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好发部位、牙位以及危险因素,为正畸治疗中降低釉质脱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采用固定矫治后87例(1784颗)患者牙齿进行临床观察、记录,统计脱矿的发病率及病损部位.结果:87例患者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47例,牙颈部及托槽周围是好发部位,上前牙是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好发牙.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54.0%,1784颗被观察牙中有212颗出现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1.9%.结论: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的牙釉质脱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氟保护漆防治正畸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利用含氟保护漆来预防和降低正畸牙齿托槽周围釉质脱矿的发生,以期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降低正畸牙釉质脱矿发生的方法供临床应用。方法 将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正畸牙齿托槽周围牙面涂布含氟保护漆为观察组,其它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牙釉质脱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方法不失为正畸治疗中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固定矫治后,戴用固定矫治器后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脱矿原因。方法:对30例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固定矫治器戴用后,牙釉质脱矿率较前显著性增高。结论:固定矫治器引起的牙釉质脱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正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而受到广大医师的青睐。在近一个世纪的使用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得到不断改进而日趋完善,矫治效果也日益提高。但在矫治中也伴有一些不良问题的出现,牙釉质脱矿便是其中之一,国外有学者曾进行临床调查,发现正畸治疗后5096~8096的患者存在牙釉质脱矿。本人对我院口腔科2002年~2005年来我院口腔科应用固定矫正器正畸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了解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好发牙齿及好发部位,并提出预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动复合树脂预防固定正畸牙釉质脱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正畸托槽周边的牙釉质预防脱矿的疗效。方法 :对正畸患者实验组牙托槽周边的牙釉质进行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 ,对比正畸治疗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程度的差异。同时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材料与离体牙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粘接面。结果 :实验组牙釉质脱矿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结合面内存在微小裂隙。结论 :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正畸托槽周边的牙釉质 ,能有效预防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原因,好发部位、牙位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的30例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697颗牙齿,统计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常见部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结果:正畸治疗后有76颗牙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0.90%,以上颌切牙、上下颌尖牙和下颌双尖牙较为常见,好发部位为托槽龈方.结论:正畸固定矫治患者者龈上菌斑的代谢改变是牙釉质脱矿的主要原因,除口腔卫生宣教以外还要定期对正畸患者进行全口洁治以期有效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正畸固定矫治器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现象进行临床观察,了解病发原因及病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口腔正畸患者,对其佩戴固定矫治器前后牙釉质脱矿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矫正前后牙釉质脱矿率,并统计矫治后牙釉质脱矿集中部位。结果使用固定矫治器后患者牙釉质脱矿率显著升高,由5.83%升高到15.9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釉质脱矿在上颌侧牙部位较为集中,发生率约为29.9%,发生部位大多位于正畸托槽龈的釉质上,其次为托槽近远中和边缘处。结论正畸过程中佩戴固定矫治器可使牙釉质脱矿的概率增加,必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或采取一定措施才可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治疗中护理干预对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22例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使用含氟物、饮食调控、口腔卫生知识宣传等),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常规医嘱清洁牙齿),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正畸治疗12个月后牙釉质脱矿牙数的发生率。结果固定正畸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牙釉质脱矿牙数发生率为4.99%,明显低于对照组11.94%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好发牙齿及部位。方法:对92例患者共1886颗牙齿进行临床观察,记录,统计脱矿的发病率及病损部位。结果:92名患者中有51名出现釉质脱矿现象,发病率为55.4%,1886颗粒牙中有234颗出现釉质脱矿,发生率12.4%,好发牙为上前牙,好发部位为牙颈部托槽周围,结论:在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上应采取措施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1.
12.
固定矫治技术在临床开展了几十年,其矫治技术和矫治效果也日趋完善。但其引起的副作用,如病人不能及时有效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软垢,将导致牙釉质脱矿的现象在临床上屡有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正畸医师的高度重视。有学者报道,如果没有预防措施,50%~80%戴固定矫治器的正畸病人的牙齿唇颊面存在釉质脱矿,故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3.
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氟漆在正畸治疗中防止牙釉质脱矿及促进牙釉质再矿化的效果,并为激光荧光诊断仪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因为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15颗,模拟正畸治疗初期的口腔环境。第一组:用复合树脂粘结剂(DM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第二组:用复合树脂粘结剂(DM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后涂氟漆。通过激光荧光诊断仪监测模拟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与再矿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并与S-236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扫描电镜所见与激光荧光诊断仪的定量测定结果一致,且与其变化趋势相符合。结论氟漆的应用有明显抑制牙釉质脱矿及促进再矿化的作用。激光荧光诊断仪可以为临床提供定量测定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氟保护剂在固定矫正牙齿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寻找一种有效的降低正畸牙釉质脱矿发生的方法.方法:以44例固定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黏接托槽的牙分为左右两侧,左侧共307颗牙为实验组,右侧共307颗牙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酸蚀黏接,而实验组牙面于黏接托槽时及黏接后6个月各涂氟保护剂1次.以正畸矫正前后白垩斑的检出率及托槽的脱落率对氟保护剂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牙釉质白垩斑的检出率及托槽的脱落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正畸治疗中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应用含氟牙膏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通过指导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以期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预防牙釉质脱矿。方法 :随机选择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 6 0名分为氟化物组和对照组。氟化物组采用含氟牙膏刷牙 ,对照组采用不含氟牙膏刷牙 ,分别比较矫治前后两组患者及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脱矿程度 ,患者牙釉质脱矿程度用釉质脱矿指数 (EDI)代表。结果 :矫治前两组患者及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脱矿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矫治后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病率氟化物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氟化物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发生 1度脱矿的牙数氟化物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发生 3度脱矿的牙数氟化物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度脱矿两组发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氟化物组EDI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固定正畸治疗中 ,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牙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青少年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影响因素及氟化物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9例行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后是否发生牙釉质脱矿分为脱矿组(43例)与未脱矿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是否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危险因素。依据43例脱矿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B组,A组23例患者采用氟化物治疗,B组20例患者采取常规口腔卫生保护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前、正畸后12个月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ED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频率、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甜食摄入及饮用碳酸饮料情况是影响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22/23)显著高于B组70.00%(14/20),P <0.05;正畸后12个月,两组患者EDI(0.22±0.04)、PLI(0.22... 相似文献
17.
《实用全科医学》2015,13(2)
目的 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牙釉质脱矿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6例正畸固定矫治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正畸固定矫治治疗后脱矿者有18例,占15.52%.其中以下颌尖牙牙釉质脱矿、上颌侧切牙、上颌尖牙牙釉质脱矿患病率高;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刷牙方式、牙膏的选择、正畸疗程、甜食的摄入频率等是导致牙釉质脱矿的主要危险因素;去除相关混杂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刷牙次数、正畸疗程是影响牙釉质脱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医师应对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尽早开展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正畸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PAR评分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前牙排列、后牙排列、覆盖、覆牙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R总分(16.48±2.13)分与治疗前(5.29±0.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脱矿率为8.0%。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口腔畸形方面疗效显著,但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引起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含氟保护漆是一种新型局部防龋剂,涂于牙面上,自然干燥后可在釉质表面形成一层含氟薄膜,能促进釉质矿化到起防龋作用。近年来国外对氟化物涂膜的研究应用较多,但国内尤其是疆内有关方面报道较少。为了解利用氟保护漆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疗效,我院于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28例650颗牙采用氟保护漆处理牙面,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错颌畸形68例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定矫治器具有固位良好、支抗充分、适于加各种类型的矫治力,能有效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等特点,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此类矫治器结构复杂、通过粘结或结扎而固定在牙齿上,故口腔卫生不易保持,矫治结束后,牙釉质脱矿是常见的问题。作者观察了68例正畸治疗患者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