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医院感染风险制订风险管理预防,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感染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结果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也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施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方法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监控即采取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设计《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预警管理中的研究》的护理课题,将风险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确定风险管理内容,对风险事件进行分类、确认、分析、处理,并对风险事件评估及制定预警方案。结果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对护理流程进行质量监督,消除不安全隐患。结论 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通过风险管理消灭缺陷,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管理职责,找出风险管理的方法,对风险事件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培养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密不可分,实施有效地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在糖尿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分析糖尿病专科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糖尿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柳 《护理管理杂志》2007,7(9):55-56,5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冠心病专科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冠心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陈晓琴 《全科护理》2012,10(3):251-25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强调院前急救中的风险意识,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人人参与管理;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严格规范车载仪器、急救药品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严格质量管理等,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结果]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有效降低了院前急救护理中纠纷的发生率。[结论]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把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降至最低,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评估呼吸内科护理风险问题,关注呼吸疾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结果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正确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要求.结果 强化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了责任心及质量意识,减少了缺陷的发生.结论 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通过风险管理有效降低风险隐患,确保为临床提供质量安全的消毒灭菌物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产科护理缺陷资料的分析和质量检查、患者反馈等识别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问题。根据分类分别成立了新生儿护理、孕产妇护理、护理病历书写、健康教育4个品管圈小组,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合格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降低产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的方法。结果 2组患者对自杀、压疮的认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外渗和意外伤害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压疮和自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外渗及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8—10月与2008年4—6月本科室收治的617例产妇,分别设为对照组(299例)与观察组(318例),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以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于2007年12月~2008年2月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难产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和难产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在产房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订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全员培训,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中,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跌倒风险管理及相关干预措施在老年人群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娱乐健身活动。另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管理组,实施常规娱乐健身活动联合跌倒风险管理。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跌倒风险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管理组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以及MF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管理组护理质量、护理记录书写、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管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跌倒风险管理及相关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老年人群的防跌倒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满晶  李秋洁  孙宁  刘丽丽 《护理研究》2007,21(22):1975-1976
阐述了医疗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的思想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利用双规则的互动耦合机制丰富医疗风险管理的思想,并论述了和谐管理理论对医疗风险管理的指导意义,为医疗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红华  谭红艳 《妇幼护理》2022,2(21):4944-4946
目的 探讨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价值与成效。方法 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80例孕妇为试验探究对象,将所有孕妇进行抽签分组,探究组(n=40,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n=40,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总体护理管理成效、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管理后,探究组整体护理管理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整体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产科孕妇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抑制风险事故的发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与投诉率,增加整体护理服务满意度,医疗护理保健价值较高,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测试在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危急症患者救治及突发情况处置能力。方法:采用整群配额抽样方法,抽取临床科室护士50名进行模拟情景测试,比较2012年1~6月份与2012年7~12月份测试结果。结果:2012年7~12月份护士应急状况判断能力、应急处理措施、仪器操作、应急处理反应、急救用药处理情况高于2012年1~6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品准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士情景模拟测试,可提高科室抢救物品完好率,完善应急急救流程,提高临床护士应急能力水平,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和谐管理理论应用于医疗风险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医疗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的思想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利用双规则的互动耦合机制丰富医疗风险管理的思想,并论述了和谐管理理论对医疗风险管理的指导意义,为医疗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