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对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分析,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痛人的治愈率.方法 对300倒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系统护理,早期头部泳敷.认真现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 在300倒病例中,有45例病人出现过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医生采取处理.结论 熟悉颅脑损伤护理...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求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糖、蛋白质代谢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于术后48~72 h给予改良匀浆膳治疗,对照组给予能全力治疗,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在营养支持第1、15和30天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血糖、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和并发症.结果:血糖、蛋白质代谢在两组得到明显改善(P<0.0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和氮平衡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一项重要措施,改良匀浆膳与能全力相比有降低血糖和促进氮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GCS 5~8分患者82例每天应用苏诺(盐酸纳洛酮)2~4 mg,以83例同等伤情病例未用苏诺者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颅内压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P<0.01),颅内压显著升高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伤后5、10 d意识转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以减轻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肠外与肠内营养》2020,(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幽门后喂养与经胃内喂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喂养耐受性和其他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ICU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1例重型脑外伤病人。所有病人分为两组:幽门后喂养组(73例)和胃内喂养组(78例)。主要观察指标:血液中相关营养指标和肠内营养(EN)喂养耐受性。次要观察指标:院内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和住院时间、ICU和院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幽门后喂养组在第14天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幽门后喂养组前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升高(第7天P=0.01, P=0.04,第14天P=0.001, P=0.025)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在第7天也显著增加(第7天P=0.017, P=0.029)。同时,幽门后喂养与胃内喂养相比:热卡摄入量更高和较少的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降低肺炎发生率(P 0.0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相较于经胃内喂养,幽门后喂养可快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和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鼻肠管喂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和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留置鼻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EN方式不同分为鼻胃管组(n=28)和鼻肠管组(n=26)。监测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入院第7和第14天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14 d内腹胀、腹泻、反流、上消化道出血、肝损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计算两组病人平均ICU入住时间和30 d内再次入住ICU率。结果:与鼻胃管组比,鼻肠管组入院第7和第14天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两组14 d内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鼻胃管组比,鼻肠管组病人14 d内反流和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平均ICU入住时间和30 d内再次入住ICU率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与鼻胃管喂养比,鼻肠管喂养更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减少反流和肺炎发生率,缩短ICU停留时间,降低30 d内再次入住ICU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PICC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结论 PICC为危重患者救治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GCS评分。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GCS评分提高7±3分。对照组GCS评分提高4±3分,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重型颅损伤病情危重,过去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早期营养支持是治疗重型颅脑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神经外科医师所重视。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在治疗原发脑作国同时,给予早期胃肠外营养支持,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过去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而早期营养支持是治疗重型颅脑伤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为神经外科医师所重视。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治疗原发脑损伤同时,给予早期胃肠外营养支持,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的通气效果。方法:将80例先天性唇裂婴幼儿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麻醉拔管后对存在舌后坠的患儿,将气管导管从鼻腔插入鼻咽腔位置,起到抬起舌根保证正常通气效果作用。对照组麻醉拔管后对存在舌后坠的患儿,仍采取传统处理方法,既托下颌法、缝合舌体外牵引法、口咽通气道纠正法等。结果:对照组有效通气达52.5,发生托下颌无法纠正的上呼吸道梗阻2例,缝合舌体外牵引导致喉痉挛2例、口咽通气道使用导致呕吐3例。结论: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于佳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8):156-157
目的:研究在不能自主排痰患者中采用鼻咽通气管改善呼吸道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不同病种意识障碍的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采用鼻咽通气管进行畅通气道干预,研究并分析鼻咽通气管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应用期间的临床干预及效果.结果:40例患者应用鼻咽通气管后,患者的缺氧症...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往往合并脑干、丘脑下部损伤,病人长时间昏迷,不能自行进食,影响消化功能,易发生神经源性应激性溃疡性消化道出血,加重了颅脑继发性损伤。因此在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做好消化道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消化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平时占身体各部位损伤的10%—15%。而重型损伤常因有意识障碍、高热以及严重脑水肿,极易出现合并症,同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常不能维持正常的 相似文献
17.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胡全荣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77-7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伤后半年采用GOS评估:恢复良好43例,中残22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5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13例。结论:准确了解病情,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