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重组型14-3-3蛋白与多巴胺代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制备并分析帕金森病相关基因重组型14-3-3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多巴胺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12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室进行。取Balb/c雌性小鼠1只.麻醉下取大脑组织并提取总RNA;设计含适当酶切位点的聚合酶链反应引物,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从小鼠脑总RNA中分别克隆编码14-3.31和14-3-3ε的cDNA,并将其分别亚克隆至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使其表达融合蛋白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1433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1433ε。用凝血酶切断融合蛋白,再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亲和层析纯化14.3.31和14.3.3ε。将制备的基因重组型14-3-3蛋白添加至酪氨酸羟化酶的反应体系,用高效液相色谱观察酪氩酸羟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克隆的两个cDNA片段长度分别为744bp和768bp,编码247和255个氨基酸,与GeneBank中NM-018871和NM-009536展示的cDNA序列编码区结构一致。重组质粒pGEX-1433γ和pGEX-1433ε在原核细胞表达的融合蛋白质量占细菌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5%,纯化的14.3.31和14-3-3ε在SDS-PAGE上表现为单一条带,表观分子质量分别为30ku和32ku。目的蛋白质不影响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但使磷酸化修饰的酶活性增加约20%。结论:制备了两种基因重组型小鼠14-3-3蛋白,发现两种14-3-3蛋白γ和ε几乎不影响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但是它们可使磷酸化修饰的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增高,提示14-3-3蛋白通过与磷酸化的酪氨酸羟化酶相互作用来参与多巴胺代谢。  相似文献   

2.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病(Pakin son’s dis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胺氧住甲基转移酶(COMT)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PD的易患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及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PD的相关性各国结果也不一致。可能与存在地域或种族差异有关。单胺氧化酶B基因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多巴胺B羟化酶基因A2/A2多态与PD显相关。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内含子2中(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经被国外证实与PD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帕金森病基因与4种多巴胺递质代谢相关基因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4种多巴胺递质相关基因COMT,DBH,DATl和MAOB的多态性与上海地区居民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种多巴胺能递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144名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年龄相匹配的188名健康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帕金森病患DBH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分布不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BH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种多巴胺递质相关基因COMT,DBH,DAT1和MAOB的多态性与上海地区居民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种多巴胺能递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144名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年龄相匹配的188名健康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帕金森病患者DBH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分布不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BH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多巴胺替代疗法、外科靶点永久毁损、脑深部核团高频电刺激术、脑移植和基因治疗。这些外科及药物治疗都有一些不足及难以弥补的缺陷,国内外学者将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剂的研究和应用提到了重要位置。目的:观察评价预先应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神经传导纤维损伤的保护性作用。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研究地点为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实验动物选取雌性SD大鼠(取自解放军总医院动物饲养室,40只,体质量210~240g,平均228g)。干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应用江湾Ⅰ型C立体定向仪,在单侧黑质致密部及中脑被盖腹侧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犬尿烯酸,犬尿烯酸加6-羟多巴胺,6-羟多巴胺。注射药物3d后,进行症状观察,2周后处死大鼠。切片HE染色观察黑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TH阳性细胞及TH阳性纤维着色情况,实验数据分别采用方差分析以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切片HE染色观察黑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TH阳性细胞数及TH阳性纤维着色等级。结果:正常黑质细胞体形较大,富含黑色素颗粒,可见尼氏体。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示犬尿烯酸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犬尿烯酸加6-羟多巴胺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urenic acid,KYNA)通过阻滞Glu受体能减轻6-羟多巴胺诱导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的病因蛋白质之一,α-突触核蛋白与酪氨酸羟化酶具有相互作用。制备一个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探讨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11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完成。将携带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的基因重组质粒pGEX-TH转化BL21(DE3)细菌使其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TH为标签的融合蛋白质,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亲和层析法纯化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将α-突触核蛋白添加至酪氨酸羟化酶的酶促反应体系中。观察基因重组型酪氨酸羟化酶制备生成物特点,以及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作用。结果:①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组分的1%,纯化的酪氨酸羟化酶在SDS-PAGE上表现为单一条带,可催化L-酪氨酸发生羟化反应生成L-多巴。②随α-突触核蛋白浓度递增,酪氨酸羟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原核表达方法可制备纯化度较高的人基因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PD的易患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及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PD的相关性各国结果也不一致,可能与存在地域或种族差异有关。单胺氧化酶B基因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A2/A2多态与PD显著相关。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内含子2中(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经被国外证实与PD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的病因蛋白质之一,α-突触核蛋白与酪氨酸羟化酶具有相互作用。制备一个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探讨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11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完成。将携带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的基因重组质粒pGEX-TH转化BL21(DE3)细菌使其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TH为标签的融合蛋白质,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亲和层析法纯化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将α-突触核蛋白添加至酪氨酸羟化酶的酶促反应体系中。观察基因重组型酪氨酸羟化酶制备生成物特点,以及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作用。结果:①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组分的1%,纯化的酪氨酸羟化酶在SDS-PAGE上表现为单一条带,可催化L-酪氨酸发生羟化反应生成L-多巴。②随α-突触核蛋白浓度递增,酪氨酸羟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原核表达方法可制备纯化度较高的人基因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多巴胺替代疗法、外科靶点永久毁损、脑深部核团高频电刺激术、脑移植和基因治疗.这些外科及药物治疗都有一些不足及难以弥补的缺陷,国内外学者将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剂的研究和应用提到了重要位置.目的观察评价预先应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神经传导纤维损伤的保护性作用.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研究地点为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实验动物选取雌性SD大鼠(取自解放军总医院动物饲养室,40只,体质量210~240 g,平均228 g).干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应用江湾Ⅰ型C立体定向仪,在单侧黑质致密部及中脑被盖腹侧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犬尿烯酸,犬尿烯酸加6-羟多巴胺,6-羟多巴胺.注射药物3 d后,进行症状观察,2周后处死大鼠.切片HE染色观察黑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TH阳性细胞及TH阳性纤维着色情况,实验数据分别采用方差分析以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切片HE染色观察黑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TH阳性细胞数及TH阳性纤维着色等级.结果正常黑质细胞体形较大,富含黑色素颗粒,可见尼氏体.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示犬尿烯酸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犬尿烯酸加6-羟多巴胺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urenic acid,KYNA)通过阻滞Glu受体能减轻6-羟多巴胺诱导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多巴胺转运体代谢与多巴胺能反应性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择13例Hohen-Yabr Ⅱ期PD患者,分别应用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苄丝肼(50.0/12.5、100.0/25.0、150.0/37.5 mg)试验评价患者的急性多巴胺能反应性,应用甲酯基托品烷衍生物(11C-CFT)PET研究基底节区的多巴胺转运体代谢变化.分析服用左旋多巴后PD患者的统-PD评分量表运动分量表(UPDRS Ⅲ)评分改善率与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示踪剂11C-CFT摄取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13例PD患者首发症状肢体时侧的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缺损,11例患者首发症状肢体同侧的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部分缺损.首发症状肢体对侧的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强度低于首发症状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在左旋多巴/苄丝肼100.0/25.0 mg和150.0/37.5 mg剂量水平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与首发症状对侧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强度的r值分别为0.513和0.572(P均<0.01);与首发症状同侧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强度的r值分别为0.452和0.478(P均<0.05);与基底节其他感兴趣区11C-CFT摄取信号强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ohen-Yahr Ⅱ期PD多巴胺转运体代谢与多巴胺能反应性这两种生物学标记物具有相关性,有助深入了解P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辅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血清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照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和观察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和GS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100β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不仅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还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相关蛋白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为继发性骨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确诊为CKD 3~5期的261例患者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Ca)、磷(P)、骨钙素(BGP)、降钙素(CT)、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OST)、25-羟基维生素D[25(OH)D]等指标水平的变化,并与反映肾脏功能的血清尿素(Urea)、尿酸(UA)、血肌酐(SC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CKD 3~5期,血清iPTH和P水平进行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和CT在CKD5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PTH、P与Urea、UA、SC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D 3~5期iPTH、P、BGP等指标有差异,并与Urea、UA和SCr等指标呈正相关,可辅助诊断骨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苷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多巴胺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和基础部神经生物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雄性C57BL小鼠20只,腹腔注射MPTP建立C57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肌苷组各10只,通过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肌苷对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行为学表现、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yrosinehydroxylase-immunoreactive,TH-ir)神经纤维以及纹状体多巴胺水平的影响。结果:给予肌苷后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计数和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纹状体TH-ir神经纤维密度和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升高,给予肌苷后纹状体多巴胺水平是生理盐水组的2.08倍。结论:肌苷对MPTP所致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具有改善自主活动的能力,并且对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也产生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nuclearorphanreceptor,Nurr1),是一种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其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和存活是很重要的。就孤儿核受体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的影响以及对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为特征的帕金森病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s necessary to avoid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of gene therapy due to excess synthesis of transgene products. To reduce transgene expression, we developed a viral vector-mediated somatic regulation system using inducible Cre recombinase. A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vector expressing Cre recombinase fused to a mutated ligand-binding domain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CreER(T2)) was delivered along with AAV vectors expressing dopamine-synthesizing enzymes to rats of a Parkinson disease model. Treatment with 4-hydroxytamoxifen, a synthetic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activated Cre recombinase within the transduced neurons and induced selective excision of the tyrosine hydroxylase (TH) coding sequence flanked by loxP sites,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transgene-mediated dopamine synthesis. Using this strategy,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AADC) activity was retained so that 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 (L-dopa), a substrate for AADC, could be converted to dopamine in the striatum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dopa preserved, even after reduction of TH expression in the case of dopamine overproduction.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viral vector-mediated inducible Cre recombinase can serve as an in vivo molecular switch, allow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thereby potentially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gene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17.
18.
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岩  杨慧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29-131
目的:阐述机体在应激条件下迅速合成的一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对热休克蛋白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剖析。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10关于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神经保护功能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eat shock proteins”和“Parkinson’s disease,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α-synuclein”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10关于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神经保护功能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热休克蛋白,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疾病,α-突触核蛋白”,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从查到的资料中选取有关热休克蛋白神经保护作用的文章。纳入标准:④随机对照临床和基础研究,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46篇关于热休克蛋白神经保护作用的文章,入选16篇,入选的文章能包含其他文章的内容,体现了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排除的430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重复性研究。 资料综合:①近期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在帕金森病中表达并有神经保护作用,而这一保护作用与α-突触核蛋白密切相关。热休克本身并不会降低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水平,由热休克诱导产生的一种保护性蛋白质对α-突触核蛋白所导致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②直接用过表达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模型来研究应激蛋白的神经保护作用发现,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70都能够减少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和聚集的量,并且对由α-突触核蛋白聚集所致的细胞毒性起抵抗作用。③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功能之一是在生理应激条件和神经系统疾病时调节蛋白结构。帕金森病患者病变区附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都有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如热休克蛋白-27和αB-晶状体球蛋白表达。热休克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中也是充当保护性的角色。 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细胞中有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并且该蛋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主要集中在热休克蛋白减少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和毒性以及减少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述机体在应激条件下迅速合成的一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对热休克蛋白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剖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10关于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神经保护功能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eatshockproteins”和“Parkinson’sdisease,neurodegenerativedisease,α-synuclein”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10关于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神经保护功能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热休克蛋白,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疾病,α-突触核蛋白”,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从查到的资料中选取有关热休克蛋白神经保护作用的文章。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临床和基础研究,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46篇关于热休克蛋白神经保护作用的文章,入选16篇,入选的文章能包含其他文章的内容,体现了热休克蛋白对帕金森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排除的430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近期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在帕金森病中表达并有神经保护作用,而这一保护作用与α-突触核蛋白密切相关。热休克本身并不会降低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水平,由热休克诱导产生的一种保护性蛋白质对α-突触核蛋白所导致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②直接用过表达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模型来研究应激蛋白的神经保护作用发现,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70都能够减少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和聚集的量,并且对由α-突触核蛋白聚集所致的细胞毒性起抵抗作用。③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功能之一是在生理应激条件和神经系统疾病时调节蛋白结构。帕金森病患者病变区附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都有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如热休克蛋白-27和αB-晶状体球蛋白表达。热休克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中也是充当保护性的角色。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细胞中有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并且该蛋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主要集中在热休克蛋白减少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和毒性以及减少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