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瘦素、增食欲素及有关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断乳约1周、体重85~95g的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轻、中、重度肥胖组各15只,检测血清瘦素、增食欲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血脂水平。结果:瘦素随着体重的增加其含量减少;增食欲素和胰岛素水平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多;生长激素改变无规律性。体重、Lee指数、增食欲素均与TC、TG、LDL鄄C及胰岛素呈显著正相关穴P<0.01雪,与瘦素均呈负相关穴P<0.01雪,与生长激素无相关性。结论:肥胖大鼠瘦素水平降低,增食欲素及胰岛素水平增加,提示用重组瘦素治疗肥胖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新军  张静喆 《医学综述》2007,13(16):1201-1203
现在研究认为脂肪组织是胰岛素抵抗(IR)产生的始发部位。脂肪组织除了能调节人体能量代谢平衡外,还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等。在已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中,瘦素、TNF-α和脂联素等与IR密切关联。瘦素可抑制胰岛素分泌,TNF-α的分泌与胰岛素调节的葡萄糖代谢存在高度负相关。脂联素对于维持胰岛素敏感性和正常的糖代谢是必需的。同时,亦有一些细胞因子与IR的关系有待证实。本文就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及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造模因素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逍遥散组与氟西汀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逍遥散以最佳给药剂量(中剂量)干预4周后,通过糖水消耗实验和新环境进食压抑实验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验证;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食欲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LEPR)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蔗糖水消耗量、糖水消耗率、体质量与进食量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食潜伏期延长(P<0.05).在下丘脑弓状核,模型大鼠食欲素A表达上升(P<0.01),食欲素B和瘦素表达均降低(P<0.05,P<0.01).在下丘脑室旁核,模型大鼠食欲素A的表达也上升(P<0.01),食欲素受体1和食欲素受体2表达下降(P<0.05),瘦素及其受体LEPR的表达均降低(P<0.05,P<0.01).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的糖水消耗量、体质量、进食量有上调作用(P<0.05),降低了进食潜伏期(P<0.05),对下丘脑区食欲素A、食欲素受体1与瘦素的表达有调节作用(P<0.05,P<0.01).氟西汀能够调节食欲素B与食欲素受体2表达(P<0.05,P<0.01).结论 逍遥散能够通过调节中枢食欲素、瘦素水平发挥抗抑郁的功效,食欲调节因子可能是其抗抑郁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瘦素和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晓春  齐晓娟  石秀换  李云霞 《医学综述》2009,15(12):1870-1872
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与其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代谢综合征是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多数研究表明,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高瘦素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呈显著正相关;瘦素能够控制体质量,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瘦素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结果目前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5.
瘦素与瘦素受体结合后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作用于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刺鼠相关蛋白神经元,从而发挥食欲调节的作用,进而预防肥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发现的瘦素信号转导途径有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转导途径、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转导途径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三种。其中,PI3K通过蛋白激酶B/叉头状转录因子O1、离子通道及磷酸二酯酶3B/环腺苷酸三种子通路发挥调节食欲的作用,这些信号转导途径纷繁复杂,涉及多种生理病理反应。此外,各个信号途径中亦存在负反馈调节因子,其可有效地抑制信号途径的过表达,共同为机体的稳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董士中 《中原医刊》2006,33(10):8-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和糖耐量正常(NGT)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等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的关系,探索各种因素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胰岛素、脂联素、瘦素、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观察各项指标对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结果T2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IGR和NGT组;血清瘦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GR组和NGT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瘦素、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瘦素、C反应蛋白是影响HOMA2 IR的重要因素,其中脂联素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布曲明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8周建立肥胖模型,给予西布曲明(10mg/kg)干预4周,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得到稳态下葡萄糖输注速率,以李氏方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包括抵抗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结果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及抵抗素低于对照组而瘦素高于对照组.西布曲明干预后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升高,血清瘦素及抵抗素水平有所减低,但差异不显著,而脂联素水平上升显著.结论 西布曲明可以提高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和其促进脂联素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儿童血中增食欲素A、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29例营养不良儿童和29例肥胖儿童的外周血增食欲素A、瘦素水平,并与29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比较,同时分析血增食欲素A、瘦素、 B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营养不良儿童中外周血增食欲素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4.551,P=0.012),瘦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4.074,P=0.005),未发现性别对增食欲素A、瘦素水平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②肥胖组儿童外周血增食欲素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5.063,P=0.008),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5.105,P=0.007),未发现性别对增食欲素A、瘦素水平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9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不良组、肥胖组与对照组3组中血增食欲素A与BMI成负相关(P〈0.05),血瘦素水平与BMI存在着正相关性性(P〈0.05),而血增食欲素A与血瘦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存在(P〉0.05)。结论外周血增食欲素A水平、瘦素水平与儿童的营养状态有关,增食欲素A与瘦素参与了机体营养状态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肥胖症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下丘脑是连接高级皮质中心与奖赏有关的边缘通路和脑干的一个重要区域,对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的外周信号具有整合作用,在摄食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脂肪细胞产生的瘦素和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向下丘脑传递肥胖信号;胆囊收缩素(CCK)、酪酪肽(PYY)、 胰多肽(PP)、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泌酸调节素(OXM)等胃肠激素将饱感信号传送至大脑,胃促生长素则传递饥饿信号,另外营养物质也参与摄食的生理调节过程。本文作者对食欲调节的中枢及外周机制进行全面阐述,并论述肥胖症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994年,Friedman实验室首次定位克隆小鼠ob基因,并由其DNA顺序合成了ob基因产物瘦素(Leptin,LP)。它是通过影响食欲和能量代谢来调节体重。瘦素的过度表达,将产生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使血压、血脂、血粘度升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11.
瘦素与胰岛素以及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现瘦素(LP)在参与能量平衡控制的同时,与机体糖脂代谢的调节也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LP与胰岛素以及肥胖的关系方面。胰岛β细胞可表达瘦素受体,提示LP在胰腺中发挥重要作用,LP本身亦可通过调节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类抑制肝糖原生成,同时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LP通过控制食物摄入和调节能量代谢来加速积聚脂肪的分解,但多数肥胖者存在LP抵抗且其产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所以,LP的表达异常可能也参与了糖尿病、肥胖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Leptin,theproductofob gene,isa peptidehor-mone secreted by adipocytes thatacts in the hypotha-lamus and playsa centralrole in regulation of feedingbehavior and energy homeostasis[1] .It has recentlybeen confirmed that leptin receptor(OB- R) m RNAand protein were expressed in rat pancreaticβ- cells,indicating thatleptin may directly regulate insulin se-cretion.Several groups have addressed this question,but the results were controversial[2 ,3] .Up to now,the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lept…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leptin on insulin secretion and expression of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subunit sulfonulurea receptor 1 (SUR1) mRNA,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ffects of leptin are mediated through known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transduction.Methods Pancreatic islets were isolated by the collagenase method from male SD rats. The purified islets were incub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eptin for 2 h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Insulin release was measured using radioimmunoassay. Expression of SUR1 mRNA was detected by RT-PCR.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leptin 2 nmol/L, insulin release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t either 11.1 or 16.7 mmol/L glucose concentration (both P<0.05), but insulin release was not altered at glucose of 5. 6 mmol/L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 The dose-respons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maximal effect of leptin on insulin secretion achieved at 2 nmol/L. Exposure of islets to 2 nmol/L leptin induced a significa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过程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瘦素对血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门诊初诊者38人,在作OGTT的同时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瘦素,分析这些激素水平与血糖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这些激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在38人中,OGTT显示9个糖耐量正常,29例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血糖值显著性增高,胰岛素峰值延后,两组的胰高血糖素均有分泌峰,但激素水平组间无差异,生长抑素和瘦素均无明显的峰值,组间也无差别。结论:在OGTT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随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而生长抑素与瘦素对维持血糖的稳定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初诊的 2型糖尿病 (DM )与糖耐量低减 (IGT)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糖代谢、脂代谢以及其他激素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了初诊未经治疗的 77例 2型糖尿病病人 ,32例IGT病人及 5 2例正常人的空腹血清瘦素、睾酮(TT)、雌二醇 (E2 )和真胰岛素 ;同时测定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尿酸。③结果 女性 2型糖尿病组及IGT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 (F =9.14 8,P <0 .0 0 1) ;各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F =31.0 11,6 .84 2 ,Z =4 .2 2 0 ,P <0 .0 0 1,0 .0 1) ;各组女性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 (F =2 5 .812~ 71.4 31,P <0 .0 0 1,0 .0 1) ;女性 2型糖尿病绝经后病人组与绝经前病人组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F =0 .16 2 ,P >0 .0 5 ) ;2型糖尿病组及IGT组血清瘦素水平与BMI ,胰岛素浓度、腰围呈正相关 (P <0 .0 1,0 .0 5 ) ,与睾酮、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 (P <0 .0 1,0 .0 5 )。④结论 女性 2型糖尿病及IGT病人体内瘦素的合成较男性病人更易受血糖和胰岛素调控的影响 ;2型糖尿病及IGT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BMI,腰围、胰岛素浓度、睾酮等多种因素相关 ;雌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络方剂对1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通络方剂治疗组(TLR),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通络方剂组给予通络方剂(1.0 g.kg-1.d-1)灌胃,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给予同剂量双蒸水灌胃。8周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附睾周围脂肪组织质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tin)水平,检测脂肪组织中瘦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通络方剂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1)、血FBG降低(P<0.05)、FINS升高(P<0.01)、FFA降低(P<0.01)、血leptin水平增加(P<0.05);脂肪组织lept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通络方剂可能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瘦素、胰岛素低水平状态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毒症小鼠循环中Ghrelin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实验组C57BL6小鼠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每日皮下注射,连2周诱发小鼠甲亢,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给药前后体质量、摄食量并采血和留尿。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瘦素水平和甲状腺功能等。实验组小鼠进一步分为自由摄食组、轻度限制摄食组及重度限制摄食组。ELISA方法测定血浆辛酰化和去辛酰化Ghrelin。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自由摄食组甲亢小鼠的非辛酰化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而摄食控制的甲亢小鼠的辛酰化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血浆辛酰化、非辛酰化Ghrelin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7, 0.32, P<0.01),而与个体的终体质量、血清胰岛素、瘦素水平及HOMA-IR指数呈负相关(辛酰化Ghrelin:r值分别为-0.419, -0.511, -0.501, -0.363, P<0.05; 非辛酰化Ghrelin: r值分别为-0.5, -0.609, -0.687, -0.448, P<0.01)。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及瘦素可预测辛酰化Ghrelin水平。结论 甲状腺激素本身可能并非调节Ghrelin分泌的主要因素。甲状腺毒症时Ghrelin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机体的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脂代谢与体脂构成和消脂素(leptin)的关系。方法 观测了76例脂肪肝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leptin、血脂、血糖、胰岛素(INS)、C-肽(C-P)水平,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将血清leptin与体脂含量评估指标(BMI,WHR,%Fat)等做了相关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leptin水平及TC、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eptin及血脂的增高与体脂含量成正比。空腹INS,C-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口服葡萄糖(75g)2h后增高更加显著(P<0.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多存在有leptin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且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体脂的含量和分布是血浆leptin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营养性肥胖鼠的动物模型,观察营养性肥胖鼠中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的情况。方法 (1)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大鼠模型;(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胰岛素.瘦素和下丘脑组织的瘦素水平。结果 (1)肥胖和超重大鼠血糖、血脂、血清瘦素水平程度显著升高;(2)肥胖组和超重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的瘦素含量低于正常组;(3)大鼠的体重、TG、HOMA—IR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下丘脑瘦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鼠体内存在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存在瘦素抵抗。这些代谢紊乱对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