副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双腔支气管导管(双腔管)在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胸科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插入国产驼人牌双腔管,B组插入进口Rush牌双腔管.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和单肺通气效果不佳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例数,计算气道峰压增加率,评价肺萎陷程度.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双腔管定位时间缩短[(2.1±1.3)min比(4.2±1.6)min],导管移位(11例比28例)和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例数(8例比15例)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插管时间、肺萎陷程度、气道峰压增加率和咽痛、声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驼人牌双腔管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优于进口Rush牌双腔管,而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麻在85岁以上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5岁以上超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用0.75%布比卡因2ml行腰麻治疗76例,效果满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连续硬膜外麻、全麻相比,腰麻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诱导期短、剂量少、易控制麻醉平面、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术后易管理的优点。结论骨盆平面以下的超高龄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不超过3h的,腰麻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腰麻(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与单用腰麻针穿刺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09 ~ 2020-09巩义瑞康医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  相似文献   

11.
谷波  胡艳  王莉  林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3137-314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亲体肾移植护理中的应用,促进术后康复及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快速康复组的9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恢复饮食、早期拔除引流管等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将这96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与接受传统护理的8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康复组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改进肾移植护理方法,可加速病人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穿刺式空肠造口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穿刺空肠造口在肝移植受体中的应用 ,以便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 方法 :对 5例有适应证的肝移植病人 ,选用Flocare可裂式空肠穿刺造口管 ,于手术结束前 ,在距Treitz韧带约 2 0cm处作穿刺 ,使导管在肠壁内潜行 4~ 5cm后进入肠腔 ,再固定于腹膜壁层上 ,并于术后第 1天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 结果 :术中经空肠穿刺 ,放置造口管时间为 (9.2± 2 .3)min ,造口管应用良好 ,分别于术后 1 4~ 4 6天拔除。 5例病人中有 1例发生导管堵塞 ,在介入引导下用导丝予以疏通后重新应用。本组中未发生其他与空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 :经穿刺式空肠造口置管可作为某些肝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CRS)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5个独立变量,经单变量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术后CRS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CRS的感染率为9.2%。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置管时间、术后白细胞减少和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移植术后C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CRS的感染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CR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治与预防。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术1024例,术后发现合并肺结核的患者18例,发生率为1.76%。18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3.33岁;移植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有14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4例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10例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时间为1~54个月,有12例患者是在术后12个月内发病。术后合并肺结核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临床确诊主要靠使用肺部高分辨CT(HR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镜检。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17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HRCT是发病早期的重要检查手段,BALF镜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应加强对高危受者的监察力度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肾小管泌氢功能在肾移植术后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连续10周肾小管泌氢功能进行监测。方法检测2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10周中段尿pH、HCO3-、NH4 、TA(可滴定酸),计算NAC(净酸)量。结果移植早期肾小管功能恢复快而不平稳,6周后趋于平稳,15例次急性排斥期TA、NH4 、NAC值均显著降低,排斥轻、对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好者各值回升迅速;排斥重、须加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或延长激素冲击治疗者恢复较慢。结论肾小管泌氢功能可弥补血清肌酐不能良好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不足,能在连续观察中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特别是对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判断和预后评估中作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病人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40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组(CEA)、CSEA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麻醉平面满意时的时间,以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于麻醉前(T0)、麻醉平面满意时(T1)、切皮后1h(T2)、术毕(T3)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两组病人辅用麻黄碱、氟芬合剂的情况,观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k期间,CEA组有15例、CSEA组有3例病人需辅用麻黄碱(P〈0.01)。与C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4a(P〈0.05);CSEA组Brornage评分高于CEA组(P〈0.05);CEA组有10例、CSEA组有2例病人需辅用氟芬合剂(P〈0.05)。CSEA组无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CSEA用于老年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类型、原因及死亡率,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 对110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29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类型、病原体、预后等.结果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率为27.04%,其中肺部269例,泌尿系统15例,消化道9例,切口3例,颅内及全身各1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后感染率达59.35%;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77%,革兰阳性菌占19.80%,真菌占6.71%,卡氏肺孢子虫占4.03%,病毒占3.02%;感染率中男女无差异,男性发生感染后死亡及切除移植肾比例较高.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患者有一定的规律,应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全身支持治疗,尤其是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该院于1977年开展第一例肾移植至今,共施行肾移植2000余例,移植肾存活最长者29年。建立和完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是全面提高肾移植水平的重要保证,抓住充分的术前准备、合适的组织配型、严把取肾及移植质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全面提高肾移植水平的关键质量环节。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Recent data suggest that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ho are on the waiting list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fluence outcome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Body composition (BC) analysis is rarely included in pretransplant evalu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how alteration of the BC of these patients could influence pretransplant and post-transplant care.MethodsWe compared the BC of French patients on a waiting list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o a sex- and age-matched healthy, European control population. Patients were included when listed for kidney grafting in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CORPOS). Biological nutritional parameters, fat free mass (FFM) and fat mass (FM) estimated b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were assessed on the day of wait-list registration. FFM and FM index (FFMi - FMi) are the ratio of FFM and FM to height squared. Results are expressed as median (range). These indexes we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y values used as a normal range in nutritional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practice.ResultsThe study included 28 women and 70 men aged 25.3 to 65.9 y. Body mass index ranged from 16.8 kg/m² to 39.4 kg/m². Compared with controls, FMi was higher in women (10.6 kg/m² [3.7–18.6 kg/m²]) than in men (8.1 kg/m² [3.5–13.3 kg/m²] in M) and FFMi was lower in women (14.3 kg/m² [11.8–21.4 kg/m²]) than in men (17.9 kg/m² [13.9-24.2 kg/m²]) (P < 0.01), reflecting an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body compartments. All b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ConclusionBC abnormalities, which can only be detected with the use of DXA, are present in patients on a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iting list. Detection of these abnormalities could influence the post-transplantation surve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frequent risk for developing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