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矫勇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行顺铂、卡倍他滨化疗,观察组增加阿帕替尼治疗,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为43.33%,比较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替吉奥与阿帕替尼二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线治疗失败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单药阿帕替尼方案,对照组采用单药替吉奥,比较两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OS)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客观有效率(RR)为17%,疾病控制率(DCR)为60%,PFS为4.2个月,中位OS为8.0个月;对照组RR为24%,DCR为74%,PFS为4.6个月,OS为7.0个月;两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研究组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高血压和手足综合征,对照组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没有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从阿帕替尼及替吉奥中获益,毒副反应低。阿帕替尼或替吉奥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口服方便,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49例老年晚期肝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NCI-CTCAE version 4.0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患者病灶最大直径和及甲胎蛋白水平都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患者客观缓解率(CR+PR)和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8.16%(4/49)和77.55%(38/49)。49例老年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7.7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灶最大直径和为独立影响因素[HR:1.866,95%CI(2.470~16.916),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以1~2级为主。结论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可作为多线治疗失败的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严重影响全球卫生安全的肿瘤性疾病[1],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高发地区与低发地区可相差 15 ~20倍[2].有报道指出,东亚地区是胃癌的高发区域[3].其中,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很多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某些省份胃癌已经跃升至肿瘤相关致死率的首位[4].对于晚期胃癌... 相似文献
5.
仇建玲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5):396-399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癌伴发顽固性癌性腹水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腹水深度、腹水引流次数,腹水控制时间、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13. 33%)、部分缓解率(26. 67%)、有效率(53. 33%)及疾病控制率(80. 00%)均高于对照组(6. 67%、20. 00%、33. 33%、66. 67%),但差异均不显著(均P 0. 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率(20. 00%)、改善率(33. 33%)及总改善率(80. 00%)均高于对照组(13. 33%、20. 00%、60. 00%),降低率(20. 00%)低于对照组(40. 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腹水深度及腹水引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而腹水控制时间要长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13. 33%)、部分缓解率(40. 00%)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疾病进展方面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均P 0. 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恶心、呕吐(40. 00%)、腹泻(26. 67%)、肾功能异常(40. 00%)、肝功能异常(26. 67%)、口腔溃疡(20. 00%)、血小板减少(26. 67%)、中性粒细胞减少(13. 33%)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均P 0. 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癌伴发顽固性癌性腹水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腹水深度、腹水引流次数,腹水控制时间、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13. 33%)、部分缓解率(26. 67%)、有效率(53. 33%)及疾病控制率(80. 00%)均高于对照组(6. 67%、20. 00%、33. 33%、66. 67%),但差异均不显著(均P 0. 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率(20. 00%)、改善率(33. 33%)及总改善率(80. 00%)均高于对照组(13. 33%、20. 00%、60. 00%),降低率(20. 00%)低于对照组(40. 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腹水深度及腹水引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而腹水控制时间要长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13. 33%)、部分缓解率(40. 00%)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疾病进展方面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均P 0. 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恶心、呕吐(40. 00%)、腹泻(26. 67%)、肾功能异常(40. 00%)、肝功能异常(26. 67%)、口腔溃疡(20. 00%)、血小板减少(26. 67%)、中性粒细胞减少(13. 33%)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均P 0. 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以替吉奥为基础联合阿帕替尼的三药方案在老年不可切除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7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以替吉奥为基础与阿帕替尼联合的三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SOX方案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4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55.55%),P<0.05。2组化疗后KPS评分高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化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乏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电话方式、微信及门诊随访。观察组中位PFS为13个月,中位OS为19个月;对照组中位PFS为8个月,中位OS为14个月。观察组中位PFS和O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替吉奥为基础联合阿帕替尼的三药方案在老年不可切除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近期疗效良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并明显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老年胃癌伴腹膜转移(P1CY1)患者中应用紫杉醇双途径给药联合替吉奥及阿帕替尼转化治疗的作用,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肿瘤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样本量计算共纳入78例,其中采用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替吉奥、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9例),采用紫杉醇腹腔灌注+静脉注射双途径给药联合替吉奥、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39例)。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切除患者的化疗周期、治疗前后的体能状态、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手术切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行手术切除患者平均化疗周期短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非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PFS和OS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杉醇双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观察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用药后肿瘤指标CEA、CA125和CA19-9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2月至2021年0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6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根据是否服用阿帕替尼分为实验组(38名)和对照组(38名)。实验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剂量从250 mg开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RECIST1.1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计算疾病的客观控制率(ORR)和有效控制率(DCR)。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两组的mPFS和mOS。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指标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PR 16例,SD 13例,PD 9例,ORR为42.1%,DCR为76.3%。对照组患者PR 10例,SD 10例,PD 18例,ORR为26.3%,DCR为52.6%。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实验组中位无进展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
目的探讨对比盐酸埃克替尼、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2015年48例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靶向药物,125 mg,口服,3次/d,对照组为吉非替尼250 mg,1次/d,每4 w例行肺部CT观察肿瘤病灶,直到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2%),部分缓解(PR)17例(54.8%),疾病稳定(SD)12例(38.7%),疾病进展(PD)1例(3.2%),客观有效率(ORR)为58%,疾病控制率(DCR)为96.7%。对照组17例患者中CR 1例(5.9%),PR 8例(47.1%),SD 7例(41.1%),PD 1例(5.9%),ORR为53%,DCR为94.1%,使用盐酸埃克替尼腺癌患者ORR、PCR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与使用吉非替尼腺癌患者相似(P0.05)。两组皮疹及腹泻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二线治疗失败的ⅢB期和Ⅳ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细胞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收治的42例使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通过细胞流式方法测量阿帕替尼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NK细胞、Th细胞、Ts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127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