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感染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感染严重威胁输血安全。虽然随着人们自愿无偿献血观念的增强、新的更高效的致病原检测和灭活技术的推广以及临床正规、合理用血的开展,输血安全性在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已发现并证实的血液传播病原体还未能完全检出和清除;而一些新的经血传播的病原体又不断被发现,这无疑都对输血安全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0年60例大量输血患者,分析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各种成分血的使用比例。结果 60例大量输血患者中以输注红细胞悬液最多,占33.7%;血浆占22.4%。结论大量输血患者在各种成分血的用量上有很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不同的血液制品。  相似文献   

3.
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或病人自身血输注系指预存自身血用于以后急需输血时,利用和回输手术中和手术后溢血,回输胸腔创伤后胸内积血。自身输血有助于贮存和更好地使用有限的血源,减少库血输注并发症,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抢救伤员生命。自身输血的优点之一是减少同种输血,避免同种输血可能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输血疗法     
输血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有用以纠正贫血,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增进抵抗力或补充凝血因子,然而更常见的是为补充血容量而输血。在创伤外科及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中,尤为必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血容量缺失被认为是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以致大量输入血液和血浆以及血浆代用品而忽视水电解质需要,因此创伤后肾衰的机会多;美国侵越战争期间改用输大量晶体液(含钠电解质溶液)为主,后期加用血液和血浆,  相似文献   

5.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4):i001-i002
一、单选题(每题1分,10题=10分)1.成分输血是(A)的重要标志。A.输血现代化B.循征医学C.输血安全D.血液综合利用E.提高输血疗效2.临床输血的最主要目的是:(E)A.抗感染B.补充和维持血容量C.补充和维持胶体渗透压D.纠正凝血功能障碍E.提高血红蛋白水平3.免疫性原因造成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输入了以下血型不配合的血所致:(A)A.ABO血型B.R h血型C.M N血型D.血小板血型E.白细胞血型4.通常造成血管外溶血的抗体是:(D)A.IgA B.IgD C.IgE D.IgG E.IgM5.病人出现血红蛋白尿,此时,病人血浆内血红蛋白水平会超过:…  相似文献   

6.
现在认为解决输血併发症的措施是只输血液的必要成份,即最近实行的成份输血法。本文是分析顺天堂大学1973年~1975年成份输血的实际情况,参考文献讨论此种输血法的目的、方法和效果。血液成份分离和成份输血的种类用塑料袋采AGD血后,根据离心圈数和时间来分离血液成份。接着用分离器分离上层血浆成份和红细  相似文献   

7.
输血不足与输血过量对外科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合理输血能有效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而输血不足、输血过多都将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袋装输血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①输血途中输血器进血针头(针头)被堵塞致输血不畅。②针头与血袋输出管(输出管)衔接处漏血等。给输血治疗带来了困难及浪费。为了确保输血顺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笔者对266例次输血操作分两组采用前瞻性临床实验,以输血过程中是否漏血、堵管等为监测指标,进行对比、观察,探索了较为适宜的操作方法。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输血安全和临床输血概论(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1):i001-i002
纠正临床输血中的旧观念和误区,提高临床输血水平一、片面追求新鲜血和全血所谓“新鲜血”并没有一广泛接受新鲜血的科学定义,例如,采血后多少时间内算新鲜血?对于血液中主要成分红细胞来讲,在全血有效保存期末时,红细胞存活力和输注后回收率仍可以达到80%以上,因此就补充红细胞而言,新鲜血和保存血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血液中其他成分,特别是许多医师希望给病人补充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和颗粒白细胞,实际上并不能通过输新鲜血和全血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首先,血液采集后在2℃~6℃保存,在此温度条件下,血小板受到严重损伤,24h内即丧失全…  相似文献   

10.
用一次性塑料输血袋及“随弃式输血器”输血时,有时因输出滴速较慢,给抢救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加压输血方法: 备制两块16×10cm薄木板。将输血袋夹于两板间,外部缠上血压计袖套,并把连接血压计端导管用  相似文献   

11.
爱滋病(AIDS)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称为 HTLV-Ⅲ/LAV 逆病毒(retrovirus)感染的严重表现,AIDS 病人有一严重的免疫系统障碍,致使易感受感染和肿瘤,80%病人在诊断后2年内死亡。在美国 AIDS 病人中多数为同性恋或两性恋男人或静脉用成瘾性毒品者,少数 AIDS 病人由于污染的凝血因子浓缩物或输血而感染,因此人们对输血比其他普通的传染病菌更为畏惧。输血性 AIDS 病例截至1986年4月1日,在美国18,610例 AIDS  相似文献   

12.
再谈术中输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输血与免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输血经起的免疫学不良反应及输血对受血者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输血可诱发受血者一定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和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对器官移植,肿瘤复发和术后感染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2岁,进行性类风湿关节炎拟作全髋关节成形术。术前阵发性心动过速及虹膜炎经地高辛与氟甲龙滴眼有改善,伴有缺铁性贫血。数年前曾用阿斯匹林与类固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作过胃部分切除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无过敏史,颞下颌与颈椎关节活动受限制。Hb11.5g/dl,Hct35%,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与免疫电泳正常。以硫喷妥钠300mg和琥珀胆碱70mg静注,气管内插管顺利,芬太尼10μg/kg、异氟醚与氧维持麻醉,经桡动脉与CVP监测均正常,手术2小时气体交换与pH良好。静输乳酸林格氏液1800ml,CVP10mmHg,输血2  相似文献   

15.
输血安全和临床输血概论(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6):i007-i012
输血最初只是将献血者的血液输给病人.特别是发生严重失血的病人,以达到缓解其症状、保证其机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治疗目的。现在输血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病人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病人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输血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输血引起的免疫学不良反应及输血对受血者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输血可诱发受血者一定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和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对器官移植、肿瘤复发和术后感染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输血与肺癌     
白冲 《医师进修杂志》1991,14(12):26-27
  相似文献   

18.
再谈术中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和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输血的要求也愈益严格,不仅输血量的极限已大大突破,而且要求质量高、品种多。在一些发达国家,现已大力发展成分输血。同时对血型学、血液免疫学及有关学科也有神速的进展,使“输血”也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可是对术中输血的意义,有人还停留在扩充血容量及补充营养上,以致术中输血的掌握难免有不当之处。为了正确掌握术中输血,1987年本刊第2期及  相似文献   

19.
输血后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肝炎的原因】主要由 B 型(HBV)和非A 非 B 型病毒引起而与 A 型肝炎病毒无关。关于 B 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及其抗原抗体的体系,通过电镜观察,已有较明确的了解。已知,HBV 的抗原抗体分三种即,HBs 抗原和 HBs 抗体、HBc 抗原和 HBc 抗体以及HBe 抗原和 HBe 抗体,其中,血液中不出现 HBc 抗原而只出现其抗体。在临床上观察抗原抗体的动态改变可发现,在 B 型病毒感染6周后出现 HBs 抗原,3个月后消失,若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则视为病毒携  相似文献   

20.
胸心外科手术中不输血或减少输血及血液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锟教授 胸外科手术中不输血或少输血的可行性 胸外科手术中输血是为了保证手术安全,而输血以后又很难避免由于血液质量不高而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要二者兼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采取措施。1 观念上的改变 手术的安全一定要保证,但“保险系数”这个观念也应该改变。有时候为了照顾“关系”、确保“安全”,手术时不必要的多输几百毫升血也是常有的事。可能有的一种想法是:“与其由于减少了输血使手术安全没有得到保证,最后要手术医生负一定责任,还不如多输几百毫升血确保万无一失”。应该说: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少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