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永强 《北方药学》2016,13(11):11-12
目的:探究益赛普组合柳氮磺吡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赛普组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组合柳氮磺吡啶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以及血清中血沉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邵改  刘荣清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2):89-89,91
目的研究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并与柳氮磺砒啶(SSZ)进行对照。方法60例活动性AS患者分别用益赛普(25mg/周)及柳氮磺砒碇(2.0/日)治疗,疗程24周,对两药在12、24周时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益赛普在12、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6.7%,93.3%,柳氮磺吡啶为70.0%。显示益赛普能显著改善临床实验观察指标,耐受性与柳氮磺吡啶相似。结论益赛普为一新的有效的治疗AS的药物,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柳氮磺砒啶(SSZ)进行对照,研究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 选取处于活动期的AS患者40例,分别给予益赛普(50 mg/周)及柳氮磺砒碇(2.0g/日)进行治疗,总疗程为24周,对两药在12、24周时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益赛普在12、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90.0%,95.0%,柳氮磺吡啶都为70.0%.显示益赛普能显著改善临床实验观察指标(P〈0.05),耐受性与柳氮磺吡啶差异无显著性(P〉0.5). 结论益赛普是一种新型有效且安全的治疗AS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 BASDAI )评分、关节肿胀程度、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水平( CR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84例强直性脊柱炎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服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消炎镇痛;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进行免疫调节抗炎及镇痛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SDAI、BASFI、ESR及CRP的下降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3.81%,两组数据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可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活动功能及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德凯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35-2435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和甲氨喋呤联合应用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4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第一周0.5g,2次/天,第二周以后,1.0g,2次/天;同时口服甲氨喋呤,第一周7.5mg,每周1次,第二周以后10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第一周0.5g,2次/天,第二周以后2.0g,2次/天。第一月加用双芬酸钠50mg,2次/天。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85.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7,P<0.05。结论:中等剂量柳氮磺吡啶与小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应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益赛普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益赛普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益赛普治疗。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0.0%(P <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P=1.00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实施生物制剂益赛普联合功能锻炼方案,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而研究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ASFI(2.95±1.45)、BASDI(2.75±1.16)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5.26±2.72)、(5.63±1.30)](t=4.69、5.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5OHD3、BGP、CTX-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3.57、4.85、2.98,P<0.05)。两组在治疗后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t=2.29、3.98、2.36、2.83,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肝肾损害不良反应。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可以有效增加骨生成,减少骨吸收,提高AS患者的骨密度,改善AS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中药汤剂联合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军人强直性脊柱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用中药汤剂加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20例)用甲氨蝶呤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X线分级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除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汤剂联合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与来氟米特联合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采用柳氮磺吡啶与来氟米特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扩胸试验疼痛指数、指地距离等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与来氟米特联合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阻止疾病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口服白芍总苷+柳氮磺吡啶,对照组2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了解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Schober试验、晨僵时间、扩胸度、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n=47)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对照组(n=35)采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BASDAI、BASFI、ESR、CRP均出现明显的降低,而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均出现明显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更好的改善情况(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赵丽琴 《云南医药》2012,(5):459-460
新型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TNF-α)治疗风湿类疾病近年有很大进展,为学术界所瞩目。益赛普(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作为其中的代表性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但其价格昂贵,疗程长,长期使用为普通患者难以接受。现以"柳氮磺吡啶片"配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来探寻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停益赛普的可能性。其临床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益肾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1例和对照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清热益肾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仅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5%高于对照组的7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热益肾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名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脊柱正常功能,避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7例已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其中34例以雷公藤煎剂为主治疗.23例以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为主治疗。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时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胸廓活动度、Schober、血沉、X线片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对AS病情的改变均达到良好效果。X线片前后改变不明显。毒副作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组明显高于雷公藤组。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雷公藤煎荆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毒副作用较单服雷公藤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5例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给予关节腔注射配合柳氮磺吡啶片、吲哚美辛栓剂;对照组20例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吲哚美辛栓剂。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疗效好、安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散寒通络丸结合柳氮磺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口服散寒通络丸结合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34例单纯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3.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寒通络丸结合柳氮磺胺吡啶能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赛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今年2月份于我院治疗的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且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有患者各15例。在进行治疗时,对于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而对于试验组组的患者则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和疗效进行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1周和4周以及8周后经ACR20、和ACR50以及ACR70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及相关指数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较对照组来说,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高,即: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较采用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吡啶的治疗方法而言,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的治疗方法更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壮腰健肾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第1周,2片/次,2次/d;第2周,3片/次,2次/d;第3周后,4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壮腰健肾丸,1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指标、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廓活动度和腰椎活动度明显升高,而枕墙距、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33(IL-33)及瘦素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腰健肾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