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齐静  岳文静  宋爱萍 《包头医学》2014,38(3):185-187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加强用药合理性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每月100张总共12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61种,抗菌药使用率14.16%,注射剂使用率11.75%,基本药物使用率25.39%,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72.02元,处方平均合格率94.75%。结论:处方合格率没达到三级乙等医院的要求水平,处方合格率不高,医师和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军  董志军 《农垦医学》2009,31(2):145-147
目的:检查我院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的落实情况。方法:按照我院《处方、医嘱质量项目检查细则》要求,抽取我院门诊药房2007年第4季度处方300张、病区病历150份,2008年1~3季度处方900张,病区病历45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第4季度处方合格率为47.67%,2008年第3季度上升到98.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4,P〈0.01);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由2007年第4季度的56%下降到2008年第3季度的3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P〈0.01);2007年第4季度的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比率为88%,2008年第3季度考核为73.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P〈0.01)。结论:我院将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纳入医院绩效考核范围的管理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使点评监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第二季度和2011年第二季度的门诊处方的基本指标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反馈意见前后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下降了10.98%,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下降了22.45%,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下降了11.95%,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提高了4.05%,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了7.6%,每张处方药品平均金额降低了14.61%,不合理用药率下降了47.81%。结论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处方共36 000张,按处方点评指标进行点评及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占比由93.89%上升到97.8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3.12种降为2.2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较好为17.91%和14.29%,注射剂使用率由24.5%降至20.3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由9.14%上升到10.32%,不合理用药比例由6.11%降至2.20%.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2013年未发现超常用药处方.结论 门诊处方合格率较高,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控制较好.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玲玲 《当代医学》2009,15(32):10-10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强化医师对处方质量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11月330张门诊西药处方,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处方书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重点评价抗菌药及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处方药物品种数及金额,旨在控制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使用量,控制大处方,使连续综合评价结果一步步改善,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结果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数为3.7种,金额为14398元,抗菌药使用率为12.56%,注射剂使用率为7.25%,处方通用名合格率为100%。结论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院门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基本无擅自开大处方现象和滥用药品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和用药现状,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1~10月的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计1000张,以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定的实施意见>和药品说明书为标准,以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有关文献为参考,对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通用名使用率、平均处方金额以及处方书写、用药适宜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2010年1-10月份平均处方用药数3.17,抗菌药使用率50%,注射剂使用率29%,基本药物使用率72%,通用名使用率88%,平均处方金额33.3元,处方合格率84%.结论 平均处方用药数、注射剂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卫生部规定,基本药物和通用名使用率略低,平均处方金额、处方合格率偏低,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点评我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我院门诊处方1298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298张门诊处方中,合理的处方有1186张,不合理的处方有112张,处方的合格率为91.4%。我院平均每张门诊处方中使用药物的种类数为2.3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每张处方不超过5种药品的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1.3%,略高于《处方管理办法》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20%的规定;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0.5%,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注射剂的使用率应在13.4%~24.1%之间的标准;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为78.0%;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为68.4元。在112张不合理处方中,书写不规范的处方有5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52.7%;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5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4.6%;超常的处方有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均较好,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略高,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略低,需继续采取相应的管理监督措施,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谢作强  陈小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92-1192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的调查和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12月门诊处方3600张,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处方评价表,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2.9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0,注射剂使用率为3.3%,基本药物使用率72.6%,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处方平均金额240.7元。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郭卫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58-1459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的西药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13年1月-6月门诊西药处方5000张,参考国家卫生部统一发布的处方点评表进行处方分析,统计注射剂使用频率,抗菌药物频率,并严格点评,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注射剂334张,使用率为6.68%;抗菌药465张,使用率为9.3%。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20张,不合格率为2.40%。不合格处方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诊断与用药不符;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适及选药不合理,药物剂量与说明书不符等。结论不合理用药主要是由于医生的工作繁忙及掌握药品知识不全面引起,医师和药师都应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促进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促进医师合理开具处方。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2个月的处方评价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开药品种数为1.74;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21.25%;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14.25%;通用名使用94%;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为93.83%;平均每张普通处方金额141.97元,不规范处方占处方总数8.3%。结论我院医师处方基本合理,但不规范处方比率还较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陈华  孙丽  叶柳贤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18-120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门急诊处方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以倡导合理用药,规范临床处方。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未实施处方点评之前的门急诊处方共1000张,并随机抽取实施处方点评后的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1000张,按照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关于处方点评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抽取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审查、分类,并进行点评和统计分析。结果经处方审查、统计发现,进行处方点评后的处方合格率为95.3%,较处方点评前的处方合格率(81.2%)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点评前的处方书写不规范率为11.7%,处方点评后降低至2.5%,处方点评后处方书写不规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点评后的不合理用药率(2.2%)较处方点评前(8.1%)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门急诊处方中实施处方点评可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l。6月门诊处方2400张,按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68张,进行点评,处方I合格率为97.2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适应症不适宜、用法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几个方面。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不合理用药的新手段,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然  邢爽  王璐 《中国医药导报》2014,(29):154-158
目的 通过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实施事前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规范处方书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药房干预的1645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质量和数量逐步提高,不合理用药情况复杂,其中以用法与用量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及药物规格和数量录入错误较常见,主要为医师未签字或与签字卡不符、处方颜色用错、跨科开药、超说明书最大用量未签字、超限量开药、疑似重复用药、联用不合理、超适应证或禁忌证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或缺少诊断、用法错误。结论 不合理处方审方干预能及时而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不合理处方审方干预的各项措施,促使医师和药师提升中药辨证论治能力,保障处方质量和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贵州省人民医院2013年7~12月门诊处方6000张,使用处方点评工作表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金额数、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均在正常范围。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8.3%,不合理的方面主要有诊断不规范、药品适应症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结论医院应继续加强宣传和管理,处方点评制度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的百分率为84.1%,处方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为: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以及超常处方.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了解处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我院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近几年在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制订相应的医嘱点评工作规范,对我院出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综合点评。旨在普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适当选择药品,杜绝过度用药,降低用药风险,切实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共同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按照《规范》中的要求,摸索制订我院的医嘱点评模式,建立医嘱处方的界定方法,即将患者使用的所有药品医嘱,按照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医嘱到更改医嘱的第一天为止,界定为一张"处方";制订适合医嘱处方点评的标准和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其中不合理分为不适宜和超常处方两项。不适宜涉及:适应证、遴选药品、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重复给药、配伍禁忌或者不良作用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超常处方涉及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无正当理由未做病原菌检查及药敏性试验,开具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自2010年4月~2011年3月,利用"军卫1号"系统,共随机抽取360份出院患者医嘱,界定处方1 782张。处方合理率由65.7%上升为96.4%,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89.7%,其中以遴选药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约占60%;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比例由30%降至5%。结论处方点评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一种手段,药师应根据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用药知识的普及,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患者的沟通,充分发挥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共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药师以会诊方式参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探讨其在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临床药师会诊并参与制订的284张(255例)TPN处方,对处方中用药选择、能量供给、配比以及稳定性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临床药师参与设计的284张TPN处方药物选择合理、能量供给适宜、热氮比、糖脂比比例合适、电解质浓度无一例超标;用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以会诊的方式参与制订个体化的肠外营养处方,可保证组方的合理性、稳定性、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从本中心信息系统中,随机提取2012年1-5月每个月5个工作日的门诊中成药处方,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果 本次调查共抽取处方47 597张,其中中成药处方28 063张,占处方总数的58.96%.中医执业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4490张,仅占16.00%,西医执业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23573张,占84.00%.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数7565张,占调查中成药处方的26.96%.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①用药与诊断不符(46.29%);②重复开具同类功效中成药(25.19%);③用量用法不规范(22.39%);④疗程不合理(9.72%);⑤配伍不合理(4.55%).结论 社区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门诊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采用频数、构成比、发生率等参数指标及X^2检验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该医院门诊处方3000张,含用药记录8208条。按处方和用药记录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10.37%和4.33%。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给药剂量(36.60%)、给药频次(24.14%)、年龄(18.57%)和适应证(15.92%)4种。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发生率居前3位的门诊科室为消化内科(11.18%)、妇产科(7.95%)和儿科(5.36%)。超说明书用药记录构成比居前3位的药品依次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18.59%)、戊酸雌二醇片(12.11%)、地氯雷他定分散片(8.45%)。儿童(2-〈12岁)和女性患者可能存在更高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P〈0.05);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医师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和风险都明显高于正高级职称医师(P〈0.05)。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普遍,这部分用药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立健全超说明书用药规制十分必要且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