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张东升 《广州医药》2010,41(3):25-2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氟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非氟伐他汀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与)、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氟伐他汀治疗组hsCRP、IL-6、TNF-α、TG、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氟伐他汀后对血清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将 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 ,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 40mg ,qn ,连续 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治疗组HS -CRP、TC、TG、LDL -C不仅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且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 ,HS -CRP下降尤为明显 (P <0 .0 0 1) ,HDL -C较治疗前略有上升。对照组HS -CRP也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除调脂外 ,还可以明显降低血清CRP浓度 ,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bysis MHD)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10mg组与20m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和20mg,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观察血清炎症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15)、血清高敏反应C蛋白(hs—CRP)浓度及血压、血脂、血压、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血清IL-6、hs—CRP、s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20mg组较10mg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1个月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3个月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个月后20mg组TC、LDL—C较10mg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白蛋白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常规服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郑曼韬 《重庆医学》2007,36(19):2012-2013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血液透析(HD)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44例血胆固醇>6.0mmol/L的HD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氟伐他汀剂量40mg/d口服,观察12周.观察指标包括: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血CRP反映炎症情况.结果 在治疗组(n=24),使用氟伐他汀12周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均明显下降,而HDL上升.CRP从治疗前(11±2.4)mg/L降至(4.3±1.2)mg/L(P<0.01),血清清蛋白经氟伐他汀12周治疗后上升,从治疗前(29±10)g/L上升至(34±12)g/L(P<0.05),血清清蛋白上升与血CRP下降呈负相关(r=-0.75,P<0.01).结论 氟伐他汀对HD患者除降脂外,还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降低血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和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行氟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9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和9个月检测两组患者UAER、CRP和Scr。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UAER和CR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和CR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UAER和观察组UAER、CRP、Sc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和CR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UAER、CRP、Sc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CRP、Scr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UAER、CRP和Scr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UAER、CRP和Scr降低更明显,起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宋海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70-70,76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附属医院使用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5例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hs-CRP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1例出现进行性肌痛,2例出现恶心、腹胀.结论 氟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氟伐他汀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衰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服用氟伐他汀,两组治疗前后检查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8周后,治疗组TC、CR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CRP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可作为预测心衰者预后的一个观察指标;氟伐他汀可降低CRP水平,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氟伐他汀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高脂血症患者59例,给予氟伐他汀40mg/晚,连续服用4周,同时选取健康自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酶法测定血脂指标,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亦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基础,氟伐他汀不但能有效地调节血脂,而且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MI患者65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5周;对照组35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0.
林光柱  张静 《吉林医学》2005,26(11):1251-1251
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病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近来研究发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其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稳定斑块和减少炎症反应是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非降脂作用之一。而有关氟伐他汀对血清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tnI和hs-CRP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氟伐他汀对心衰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心衰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 氟伐他汀沮(氟伐他汀40 mg,qn),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TNF-α水平.取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氟伐他汀组3个月后,血清TNF-α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的下降,心衰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氟伐他汀能降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朱学根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3):169-169,17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应用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32例ACS患者(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用ACS常规治疗外加用氟伐他汀80mg,每晚口服,对照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阿斯匹林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低分子肝素 ACE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不溶栓,其余同STAM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伐他汀在ACS患者中早期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该院心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的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 mg/d;连续用药4周。分别测定服药前、服药4周后患者血脂指标、CRP,比较两组患者血脂、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治疗后血脂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氟伐他汀治疗ACS,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TC、TG、LDL-C、CRP水平,升高血清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每晚40 mg及每晚80mg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性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每晚80 mg( A组)、40 mg( B组)和对照组( C组)各40例,共6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比较冠状动脉内斑块性质、血清中hs-CRP、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TC、TG、LDL-C、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和B组血清hs-CRP、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A组治疗后LDL-C水平低于B组(P〈0.01)。 A、B组治疗6个月后冠状动脉内软斑块均较治疗前减少,中间斑块和硬斑块均增多,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明显降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A组优于B组。该药具有抗炎、稳定及逆转斑块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也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病因使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下降而出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大约80%的CHF患者是年龄超过65岁的冠心病血脂异常住院患者.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的危险性较大,因而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意义重大,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CHF的发病率.本研究主要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所致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2013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行MHD的42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hs-CRP)]、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清白蛋白(ALB)]、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并评价其心功能[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重量(LVM)].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依次为(5.08±0.74)mg/L、(7.71±1.02)ng/L、(1.15±0.11)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的(7.02± 1.02)mg/L、(11.61±1.12)ng/L、(1.84±0.1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8、13.254、15.463,均P<0.05);TG、TC、LDL-C分别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4.191、3.833、6.484,均P<0.05),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3.218,P<0.05),两组BUN、Cr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M、LVMI及IVST指标分别为(160.15±21.42)g、(94.05±20.70)g/m、(9.20±0.32)mm,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2、3.798、7.660,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维生素C能有效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保护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伐他汀(fluvastatin, Flu)对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 产生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含量、活性及TF mRNA表达、TF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抗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同一簇HUVECS进行培养传代,分设对照组、TNF-α组、Flu组及干预组(TNF-α+ Flu组),其中TNF-α+ Flu组中分别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干预,采用ELISA方法测定TF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TF活性,用RT-PCR方法测定TF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TF蛋白表达。结果: TNF-α组TF含量、TF活性、TF RNA表达与TF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均显著增高(P<0.05);与TNF-α组比较,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干预组TF含量与活性以及TF m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Flu的抑制作用在1μmol/L以内时呈浓度依赖性,可显著抑制由TNF-α诱导的TF水平及活性(P<0.05),当Flu浓度>1μmol/L,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有效抑制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F含量、活性、TF mRNA、蛋白表达水平,提示氟伐他汀具有潜在的降脂之外的抗动脉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勇  杜国军  许文慧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6):347-347,349
近年来几次大规模临床实验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危险率。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及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己得到广泛认可。尽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己有研究显示,炎症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氟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治疗中的作用及对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从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AMI患者中连续选取60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入院后测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凡有下列情况予以排除:(1)TC> 5.2mmol L;(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高血压大鼠肾脏皮质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建立氧化亚氮缺乏性高血压肾脏硬化大鼠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脏硬化大鼠24 h尿蛋白、尿微白蛋白、组织病理学及IL-6,IL-1β,Ang Ⅱ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可减少高血压肾脏硬化大鼠24 h尿蛋白、尿微白蛋白的排泄,减轻肾脏硬化,降低IL-6,IL-1β,Ang Ⅱ的分泌.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硬化,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口服,连用6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计算斑块数目的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颈动脉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不稳定斑块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降低颈动脉IMT和减少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能够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在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