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枚,清代中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历史上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纪晓岚有“北纪南袁”之称。他20岁名闻京师,24岁成进士,36岁辞官回到南京,在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艺术家,都擅长烹饪。如宋代大诗人苏轼,所创制的“东坡肉”脍灸人口,至今被列入名菜谱;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还曾在南京小仓山的自造园林“随园”中编写有《随园菜单》一卷,这是现在研究明、清时期佳肴的范本……当代国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在烹饪上也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3.
《长寿》1997,(7)
谈起中国烹饪史上的名著《随园食单》,可以说人尽皆知,它的作者是诗人袁枚,他倡导的自律健身四法,很有些说道。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居士,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他少秉异才,年十二为县学生。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应举顺天乡试,次年成为进士,尔后入翰林院,做过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的县令。年近四十告归,在金陵(今南京)小仓山筑起一座别墅式的“随园”,过着赋诗著  相似文献   

4.
袁枚(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清乾隆《四库全书》的总编)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好吃,也懂得吃,是一位烹饪专家。曾著有《随园食单》一书,是我国饮馔食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他详细记述了我国18世纪中叶上溯到14世纪的326种菜肴,大至山珍海味,小至一粥一饭,无所不包。真是味兼南北,美馔俱陈,为我国的饮食史保存了不少宝贵史料。袁枚提倡吃豆腐,他说豆腐可以有各种吃法,什么美味都可以配到豆腐里。有一天,杭州有一个名士,请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美食家袁枚编著的《随园食单》中,有不少美味珍馐为世人留下脍炙人口的佳话。举其一二,以飨读者。 袁枚为收集美味佳肴的制作方法,真是见缝插针,随时亲临现场。譬如有一味名叫《八宝豆腐羹》的菜肴,袁枚就是在参加朋友的宴会时,收集撰写而成的:一天,他的僚友蒋观察请其在官邸吃酒,席间,蒋观察好像献宝似地问袁枚:“你吃过我亲手制作的豆腐羹吗?”袁答道:  相似文献   

6.
袁枚善养生     
清代著名诗人画家袁枚善于养生,年逾八秩,作诗不停,写字不辍,兴来举足登山,旅游玩苏杭。虽已暮年,神明不衰,且“齿若编贝,声若洪钟”,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袁枚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从《随园全集》所载他一生事迹看,他无世俗之名利及高官厚禄之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自如地控制自  相似文献   

7.
筷子情趣诗     
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雅士写过不少咏颂筷子的诗和谜,饶有情趣. 清代才子袁枚著有《咏箸》,诗曰:"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也许是这位随园老人一生宦海沉浮未能如意,才借筷子发此牢骚吧.如果把袁枚的《咏箸》诗和宋代文人程良规的《竹箸》诗相比,程诗的意境就高得多,其诗曰:"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  相似文献   

8.
91岁能逢春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新齐谐》里记载了一个老“剩男”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随园食单》是我国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作者袁枚不但是著名诗人、文学家,更是一位对饮食极有心得的美食家。《随园食单》成书于1792年(乾隆57年),全书分为须知  相似文献   

10.
夜读拾奇     
劣医误诊险害人 高手明辨解危难 据清代著名诗人袁枚《随园医话·卷二》载,丙子年(公元1756年)九月,袁枚患了暑疟病,请吕姓医生诊治。早晨他饮服了吕医生开的汤药,午后即发呕逆,头眩不止。母亲将其抱着坐起,他只觉得血气直从胸中上冲,性命危在旦夕。恰逢好友赵藜村来访,家人以他有病为由婉辞。赵先生说:“我懂医理,可为  相似文献   

11.
“美食不如美器”,这句话是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它的意思不是说器美要胜于食美,也不是要提倡吃饭一定要豪华精美的器具。而是表达了中国古代人的一种审美意境,是说食美器也要美,美食配美器,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哲理。  相似文献   

12.
“消费”,是现在时兴的词儿,什么《消费指南》、《消费导报》、《消费参考》等等,传播媒介五花八门,都是在引导人们花去兜儿里的钱。有人说,“有钱不花,丢了白搭”;有人说,“有钱存起,死活不取”;这都是比较极端的观点。有钱不能不花,也不能全花。在怎么花这个问题上学问可就大了,有的人就是一直在消费的迷宫里转悠而找不到一条捷径。所以说,消除在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对  相似文献   

13.
杨周莽 《家庭保健》2013,(11):72-72
对比中西餐饮,突出的差异是冷热之别。袁枚《随园食单》中强调“吃菜趁热”说:“以起锅滚热之菜,不使登时食尽,而尚能留之以至于冷,则味之劣可知矣。”由滚热变冷,竟然等于南美味变为恶劣之味,这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血色浪漫》里的秦岭、《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银环、《狼毒花》里的陆佳萍,观众总喜欢叫这个大眼睛女孩“小宁静”。她就如同一瓢清水—样,单纯、快乐。做演员一直是她的梦想,她不解追求的,是在演艺圈里得到成绩和观众的认可。这个繁花世界,王力可可爱绽放。  相似文献   

15.
在一年四季中,以花入馔,也许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特色“花馔”。花馔共融节令:医药烹饪,诗意于一体,略摭几例,即可见一般。 初春时节,清香温馨的兰花既为诗人所青睐,也为美食家所称道,入诗入馔皆相宜。菜肴中配以兰花,其色泽清雅,味道鲜爽,可使厚味去腻,淡味提香。因此“兰花火锅”、“兰花鸡蛋羹”、“兰花春卷”,引人入胜。 其色如玉、其香似兰而得名的玉兰花,清香爽郁怡,  相似文献   

16.
金庸在他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清乾隆年间新疆回部首领的小女儿喀丝丽从小“吃花长大”。喀丝丽对陈家洛说:“有许多许多好看的花,开在草地上。……我宁可不吃羊肉,也要吃花。”因此喀丝丽公主总有“一阵阵淡淡幽香从她身上渗出”,让人有一种“只觉淡雅清幽,甜美难言”的感觉。人们称喀丝丽为“香香公主”。虽说是小说,也足以说明吃鲜花在  相似文献   

17.
黄洽 《长寿》2004,(9):58-59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这是人们十分爱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歌词。歌好,花更好,人们不但吟唱优美抒情的歌,而且盛赞清雅幽香的茉莉花。  相似文献   

18.
《长寿》1995,(7)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这是人们十分爱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歌词。歌好,花更好,人们不但吟唱优美抒情的歌,而且盛赞清雅幽香的茉莉花。 茉莉花,经考查祖籍在印度,由于它是从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茶     
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作了描述:"……杯小如核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下咽,先嗅其香,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二杯,令人释燥平矜……"静下心来,品一口茶,在窗边笑看云卷云舒,也回味自己一路走过的风景……那淡淡的茶香如故,茶的颜色依旧是那么清新,味道也依然如故。在吴裕泰茶庄品尝过一碗茶,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是举世皆知的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他的著作《兰花的传粉》一书中,他以充满感情的笔调写道:“未必是夸大其词地说,大自然告诉我们,她厌恶永恒的自花传粉。” 遗憾的是,达尔文在热恋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他当时还没有发现自然厌恶授精的真理。因而使他的婚姻罩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