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定点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方法,大都将咔哒声作为手法成功的标志.由于片面强调必须闻及咔哒声,因发力不当导致各种并发症也常有报道.为研究咔哒声与疗效的关系,笔者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两种不同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治疗组给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于口服西药治疗.结果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姚正凯 《当代医学》2011,17(15):151-152
目的研究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推拿配合适当的牵引治疗39例(治疗组)与单纯牵引治疗39例(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占38.46%,显效21例占53.85%,无效3例占7.69%,有效率92.31%。对照组治愈11例占28.2%,显效18例占46.15%,无效10例占25.64%,总有效率74.3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合理有效,优于单纯应用牵引治疗,真正做到了"动静结合,内外兼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分成治疗组117例用旋转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用枕颏吊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减轻患者颈项痛、偏头痛、头晕等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旋转整复手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要优于枕颏吊带牵引.  相似文献   

5.
黄金波 《西部医学》2013,44(2):37-38
<正>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增生等原因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和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表现,其发病率随着社会紧张度的增加逐年上升,已成为骨科发病之首,且有低龄化的趋势。神经根型在颈椎病发病中占50%~60%。笔者自2010年1月—2011年3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门诊患者采用孙树椿教授介绍的手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27-13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肩颈部疼痛、患侧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头晕头痛等症状,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少、恢复快、疗效高等优点,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根型颈椎病79例局部采用侧卧位拔伸、弹拨、理、推等法加枕凳布带牵引治疗,10次为1疗程,2疗程后治愈率为70.8%,显效率为94.8%。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值,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改良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路径。方法选取54例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采用改良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物理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2%,与对照组27例患者相比,明显提高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2,P<0.05)。结论改良推拿手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临床治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较为有效的临床路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牵引类手法组77例、旋转类手法组78例、侧向类手法组77例和复合类手法组80例,观察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牵引类、旋转类、侧向类和复合类手法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1%、65.38%、57.69%和80.76%。复合类手法组与旋转类手法组、侧向类手法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复合类手法治疗效果优于旋转类手法和侧向类手法,牵引类手法、旋转类手法和侧向类手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针加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60例,运用腹针加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运用普通针刺加手法治疗.[结果]运用腹针加手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0%,运用传统针刺经穴加手法治疗总有效率为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加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按摩手法治疗1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 痊愈80例,显效30,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8%.结论 手法治疗可以使症状缓解,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取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针刺与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刺行气活血、和络止痛与推拿理筋、端提旋扳法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愈率56.9%。总有效率91.9%,无效率8.1%。结论针刺行气活血、和络止痛法配合推拿理筋、端提旋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2月-2006年8月,笔者采用针刺结合手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疗效确切,并与单用针刺治疗54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统强 《大家健康》2013,(9):104-105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采用手法配合牵引为治疗原理,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颈复康颗粒,一次两袋,每日两次。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2%,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且两组治疗后在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NDI法、颈曲度值、颈椎关节位移指数、临床症状体征上比较,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之于颈椎牵引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例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枕—颌式坐位牵引方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的综合疗效、近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lt;0.01)。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3,(12):1918-1919
目的:观察宣痹舒络汤配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宣痹舒络汤内服再结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obb角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大部分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颈椎Cobb角显著改善,有效率为96%。结论:宣痹舒络汤配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恢复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