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胰岛素注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各75例。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度、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住院时间、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4.00%,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4.67%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度和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相关知识和注射技术掌握度,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44例GDM患者随机、开放、平行分为两组,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观察组)22例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诺和灵R笔芯(100u/ml)将每日总量的40%作为基础量持续输注,每日总量的60%作为3餐前大剂量。对照组:3餐前给予诺和灵R皮下注射,睡前给予诺和灵N皮下注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均行85g标准餐试验,测定空腹,餐后1h、2h、3h静脉血浆葡萄糖,同时记录低血糖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餐后1h、2h血糖较对照组控制满意垆〈0.05X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可使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的目标范围内,低血糖发生率低,母婴未有不良反应,胰岛素泵使用简单、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I组,观察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观察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组)5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诺和锐皮下输注,对照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DII组)52例,采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及睡前皮下注射长秀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较好地控制血糖(P<0.05),且CSII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均优于MDII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DII组(P<0.01)。结论 CSII更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少、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每日3次的注射方案中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1h血糖值、耱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日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门冬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妊娠糖尿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邵宏芬 《海峡药学》2012,24(9):126-12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与格列美脲进行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和治疗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每组63例,连续用药3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血糖变化:经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最高血糖、平均血糖及HbA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下降更为明显(P<0.05)。终点达标情况: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达标率均较高(P<0.05)。低血糖: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69%VS 3.17%,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内分泌病区收治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以诺和灵R皮下注射治疗,取这10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作为临床观察指标,治疗结束时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治疗组组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组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冬胰岛素能更好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GDM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CSII组)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两组,各组患者均为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饮食和运动治疗,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MSII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孕期及产期血压、血脂、平均血糖、餐后2h血糖、Hb A1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的变化及妊娠并发症以及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胎儿窘迫例数及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年龄、入组孕周、血糖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CSII组平均血糖值、餐后2h血糖、Hb A1C,空腹血糖低,妊高症、先兆子痫、酮症酸中毒、早产、剖宫产、死产、孕妇低血糖、产伤或肩难产、羊水过多、FGR、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且分娩孕周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CSII组)比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可延长孕周,妊娠并发症以及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低,对于安全、有效地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孕期并发症,改善围产儿结局,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注射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治疗期间严格控制饮食及采用辅助运动治疗,并停用其他降糖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三餐后2h 给药后血糖与给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均降至正常,对照组仍略高于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多于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长于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安全、效果稳定、简单易行,能够满足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进行胰岛素输注,对照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进行对比。结果同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值有明显降低,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血糖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方法 CSII组与MSII组患者各35例,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记录治疗后第1、3、7天两组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达标情况,以及两组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组的3项血糖均数值都达到了预期强化控制水平,且第1、3、7天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MSII组,从第3天起CSII组的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均较MSII组下降显著。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严重低血糖症状病例出现。结论 CSII和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均有明显疗效,但CSII控制血糖达标率更高,血糖控制水平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控制疗效。方法:将Ⅰ型糖尿病和血糖难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6mmol/L)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纽)采用4次胰岛素注射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B组采用5次胰岛素注射即早晨、睡前各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法,血糖达标后观察两组所用时间、速效胰岛素在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速效胰岛素的比例小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结论:5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赵罂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40-1341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初诊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β3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例初诊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患者进行12周的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三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12周后,患者FPG、三餐后2h血糖、HbA1c、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FINS、FCP、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甘精胰岛素组(以下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以下简称"预混组").甘精组于三餐前10 min口服那格列奈90~180 mg,晚10: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组于早晚餐前30min注射预混胰岛素.应用强生稳步血糖仪,每日监测两组患者三餐餐后2h血糖以及晚10:00、凌晨3:00、晨8:00指尖血糖,根据血糖值每2~3 d增减胰岛素剂量2~4 U.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和餐后2 h血糖低于10.0 mmol/L为血糖达标,观察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和发生病例数.以及16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均达标,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精组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预混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甘精组胰岛素日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病例数均显著低于预混组(P<0.01).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控制血糖都有效,但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能减少胰岛素的注射次数和日用量.降低低血糖风险,不增加体重指数,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妇科合并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15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比较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水平,术前控制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所用的胰岛素总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延迟愈合率。结果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控制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所用的胰岛素总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延迟愈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术前控制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所用的胰岛素总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延迟愈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更适合妇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使用。  相似文献   

17.
洪兵 《安徽医药》2010,14(1):102-10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对门诊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格列吡嗪组,一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每日定时注射0.2U·kg^-1;一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每日早、晚餐前151服5mg;8周后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及空腹血清C肽、餐后2hC肽水平。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控制上与格列吡嗪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糖波动程度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优于格列吡嗪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空腹C肽、餐后2hC肽的水平高于格列吡嗪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8.
刘淑华  刘娟  高明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83+185-183,185
目的观察皮下持续应用胰岛泵输注胰岛素类似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42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持续皮下泵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同时采取积极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疗效(体重变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等)。结果血糖含量:皮下持续应用胰岛素泵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及2h血糖含量均降低,与治疗前血糖含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变化:给药前后两组患者体重基本一致(P〉0.05);低血糖发生情况:皮下持续应用胰岛素泵后,所有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患者的血糖含量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均有改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37-39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于早餐、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观察组联合阿卡波糖,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 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肝肾异常,未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其中观察组出现低血糖3例,对照组出现低血糖8例,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平  袁凤易  卢艺 《今日药学》2014,(2):135-137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InsulinAspart,IASP)餐后注射与餐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32例因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已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12周以上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停用原降糖方案,在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分别以IASP餐后(A组)及餐前(B组)注射12周,比较2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e)、低血糖发生频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StrokeScale,CSS)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e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低血糖发生频率明显低于B组(6.25%vs37.50%,P〈0.05)。治疗后12周A组CSS评分明显低于B组(19.2±8.7vs24.3±9.5,P〈0.05)。结论与IASP餐前注射相比,餐后注射同样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