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常规肌内注射法和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用于氯胺酮肌注麻醉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氯胺酮肌注麻醉的注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需要氯胺酮肌注麻醉的住院小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选取50例患者行常规肌内注射法,另外50例患者行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观察并记录注射后药液外溢、需要重复注药的患儿例数.结果:使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给药的50例患儿中有5例出现药液外溢,2例患儿需要重复注药才能进行下一步医疗操作;使用常规肌内注射法给药的50例患儿中有30例出现药液外溢,23例患儿需要重复注药才能进行下一步医疗操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肌注麻醉时Z-track肌内注射法较常规肌内注射法所致的药液外溢的发生率低,药物利用度高,适合在临床上患儿肌注麻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Z-track径路肌内注射结合改良留置气泡技术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于本院接受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的200例受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使用0.5ml或1ml自毁式注射器,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进行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观察组运用Z-track径路肌内注射结合改良留置气泡技术进行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对比两组注射后注射器针头处药液残留量与棉签按压时间、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注射后注射器针头药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须棉签按压,对照组棉签按压时间为(1.69±0.53)min。结论:Z-track径路肌内注射结合改良留置气泡技术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中效果确切,无须进行棉签按压止血,能够显著缓解注射后局部疼痛,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该接种方式能够达到预充式注射器使用效果,降低医疗设备成本,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袁欣  尚晓颖 《黑龙江医学》2006,30(6):460-460
乙型注射法是在实施肌肉注射时,用手将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一侧牵拉或向下牵拉,注射完毕后放松皮肤,使得药液封闭在肌肉组织内的方法.具有减少病人注射时疼痛,特别是可显著减轻其注射后疼痛,尤其适用于需长时间接受肌肉注射者.2005-01~2005-10,我院门诊注射室对肌肉注射伊痛舒、雪上一枝蒿、当归的患者,采取了乙型注射法,共1 505例,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肌肉注射是临床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进行注射时,可选择臀大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并且有一定并发症,现将常见的并发症和治疗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合婴幼儿臀部肌肉注射的体位可预防和减少患儿因哭闹挣扎而发生注射困难、针头拔脱划破皮肤或断针等注射意外.方法:对200例0~7岁婴幼儿采用成人协助的改良体位进行肌肉注射.结果:患儿极少出现注射困难,药液外溢和折针、针头拔脱等注射意外.结论:此法安全,舒适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现就肌肉注射中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探讨如下。局灶性肌病(1)注射性肌挛缩症:是肌肉注射引起的局灶性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的发生与局部反复接受肌肉注射有密切关系。肌注既存在针刺创伤引起局部渗血、水肿;也存在药物的局部刺激和吸收不良的情况,这种创伤性、化学性刺激导致局部肌膜、肌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变化,进而导致骨膜增厚、肌肉纤维化及瘢痕挛缩,造成局部功能障碍。由于肌注部位的不同,因而可发生虎口处的手内在肌挛缩症、三角肌挛缩症、臀肌挛缩症等多种类型。其中以臀肌挛缩症最多见,几乎发生于儿童期患者身上,近年国内资料报…  相似文献   

7.
肌内注射是将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以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注射部位常选臀大肌,臀中、小肌.  相似文献   

8.
注射胰岛素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会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99-799
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 ,本人参照国内先进经验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 ,对其注射方法的改进、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注射时间的选择等环节进行探索。1 注射方法1 1 临床上胰岛素多采用皮下注射方式传统操作方法 ,即左手绷紧局部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 ,示指固定针栓 ,针头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现 30°~ 4 0°角 ,抽吸无回血 ,注射药液 ,注射完毕 ,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 ,快速拔针。我们采用改进法 ,即右手或左手持针 (方法与肌肉注射相同 ) ,针头斜面向下 ,与皮肤呈现 30°~ 4 0°角由上向下快速刺入针头的 2 / 3,用另一只手 (若自行在上臂注射则用握针的…  相似文献   

9.
皮内注射法常用于药物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皮内注射药量一般较少,但拔针时常发现针眼处有少量药液溢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的剂量,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也造成患者感觉不舒适。为了使药液安全、足量地注射到患者体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防止皮内注射拔针时药液外溢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临床资料我科自1990~1991年间,对100例有宫颈并发症的初产妇应用了这种方法;其并发症包括宫颈水肿,宫颈紧包胎头和宫颈口顽固不开。方法:用2ml注射器1个,7号和工针头1只,抽取阿托品液0.5mg,在宫颈消毒后,直接注射在宫颈水肿最显著部位,且要求注射药液在环状肌层内而不外漏。一般是用一点法,注射速度要缓慢,这样便于药液的渗  相似文献   

11.
提高无痛肌肉注射效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凤兰  黄玲华  马逸文 《当代医学》2010,16(31):117-117
目的消除患者对肌内注射恐惧的心理而达到无痛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8月在我院肌内注射的患者5840例(均为成年人)列为观察对象,其中2940人次为新法选位及操作组,即选择合适部位,掌握进针、拔针技巧等。2900人为传统定位,即"十字法"及常规操作组的"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结果新法选位及操作组肌内注射比传统法及常规操作组的肌内注射无痛注射率显著提高。结论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拔针技巧、进针角度、针力和掌握好注射快慢对无痛注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秀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29-129,131
目的观察聚肌胞不同注射方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皮损部位局部浸润注射与臀部肌肉注射聚肌胞两种治疗方法。结果局部浸润注射聚肌胞见效快、总有效率高,且近期复发率较低。结论局部浸润注射法优于肌肉注射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肌肉注射发生晕针的可行性的干预方法.方法:将1 080例臀部肌肉注射病人通过分组采用不同方式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法,干预组注射前、中、后进行心理疏导、生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臀部肌肉注射过程中和注射拔针后的晕针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经过干预疏导后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凉、心慌、晕厥等晕针现象明显少于常规注射法的对照组.结论:提示预防晕针的干预方法,有利于臀部肌肉注射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肌肉注射的无痛注射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晓燕  王吉萍  杨成红 《河北医学》2003,9(11):1035-1035
肌肉注射时 ,首先要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 ,使病人精神放松。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及体位 ,使注射部位的肌肉松驰。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 ,以握笔姿势持注射器进针。进针前 ,用持注射器的手 ,轻轻捶击一下注射部位周边的地方 ,然后迅速进针 ,缓慢推注药液 ,完毕迅速拔针 ,即做到“两快一慢”。采用此种“捶击法”进行注射 ,大大减轻了注射时病人的疼痛感 ,病人一致评价较高。现总结如下 :1 轻叩注射部位周边的地方 ,给此部位肌肉一个轻微的、短促的刺激 ,肌肉经过短暂收缩后 ,消除了注射前病人潜在紧张所致的肌紧张 ,使肌肉更为放松。2 同时轻…  相似文献   

15.
门诊注射室经常有病人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penicillin]、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等水悬剂药物。按常规注射法,易引起针头阻塞、药液飞溅,甚至注射器乳头及针梗折断。尤其是大观霉素价格较高,药液的损失就是病人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增加病人再次注射的疼痛,因此激发护患纠纷。作者经实践探索,推行改良注射法,可避免针头阻塞,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治疗断肢再植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方法:断肢再植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对照组40例,采取1针2管肌2注射(即1个针眼推入2管药物),以观察注射部位损伤的程度,如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肢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肌注最好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可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油性制剂最佳方法,保证了药液进入体内剂量,减少药液浪费。方法将600例次门诊注射黄体酮患者,按到医院治疗时间先后依次间隔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采用不同的肌内注射方法,对药液外漏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药液外漏132例(44%),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18起;改良组药液外漏23例(7.67%),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2起,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式Z形肌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油性制剂,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漏,同时又可减少护患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无痛肌肉注射的临床技巧和效果.方法 选择在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2次以上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首次注射者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 第2次采用改进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注射后的疼痛程度.结果 改进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实施改进法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能提高一次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     
疼痛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特别疼痛,常常是因为进针时碰到了皮下神经。如果此时疼痛尚能忍受,可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如果无法忍受,可更换部位再注射。拔针时可能会有少量胰岛素顺着针眼流出,导致注射剂量不准确。应采取正确的注射方法,防止发生胰岛素漏。多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一般不必专门处理就能很快吸收。注射后多压迫注射部位几秒钟可以预防皮肤青肿。是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引起,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可以预防。常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瘙痒、红斑、皮疹及皮下硬结,是由胰岛素中的杂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治疗断肢再植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方法:断肢再植患者80例,观察组加例,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对照组40例,采取1针2管肌2注射(即1个针眼推入2管药物),以观察注射部位损伤的程度,如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肢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肌注最好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可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