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病区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3月至7月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对销售金额、数量、用药频度、分布科室和处方权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金额居前3位的分别是碳青霉烯类药物(38.63%)、抗真菌药物(35.49%)与第4代头孢菌素(17.17%),使用例次居前3位的是碳青霉烯类药物(65.26%)、噁唑酮类药物(12.63%)与抗真菌药物(9.12%),ICU、呼吸内科与血液科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与用药频度最高。各科室均存在越级或手续不全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情况。结论医院住院病区对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 955份出院病历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43%(1 377/1 955);临床科室儿科的使用率最高,中医科使用率最低;静脉给药1 122例(81.49%),口服给药255例(18.51%);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15.61%(215/1 377),普外科送检比例最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仍以经验用药为主,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小丽 《海峡药学》2013,25(1):246-24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各个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各科室出院8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应用率为82.48%(706/856);药费/住院费和抗菌药费/总药费分别为24.38%、36.54%;DDDs排序前10位的抗生素中以头孢菌素类品种为主;用药以单独用药为主,联合用药率为7.37%(52/706);大部分药物利用指数(DUI)值<1.0,基本合理;抗生素的选用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针对性差。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应用率较高;用药前的相关标本送检率较低,抗菌药物的选择性、针对性不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干预及管理,使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保证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09年临床科室的1 200份出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使用抗菌药物9大类44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77.08%,其中预防用药比例35.06%,联合用药比例63.8%;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7.6%。结论: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仍以经验用药为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外科11个科室的手术病历262份。结果262份病历有261份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9.62%。其中治疗用药占5.34%,预防用药占99.62%。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噻肟钠、第四代头孢和泰能等。结论加强手术病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以期为后续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的3546份病历资料,并统计分析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的抗菌药物数量、种类、单用及联用情况。结果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临床抗菌药物34种,药物使用率为52.38%(1857/3546),联合用药率为8.45%(117/1857),药物单用率为91.55%(1700/1857)。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423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达59.8%(253/423),无指征预防用药为4.7%(12/253);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呋辛钠;人均预防用药天数为2.98 d,人均药品金额为414.97元;药物选择的合理率为32.4%(82/253),用法与用量合理率为88.1%(223/253),给药时间合理率为39.5%(100/253),溶剂体积的合理率为87.4%(221/253),用药疗程的合理率为64.0%(162/253)。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该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7—12月542例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4.3%(542/575),共涉及7类15个品种;联合用药率为26.9%(146/542),病原学送检率为91.7%(497/542),阳性率为14.9%(74/497)。DDDs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美洛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晓春  周燕萍 《中国药业》2011,20(13):41-42
目的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国际Altemeyer外科手术与种类标准分类,对2010年医院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进行分类统计。结果Ⅰ,Ⅱ,Ⅲ类切口预防用药合理率分别为30.26%,40.74%,41.67%。结论医院手术科室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陈正  韩建庚  王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1):1303-1307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天津市肿瘤医院2014年3月24日00:00~24:00所有住院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259例肿瘤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19%,单一用药率为83.13%,二联用药率为13.86%,三联及以上用药率为3.01%。全院治疗性应用抗菌药比例为78.92%,预防性应用比例13.86%,送检率77.86%。用药频率(DDDs)居前三位的依次是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天津市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个别科室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和分析医院抗菌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临床科室的789份出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9例患者中共使用抗菌药10大类52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68.1%,其中临时用药比例8.2%,长期用药比例91.6%,长期用药中联合用药比例57.7%;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8.6%。结论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仍以经验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效果,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探究建立临床药师与临床科室合作的工作模式。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间医院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资料为药学干预前组,统计与分析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另抽取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2018年4月-2019年6月间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资料为药学干预后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不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即DDDs/(100人·d)的差异;并针对不合理用药科室制定相应的专项整治计划和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规范了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小于40 DDDs/(100人·d)。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和建立了临床药学知识教育培训、查房会诊和病历点评的工作模式,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按要求抽取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50份,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63.86DD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占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66.67%,Ⅰ类清洁手术的预防选择药物、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格率较低,预防使用药物的比例较高.结论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高,预防用药比例高,存在不合理性,需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药剂科管理前)与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药剂科管理后)我院不同科室的300份处方资料,按药剂科管理时间分为管理前组(n=150)与管理后组(n=150)。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使用合理情况。结果:管理前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00%(105/150),明显高于管理后组42.00%(63/150),差异显著(P0.05);管理前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57.14(60/105),明显低于管理后组92.06%(58/63),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剂科管理可减少医院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同时提高合理使用率,维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妇产科2006年至2007年剖宫产手术患者中432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率、联合用药、使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2例共用抗菌药物三大类6种,单一用药176例(40.7%)、二联用药255例(59.0%),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25例(28.9%),基本合理259例(60.0%),应用不十分合理例55(12.7%)。人均药品费用为1395.5元,人均药品/住院总费用比为0.332。结论分析认为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不十分合理,应加强监测,以提高医院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8-02~2021-02某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历资料524份,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患儿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是否具有抗菌药物用药指征、药物品种以及用量是否合理和联合用药方案是否合理等。结果:共纳入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历资料524份,356例(67.94%)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356例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中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共60例(16.85%),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24例(40.00%)、无指征用药13例(21.67%)、抗菌药物品种不合理12例(20.00%)、用量不合理11例(18.33%)。结论:某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情况,应加强相关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抽查该医院2011年7—8月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出院病历72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4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且都为静脉给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为58.33%(42/72),有指证用药占85.71%(36/42),给药时机合理率64.29%(27/42),术后48h内停药28例(66.67%),平均用药时间(2.13±1.38)d,抗菌药物品种以β-内酰胺类使用频率最高,无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现象。结论: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证、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等方面较合理,但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8.
汪涛  邢丽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2):1420-1424
目的:调查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评估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60份病历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别从抗菌药物使用品种、费用、科室分布、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例病历中155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3.06%,其中产科使用例数为67例,使用率(77.91%)最高,联合用药比例为18.07%,62份病历为不合理用药,占17.22%。结论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少数病历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的管理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医师应严格用药指征,临床药师应加强培训,医院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黄清莲  方素霞 《海峡药学》2013,25(1):254-255
为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随机选取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外科手术患者各10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指标等。结果干预后用药时机不合理由74.2%减少到4.3%,干预前抗菌素应用率为98.2%,干预后为69.8%,减少了28.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伤口感染率无明显改变,但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等问题。我院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师仍需加强对手术科室抗菌素监督。  相似文献   

20.
桑冉  刘雁  张巧珍  廖巧  邢蓉 《中国药房》2014,(30):2793-2796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与2012年第4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共17 322张,按照原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评价分析。分别从使用频率排前10位抗菌药物类别、品种及科室方面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类讨论。结果:抗菌药物类别使用率排前3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硝基咪唑类;使用频率排前3位的品种2011年为头孢地尼胶囊(占13.78%)、红霉素肠溶胶囊(占10.86%)及奥硝唑胶囊(占10.85%),2012年为头孢地尼胶囊(占21.83%)、奥硝唑胶囊(占12.63%)及红霉素肠溶胶囊(占10.53%);开具抗菌药物排前3位的科室2011年为儿科(占17.94%)、妇产科(占17.22%)及泌尿外科(占7.97%),2012年为妇产科(占17.51%)、儿科(占15.62%)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占12.85%)。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结论:2012年不合理处方比例较2011年有所降低,但用药不适宜与超常处方比例有所提高。医院应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