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P19胚胎癌性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调节基因的变化。方法:P19细胞来源于小鼠畸胎瘤。未分化P19细胞通过at-RA诱导和悬浮培养4天,聚集形成拟胚体(EB4),继续贴壁培养。于at-RA诱导P19细胞分化过程各时间点,收获细胞总RNA,进行RT-PCR和Real-TimeRT-PCR检测;收获细胞总蛋白用于Western Blot检测;同时收获拟胚体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P19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调节基因Nanog、Oct4和CoAA mRNA相继迅速降低,继而CoAM、Sox6、MAP2、GFAP的mRNA顺序升高。CoAA基因通过选择性剪切产生两种功能相互拮抗的异构体CoAA和CoAM。在at-RA诱导的P19细胞分化过程中,CoAA和CoAM mRNA的变化为瞬时效应,二者分别于拟胚体形成时达最低点和最高点,并于贴壁培养后又很快回升和下降到分化前水平。mRNA水平变化和蛋白水平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仍可看出CoAM蛋白在EB4显著升高。CoAA主要表达于拟胚体外周细胞,而CoAM则主要表达于拟胚体中央空腔(Cavity)细胞,且中央空腔细胞强烈表达活性Caspase-3。结论:在干细胞分化拟胚体形成时,CoAA基因发生了选择性剪切转换一由CoAA表达为主,转换为CoAM为主要剪切产物。而且在at-RA诱导P19细胞形成的拟胚体中,CoAM的表达部位与凋亡信号通路关键酶Caspase-3一致,二者均表达于拟胚体中央空腔细胞中,而COAA的表达则位于拟胚体的外围。因而,CoAA和CoAM两中异构体在拟胚体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拮抗的生理功能,可能参与决定拟胚体中细胞的命运一分化或凋亡。  相似文献   

2.
王渝东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4):33-34,3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选择NCI-H446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电镜下观察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RT-PCR法分析维甲酸受体亚型基因。结果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株,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增加,更多的细胞被阻止于G1/G0期。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能有效抑制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3.
王学文  应江山 《江苏医药》1997,23(4):227-229
53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发生白细胞增多(≥20×109/L)58%(31/53例),维甲酸综合征7.4%(4/54例次)。5例(9.4%)早期死亡,3例有白细胞增多。高白细胞组(高白组)9例并用DA或HA方案化疗。非高白细胞组(非高白组)与高自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00%(19/19例)及96.3%(26/27例)。化疗为目前对白细胞增多症主要的针对性治疗,综合性治疗对减低早期死亡仍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陶文 《药学进展》1998,22(4):247-248
  相似文献   

5.
罗保安 《河北医药》2012,34(16):2441-2442
目的 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联合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其完全缓解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完全缓解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到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阎金松  郭萍 《黑龙江医药》2003,16(5):475-476
利用三氧化二砷(As_2O_3,以下简称砷剂)或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PL)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应用砷剂联合 ATRA 治疗 APL 进行了临床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历时20个月。收集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间48例病例。病例中位数年龄36.5岁。其中男  相似文献   

7.
郭玉霞 《儿科药学》2007,13(6):54-57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有效的诱导分化剂,用于APL患者诱导分化治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covery,CR)率可达85%-90%,其良好疗效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ATRA现已列为APL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药物,且广泛用于其它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探讨10种新型维甲酸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NB4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方法:维甲酸类衍生物作用于NB4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瑞氏染色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变化。结果:维甲酸衍生物作用3 d后,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10种维甲酸衍生物(10-5mol/L)的诱导分化活性表现在油镜下观察NB4细胞向粒系分化成熟的改变,NBT阳性细胞率增加,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量增加,CD13表达则减少。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分析,发现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呈G1期阻滞。结论:维甲酸衍生物2a-03,4a-02和5a-02显示有较强的诱导NB4细胞分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前体药物,增强ATR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以乙二醇、对苯二酚、乙醇胺及乙二胺等为连接物,通过酯键和酰胺键将分化诱导剂ATRA与组蛋白去乙酰酶(mAC)抑制剂正丁酸、丙戊酸连接起来,形成前体药物。结果合成了13个ATRA与正丁酸或丙戊酸相连接的前体药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和IR确证。结论考察部分化合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分化诱导作用,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ATRA与丙戊酸通过酰胺键连接时,对NB4细胞分化诱导能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率89.66%;3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CR率为88.9%,对照组CR率为71.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达CR时间、白细胞峰值及PML/RARα转阴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所引发的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PL患者,给予所有患者ATRA+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其中11例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为粒细胞缺乏,3例为维甲酸综合征。通过对病情严密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之后,完全缓解的有19例,占95%,死亡的有1例,占5%。结论针对APL患者,运用ATRA+蒽环类药物化疗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完全缓解率,但也容易出现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血清血脂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经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完全缓解后,两种药物联合巩固治疗2个周期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住院患者49例。分别于治疗前、完全缓解后(CR)、联合用药巩固治疗第1个周期结束及第2周期结束,检测血清血脂指标-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并对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ATRA联合ATO治疗完全缓解后,患者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1个周期,血清TG及TC水平升高(P<0.05)。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2个周期,分别与治疗前、完全缓解后及巩固治疗1个周期比较,血清TG及TC升高(P<0.01)。结论 APL患者经ATRA联合ATO治疗会导致血脂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不同危险分级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将APL患者分为低、中、高危三组。采用ATRA+ATO+蒽环类药诱导缓解,蒽环类药+阿糖胞苷巩固治疗,ATRA+ATO+甲氨蝶呤(MTX)[部分加用6-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高达95.3%(82/86)。中位随访37个月,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无事件生存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累积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单用MTX者或MTX+6-MP者CR率均为100%。结论 APL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可以从ATO+ATRA+化疗中受益;该方案作为初治APL的一线治疗方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6例。联合组给予亚砷酸和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双诱导治疗,亚砷酸组给予亚砷酸治疗,维甲酸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化疗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结果联合组、亚砷酸组的所有患者(100%)完全缓解,无死亡病例,维甲酸组13例(81.2%)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死亡,化疗组仅6例(37.5%)完全缓解,2例死亡,前3组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至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肝功能损伤情况:联合组最严重,亚砷酸组次之,维甲酸组较轻,化疗组最轻(P〈0.05),化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皮肤损伤情况较严重,受影响患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短期效果显著,完全缓解率高,并可缩短患者的完全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治疗的20例AP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CR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与单独应用ATRA组30例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方法为ATRA 25mg/(m2.d),0.1%As2O310ml/d直至CR。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单独应用ATRA组相比,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86.7%,均P>0.05);联合用药组获得CR所需的时间短于单独用药组(平均时间分别为24d、45d,均P<0.05),早期死亡率较单独用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13.3%,均P>0.05);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结论联合用药诱导初发APL缓解的疗效优于单用药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全反式维甲酸(ATR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Ficoll分离骨髓中单核细胞,贴壁培养,观测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用含ATRA、bFGF、EGF的条件培养基对培养的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结论 ATRA联合细胞因子具有诱导BMSCs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子兴 《江苏医药》1998,24(4):240-242
将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分别与前列腺素E2,全反式维甲酸单独培养,并与一定逍度比例的上述两物质共同培养,结果发现两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发化方面具有雷同作用。联合应用可使ATRA的效应浓度比单独应用降低约20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白藓碱单用及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AML)的分化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白藓碱单独或联合ATRA作用于3株不同AML亚型的细胞株(NB4、U937和HL60),利用细胞计数考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通过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1b和细胞核形态考察细胞分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β和PU.1的m RNA和蛋白水平。结果白藓碱单用及联合ATRA均能明显诱导AML细胞发生分化,表现为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使细胞核形态出现马蹄形甚至分叶形;白藓碱单用及联合ATRA均能在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增加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β和PU.1的表达。结论白藓碱能够单独或协同ATRA诱导不同AML亚型细胞发生分化,并且其诱导分化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β和PU.1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张延顺  王勇  丰雷 《安徽医药》2005,9(6):427-42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砷剂、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方法采用ATRA、砷剂、化疗交替治疗5个周期.结果9例APL均获完全缓解(CR),并持续无病生存9~38个月.结论ATRA联合砷剂、化疗是治疗APL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