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放松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放松训练前后进行心理评定,比较实施放松训练前后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放松训练后SAS、SDS评分较训练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心理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放松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A评分变化、CGI-SI评分变化、SAS和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观察组护理2周、4周、6周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后2周、4周、6周的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6周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放松训练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焦虑状态,改善患者心理障碍,促进心境的自然、健康,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疗法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住院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48例,均伴较强的情绪障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进行隔天放松训练,共12周,两组采用HAMA及HAMD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A、HAMD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目的、有计划地放松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对缓解肛周疾病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疼痛、改善睡眠、改善排尿困难的作用。方法将77例肛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基础上结合PMR训练。结果术后8h,试验组SAS、SDS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焦虑状态及术后疼痛等不适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R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时间段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同一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2次/d,30min/次,持续训练2周。于入院时及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松训练可以改善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放松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放松训练,于治疗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结果 2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放松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性放松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放松训练,于治疗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结果2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 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专科护理干预。训练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血脂、心率、心绞痛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及疼痛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全身性肌肉放松训练,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哮喘患者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哮喘发作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积分和夜间哮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有利于缓解哮喘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哮喘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甲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验组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和第8天测量两组病人焦虑、烦躁值和基础代谢率(BMR)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烦躁值和BMR值在采取措施后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结论:放松训练可以减轻甲亢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降低BMR值,提高甲亢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另外进行放松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接受SDS、SAS量表的评分及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放松训练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护士缓解压力的有效性,为今后护士缓解压力的方法做指导。方法选择我中心护士参加放松训练,每日30 min,经过6个月的放松训练后。结果放松训练后护士精神,情绪,睡眠都得到提高。结论放松训练能够让护士身心都得到放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对肝癌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肝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放松训练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周琪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48-148,150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喉部分切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80例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喉部分切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喉部分切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放松训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SAS和SDS评分[(45.2±9.5)分、(45.4±8.6)分]均少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53.5±8.8)分、(53.5±7.8)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79-3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焦虑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在患者应用放松训练前及放松训练的第1周、第2周、第3周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价量表(CG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分别采用HAMA评分、SAS评分和CGI评分进行评估,发现两组患者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尤其是实验组在放松训练的第1周、第2周、第3周HAMA评分、SAS评分及CGI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施以心理疏导联合放松疗法具有较好疗效,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魏玉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9):114-114,116
目的探寻对耳源性眩晕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符合条件的眩晕患者5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实验组进行放松训练,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结果2组焦虑与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都降低,但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眩晕持续天数,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放松训练是耳源性眩晕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音乐及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手术室快速冰冻期间血压、心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纽除按常规护理外,实行音乐及放松训练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纽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及焦虑程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音乐及放松疗法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焦虑,稳定血压、心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张薇 《中国医药指南》2023,(15):181-183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诊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9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分组,例数均为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两组HAMA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 <0.05)。结论 放松训练护理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缓解相关症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素芳  张远玲  李霞  张慧慧  沈薇 《安徽医药》2017,21(11):2132-2135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对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护理,对照组每晚睡前30 min给予艾司唑仑1 mg口服,均连续治疗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质量参数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并分析其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积分、睡眠质量指数、SAS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对中风后失眠有显著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帕罗西汀片及一般康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