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是我国医学文献的一部典籍,比较全面的阐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也是中医学运用至今的理论基础。《内经》中不仅阐明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容,还阐明了阴阳五行学说在药物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藉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如何,何者  相似文献   

3.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蒙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无不受其影响。大约从13世纪起,蒙医在原来寒热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到16世纪末期随着蒙医学体系的形成,阴阳五行学说和“三根”、“五元”等学说一样,都成为蒙医学理论组成的一个部分。在此对有关阴阳五行学说运用的概况,进行整理探讨分析。以期能达到促进深入研究蒙中医学理论,促进蒙中医结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这一学说,逐渐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它不仅阐述了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且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一、关于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阴阳对立: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可  相似文献   

5.
李凤霞  施雷  王文丽 《光明中医》2008,23(4):420-422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疗理论体系。系统科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而成的自然科学。是一系列研究复杂系统运动的规律,各种系统都各不相同,但种种系统都有整体性、层次性和相似性等基本特性,每种基本特性也就是系统的一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内经》是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证医学的,这是当时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观点.但《内经》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又有它自己的特点.以阴阳而言,第一,它用阴阳两气的变化,阐述一切自然现象的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里的阴阳,是无所不指的,是抽象的概念,即所谓"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但它又认为一切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两类属性,联系到人体,它代表着一定的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7.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两种对抗性的物质势力运动推移之下孳生着、发展着的。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元素,这五种物质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观念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起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古人在长期修炼和医疗实践中,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和修炼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治和修炼实践。它对中医学和气功学理论的形…  相似文献   

8.
《内经》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包含着许多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本文就《内经》治则学说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一粗浅探讨,望同道指正。一、唯物辩证法是洽则学说的指导思想远在二千年前的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形成,受到了当时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这些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支配下,逐渐形成了《内经》的对立统一观、整体观和恒动观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回顾过去10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把握今后的方向,鉴往知来,具有重要意义。 阴阳五行研究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之后,使之从简单到全面、零碎到系统、笼统到具体,无规律到有规律,这不能不说是有了本质意义上的发展,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阴阳五行问题,曾在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期,展开了3次以存废和科学性为题的大讨论。至80年代中期以后,始从多学科角度,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科学独特价值的发掘,逐渐对阴阳五行的意义有了比较肯定的认识,90年代对其研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四诊八纲、治则……,而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以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法为指导思想。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不能全部进行讨论,这里仅从我们科研的实践出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来探讨与现代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完整性,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的体现,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症、治疗等整个  相似文献   

12.
一、阴阳五行学说解: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称。因为这两种学说都属我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也都是运用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的辩证思想对自然界一切事物认识上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以至发生、成长、衰退、消亡都是由阴阳具有的对立统一、互相依存、消长、转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清楚的表明阴与阳两者,既矛盾,又互根,所以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学说普遍运用于祖国医学理论中,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学,是以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出发,形成了以脏腑经络为系统的生理、病理观,以辨证论洽为诊疗方法的独特理论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便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如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实际上是反映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医药经验的积累。随着时代的前进,医药知识愈积愈多,文化科学不断发展,从实践经验上  相似文献   

14.
中医阴阳学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志 《新中医》2011,(4):131-132
阴阳学说哲理玄奥,彰显着中国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精髓,是中医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中应用非常广泛,从理论到临床实践,从药物性能到方剂配伍,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石之上,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之后,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侧重于:从哲学角度,揭示其丰  相似文献   

16.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中,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  相似文献   

17.
阴阳五行学说起源的探讨大凡一种学说的成立,必定有它产生的根源,阴阳五行学说,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明确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精神和实质,就必需先追溯它的源流。根据各家的考证,阴阳五行学  相似文献   

18.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是对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用以解释宇宙的哲学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运用于祖国医学领域,成为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邪、正斗争,阴、阳失调为中心的发病学说始萌于《黄帝内经》,其学术论点基本符合科学的辩证法思想。当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下,其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所谓“阴阳匀平”,即是机体内部诸般矛盾处于和谐协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内经》处处都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其理论指导基础是精、气、神和阴阳五行。书中十分注重整体观念,不仅从脏腑、经络、气血、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全面关注,从疾病发生发展势态上也注意得十分详尽。动变制化力求理法方药清清楚楚、丝丝入扣,提出人之有生全凭乎火,而人之病惟火十居八九,并细腻的将火分为君火与相火,阴火与阳火,  相似文献   

20.
古人从认识疾病到产生理论,不但运用了思维科学中的逻辑方法,也接受了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指导它的理论概括,而且两种哲学思想渗透到医学中来,就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医学特点的理论原则,本身就是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突出地说明了人体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性,与哲学上的机械平衡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