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医学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医学认知现状,探讨在护理专业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途径.方法 对省内七个城市十家三级甲等医院52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及对循证医学知识的需求和态度.结果 临床护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34.5%,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占1.4%,对循证医学很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分别占3.0%、19.8%、55.0%和22.7%.绝大部分人认为有必要学习循证医学,认为应该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分别占37.5%、48.9%、10.3%.51.0%的人员认为应该设为必修课,49.0%认为设为选修课.结论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素质,普及循证医学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得认识非常必要,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应用专家咨询法、问卷法调查了解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现状.结果 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循证态度、循证认知和循证技能3个要素,大多数护理人员的循证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整体循证素质提高要通过临床培训、实践锻炼和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现状,进一步发现问题,探讨对策.方法:对宜宾市二级及以上的医院的10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循证护理的知晓现状,知晓途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践循证护理的阻碍因素等.结果:宜宾市在职护士循证护理知晓现状及实践现状不尽人意.结论:循证护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力普及循证护理知识,更新观念,调查护士工作,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EBN)的认知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结果32%的护理学生听说过循证护理,但对循证护理有些了解的仅占8%;56%的临床护士听说过循证护理,对循证护理有些了解的占16%,对循证护理熟悉的占10%。对循证护理的态度,只有24%的人认为循证护理重要。制约护理人员实施循证护理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外语水平较低、缺乏专人及相关专业知识指导、业余时间较少、计算机水平较低及不熟悉检索技巧、网络资源缺乏等。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改革课程体系,重视、完善护生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及培养循证护理技能。医院应对临床护士给予行政支持,领导重视循证护理,确保循证护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房欣  李红  贺岩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67-67,70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方法对新乐市医院的8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循证护理的知晓现状和途径,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等。结果52.8%对循证护理知识有初步了解,其途径主要为杂志和业务学习,96%采用经验的护理方式,91%认为缺乏相关知识。97%表示有必要接受继续教育。结论需要大力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加强专项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的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意愿,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医疗计划。由于很多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还不是很了解,其循证实践能力的提高,要通过培训教育来努力,创建循证素质培训环境,培养循证技能,紧跟循证医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循证护理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2年6—8月本院的217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对21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和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通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得分,分析循证护理能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对循证护理能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217名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总分为(104.27±27.95)分,循证护理能力总分为(49.00±28.95)分;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及其三个维度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英语水平、循证护理教育培训经历及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行为总分是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当前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认知及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大对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明确护士不同角色的具体职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化培训循证护理最实用、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马玲  钟玉杰  周艳 《吉林医学》2006,27(12):1567-1568
循证护理的产生为现代护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关资料显示[1],在医院中推行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学能提高临床诊断护理工作质量和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加快护理的发展。但统计显示[2],在我国只有7.7%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为病人提供方案,84.3%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并缺乏开展循证护理所必须的专业能力。专家呼吁:循证护理应从教育入手,护理专业教程应以循证护理为重点[3]。因此,加强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循证护理迫在眉睫。1循证护理的涵义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我国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继循证医学发展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中[1,2],其临床医师和护士基本形成了依据临床研究结果解决问题的观念[2~4]。近年来国内有关循证护理的论著和研究也迅速增加,但要在护理工作中真正推广循证实践,使其成为护理工作的指导和护理人员的共识,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素质直接影响到循证实践和临床护理质量。现就临床护理人员和在校护生的循证护理素质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对莱姆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莱姆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3所医院护理人员,对提前设定好的问卷调查表限时作答上交,汇总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2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00%;问卷结果仅0. 71%护理人员卷面回答全部正确,知晓率较高的相关知识是莱姆病神经损害型临床表现(67. 50%)和眼型临床表现(59. 64%),而在临床工作中仅0. 71%工作人员接触过莱姆病病例,其余人员对莱姆病相关知识知晓欠缺。结论某市3所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总体对莱姆病相关知识知晓欠缺,直接影响莱姆病临床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和分析,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技巧学习和沟通能力培养是必要的.方法 通过对89例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前疾病知识评估、术后恢复状况调查和对治疗护理依从性、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有关疾病知识基本了解率70%,基本不了解率4%;对照组对有关疾病知识基本了解率52%,基本不了解率14%.采用健康教育组对治疗护理依从性优良率95.7%;对照组对治疗护理依从性优良率78.6%.采用健康教育组对治疗护理满意率95.7%;对照组对治疗护理满意率64.3%.统计资料显示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健康教育对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全面、系统、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认知、态度和行为,为开展乙肝防治培训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7月对86名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知识影响因素。结果 86名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最低6分、最高12分,平均(9. 2±2. 3)分,知晓率为81. 3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3~5年需要接种加强针""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均低于70%;行为方面,100. 00%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用完注射器后全部回套针帽和参加过体检;态度方面,100. 00%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认为护士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不同学历、工作年限、乙肝相关知识培训次数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乙肝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 190、6. 159、7. 403,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工作年限、乙肝相关知识培训次数是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乙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情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尚不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亟需加强对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乙肝相关知识及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及需求,为制订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天津、武汉、西安三市2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58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现状、需求的调查。结果社区护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员编制不足、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护理人员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技巧等培训项目以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度较高。结论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开展符合社区护理和人群需求的培训项目,加强实践能力培训,建立分区域分层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培训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EBN)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实践EBN情况.方法:设计EBN知识认知及实践情况调查表,以南宁市内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肿瘤科及1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03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结果: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因工作太忙而缺乏学习时间是影响护理人员学习EBN知识的主要原因,但大部分护理人员对学习EBN知识感兴趣.仅少数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实践EBN的经验.查阅文献能力较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知识匮乏导致护理人员的循证技能较差.结论:肿瘤专科护理人员缺少EBN相关知识和实践EBN的经验,实施EBN的技能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防"培训在福利机构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护理人员开展"四防"知识培训,观察护理人员培训后的实际掌握度、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开展"四防"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四防"的知晓100%,掌握率100%,技能操作合格率100%,不良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在福利机构护理管理中开展"四防"培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应急与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18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受访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6. 43±6. 35)岁,大专占47. 71%(104/218),5年以下护龄占42. 20%(92/218),护士占44. 95%(98/218); 85. 32%(186/218)接受过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培训,30. 28%(66/218)表示不了解标准预防知识;标准化总分为46. 53~96. 17(78. 75±7. 49)分,处于较好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比重最高,占34. 86%(76/218),不及格所占比重最低,占5. 50%(12/2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培训(OR=34. 39,95%CI=14. 968~79. 075)、职称(OR=0. 22,95%CI=0. 098~0. 558)和护龄(OR=0. 34,95%CI=0. 143~0. 709)是影响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处于一般水平,接受过培训、高职称和高护龄护理人员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应加强专项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循证护理理念,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结果实施1年多来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从原有的86%提高到98%.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管理病房,可节省时间,促进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更新临床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先进、有效、安全、低耗的护理服务, 提高护士的整体科研素质,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于进入临床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组织全省护理技能统考,有利于引导学校认真开展实习前综合技能培训和总结教学工作的得失.通过对2010年河北省护理技能统考成绩的分析,反映出学生在基本功、规范操作意识、职业习惯养成、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提示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强化"三基"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技能及护士素质。方法对高校医院60名护士进行循证技能培养,培训前后采用G rad提供的量表评价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同时对其培训前后护士素质进行评价。结果护士在培训后循证护理技能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P0.01,护士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循证护理技能能够提高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明显提高护士的素质,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罗艺  金红  陈婧  杨慧  刘冰 《循证医学》2012,12(6):351-35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认知与实践的现状,探讨改善措施,旨在促进循证护理在我国的发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028、10.468,P值均小于0.05),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知度越高(线性及线性组合)(z值分别为10.600、12.029,P值均〈O.01)。②护士实行循证护理的最大障碍:不了解统计学原理,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无法推广,英文文献难以理解等。③护士认为的最佳改进措施:提高管理层的支持(73.O%),令研究报告更容易查询(70.8%),提供同事间的支持机制(70.1%)等。结论临床护士普遍缺乏循证护理理念,应从改善护士自身素质、提高管理层支持等角度出发,推动循证护理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