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丙球(IVIG)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RVE)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和实验检查确诊REV的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静脉滴注1次,比较两组止泻、退热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观察RVE患儿心脏受累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止泻、退热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未见副作用。结论:IVIG可用于治疗婴幼儿RVE,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唑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参与本次研究,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喜炎平治疗,观察组开展病毒唑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行病毒唑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效果确切,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102例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5月~2015年9月某院儿科治疗的102例患儿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腮腺肿块消失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较快,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毒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90例住院的典型手足口病(均有发热、手足皮疹、口腔疱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病毒唑联合西咪替丁静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静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5%,对照组的为88.88%。治疗组在总病程、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病毒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经济、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董金平 《北方药学》2013,(10):85-86
目的:探讨静脉丙球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常规治疗;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球。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1.97±1.62)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日(8.50±1.38)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用静脉丙球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8,(1):119-121
目的:评价喜炎平与更昔洛韦联用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以下简称IM)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IM患儿76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及其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76.32%(P<0.05),患儿的症状体征(咽颊炎、体温和淋巴结肿大)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与更昔洛韦联用对IM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能促进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收治的IM患儿100例,根据是否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发热峰值38.1-41.0 ℃)、扁桃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表现,血清 EB鄄VCA鄄IgM均阳性,血浆/血液EBV鄄DNA均阳性。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出院时,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皆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IM患儿在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在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皆无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消化道感染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对观察组患儿加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止泻及退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快速的缓解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病毒唑不同给药方式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0例3岁以下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分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病毒唑静脉点滴。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平均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息时间、肺部哕音持续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病毒唑用于治疗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中,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优于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104例行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52例)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而对照组(n=52例)患儿采用病毒唑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小儿AURI伴发热采用热毒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顾素亚  李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77-1878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IM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观察组VCG-IgM阳性率为6.7%(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11例)(x2 =4.145,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淋巴结回缩至正常时间、肝脏回缩至正常时间、脾脏回缩至正常时间、异型淋巴细胞减少至<10%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682、5.782、3.875、5.938、8.547,均P<0.01).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引起的IM,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并达到更好的杀灭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4例ITP患儿随机分为激素组和静脉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组(简称丙球组)。结果丙球组出血症状改善迅速,血小板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较激素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治疗TI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IM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6.30±1.50)d、退热时间(2.80±0.80)d、咽痛恢复时间(4.20±0.80)d、肝脾肿大消失时间(6.50±1.50)d、住院时间(8.50±1.5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80±2.20)、(3.80±1.20)、(5.50±1.20)、(8.30±1.80)、(11.50±2.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理想。结论 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更昔洛韦治疗小儿IM效果更为理想,可加速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病毒唑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手足口服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1组48例,对照2组48例。治疗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对照1组给予金蝉口服液治疗,对照2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62.50%、68.75%。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病程短。结论:病毒唑注射液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陈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36-113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IM的56例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30例和病毒唑对照组26例,进行临床比较观察。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热程、咽峡炎、淋巴结、肝脾肿大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和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期使用更昔洛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川崎病(KD)患儿CRP水平变化,探讨测定川崎病患儿CRP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测定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川崎病患儿的白细胞,CRP,血沉,彩色超声心动图,对照组20例,均为与川崎病患儿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测定其CRP,WBC值.结果 30例KD患儿在IVIG治疗前CRP值为(75.90±24.5)mg/L,对照组CRP值(3.91±2.24)mg/L,有显著性差异(P<0.01),30例KD患儿合并冠脉扩张8例,无一例形成动脉瘤.合并冠脉异常8例,其CRP值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静脉应用丙球后冠脉正常组迅速下降至正常,而冠脉异常组CRP值下降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1例对静脉丙球无反应,在治疗后CRP仍持续增高.结论 KD患儿血清CRP是增高的,CRP可作为KD患儿的一个诊断指标.动态观察CRP水平有助于对KD患儿并发冠脉损伤及静脉丙球无反应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毒唑超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5 0例 ,并与同期采用静脉应用病毒唑治疗的 4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 ,人均住院日为 (6 .6 5± 2 .3) 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 ,人均住院日为 (8.75± 2 .2 5 ) d,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值 =12 .2 ,P<0 .0 1) ,治疗组人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值 =4,72 ,P<0 .0 1)。结论 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加满意疗效 ,且可缩短病程 ,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安全性较高,是毛细支气管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史宏  徐鸣 《现代临床医学》2003,29(6):325-326
目的 :对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 6 0例诊断确切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分别给予更昔洛韦或病毒唑治疗 ,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更昔洛韦组有效率达 97 5 % ,而病毒唑组有效率为 35 0 % ,住院时间更昔洛韦组较病毒唑组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是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喜炎平与病毒唑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每组190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治疗,对比2组患儿退热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4 h内退热率、72 h内退热率、平均退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临床上可减少病毒唑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