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改变,及其在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本文作者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sIL-2R水平(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80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分别为907.9±254.0u/ml和795.7±198.2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P<0.01);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期血清sIL-2R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间血清sIL-2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增高,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I-II期患者(P<0.05);低度分化者较中度分化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1);贲门癌患者SIL-2R水平较胃窦(体)癌者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别(P>0.05);胃癌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我们检测36例NS血清及尿液SIL-2R。结果表明:NS发作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明显高于NS缓解组(P<0.01)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NS缓解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SIL-2R和血肌酐呈正相关(r=0.44,P<0.01),尿 SIL-2R和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r=0.48,P<0.01)。研究提示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NS活动及(或)肾功能恶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低度分化者较中度分化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1);贲门癌患者sIL-2R水平较胃窦(体)癌者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别(P>0.05);胃癌根治术后一周血清sIL-2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二周血清sIL-2R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清sIL-2R测定可作为胃癌患者病情判断、观察疗效及估价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法ELISA对9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34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出IL-8(36.2%),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P<0.05),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CAN)患者中检出率最高(68%,P<0.01)。患者中测出的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其血清胆红素(BIL)水平呈正相关(γ=0.4347,P<0.05)。我们的研究表明,约有1/3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8水平升高(以156ng/L为界值),并随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IL-8可能参与了慢性肝脏炎症损害过程,并能反映肝脏病变的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6.
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和SIL-2R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IL-2、S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水平,以3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2和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治疗后,应答者43%,非应答者57%。应答者IL-2水平明显高于非就答者(P〈0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和T细胞亚群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王红 《山东医药》1998,38(9):22-23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39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和尿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其T细胞亚群;并与28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①结核病活动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明显高于康复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结核病康复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结核病活动期组尿液与血清SIL-2R浓度呈正相关(P<0.01)。③结核病活动期组CD+4T细胞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康复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提示结核病活动期患者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结核病活动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心衰(HF)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sIL-2R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T-LS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检测40例老年HF及30例正常组血清sIL-2R及T-LS的变化。结果老年HF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T-LS在老年HF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血清sIL-2R水平及细胞免疫低下可影响老年HF的发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选择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睾酮(Tc)水平。用疾病活动评分(SLAM)判断疾病活动性,并对sIL-2R和Tc水平的变化及两者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Te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SLE活动期sIL-2R水平与SLAM指数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0.01),Te显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30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心房颤动12例、室性早搏9例、房性早搏9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以32例不伴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患者作对照,并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三组血清SIL-2R水平分别为370.1±181.8,184.5±96.5,79.1±27.4u/ml,心律失常组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均<0.001);对照组SIL-2R水平亦高于正常组(P<0.001);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SIL-2R可作为衡量心律失常患者的细胞免疫活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肌酸激酶(CK)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的sIL-2R和CK明显高于恢复期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n=40)(P<0.001,P<0.001),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sIL-2R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的面积呈正相关(P<0.001,P<0.05);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与伴有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的sIL-2R、CK有显著差异(P<0.05.P<0.01).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改变,显示sIL-2R做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监测、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了31例未经治疗的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2水平,同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清中sIL-2R水平,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囊虫病患者PBMC产生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本实验提示囊虫病患者外周血中低水平的IL-2及血清中高水平的sIL-2R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和可溶性IL-6受体β链(sgp130)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咐法检测慢性肝炎患者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5例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L-6R和sgp130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6R和sgp130含量(μg/L)分别为224.27和489.3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ug/L)分别为174.81和273.64,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上述二参数高于慢性肝炎各组;慢性肝炎组中的上述二参数显示为重度>中度>轻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慢性肝病组血清sIL-6R和sgp130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 0.481, P< 005), sIL-6R、 sgp130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7和0428, P值均< 0.01),与AL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73和0182, P值均>0.05)。结论血清sIL-6R和sgp 130与慢性肝病的病情演变有关,对其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口服乳果糖对肝脏病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乳果糖治疗对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在89例急、慢 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49例口服乳果糖20日,检测两次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胆红素及转氨酶。结果:治疗前,3组 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有差异,肝硬化患者最高(69.3pg/ml± 23.6pg/ml),慢性肝炎患者最低 (2.4pg/ml± 7.9pg/ml),内毒素与TNF-α(r=0.555,P<0.01)、IL-6(r=0.531,P<0.01)、IL-8(r=0.440,P<0.05)、G-CSF(r=0.44 0,P<0.05)呈正相关,口服乳果糖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6、IL-8和G-CSF水平下降及肝功能改善较未服药者明 显。结论:急、慢性肝病时内毒素可能是TNF-α、IL-6、IL-8和G-CSF的诱导物,其共同参与肝脏炎症反应。口服乳果糖 可能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而对肝病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哮喘患者细胞因子对IgE生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gE,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生物学方法测定血清IL-2水平和3H-TdR掺入法定量测定血清IL-6。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gE、sIL-2R、IL-4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而发作期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且血清IgE分别与sIL-2R和IL-4水平有明显正相关(P均<0.01),与IL-2水平有明显负相关(P<0.01)。说明IgE合成增加是过敏性哮喘的关键,细胞因子有促进B细胞合成IgE的作用,并且直接参与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结果发现,DCM患者SIL-2R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膜IL-2R表达低于NC组(P<0.01),提示IL-2R在DCM发病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抵抗型(SR)哮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检测SR哮喘及糖皮质激素敏感性(SS),哮喘患者经强的松(20mg/d)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观察地塞米松、氧化苦参碱和胸腺免疫抑制物对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强的松治疗后,SS哮喘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显著降低(P<0.001),但SR哮喘患者的sIL-2R水平无明显变化(P>0.5)。地塞米松(10-7mol/L)对SR哮喘患者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SS哮喘患者(P<0.002),但氧化苦参碱和胸腺免疫抑制物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细胞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以及由此引起的T细胞持续活化是SR哮喘的免疫学特征。糖皮质激素以外的免疫抑制剂在SR哮喘治疗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用多克隆单克隆夹心ELISA法和单向扩散法测定溃疡病和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L-2receptors,SIL-2R)和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FN)。结果显示溃疡病血清SIL-2R和FN分别为212.92±122.27U/ml和298.09±33.46ng/ml,胃癌分别为559.27±234.01U/ml和336.65±39.21ng/ml。与正常人240.0±97.07U/ml和323.64±28.21ng/ml比较,胃癌患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中肿瘤有转移者低于无转移者(P<0.05)。这表明血清SIL-2R和FN检测可做为胃癌病人病情监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亦可用以签别良性和恶性溃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并比较老年高血压病不同临床分期的sIL-2R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sIL-2R的水平,与30例正常人(NC)进行检测对比,并对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sIL-2R的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高(P<0.01),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有免疫功能系乱,导致sIL-2R的增高。sIL-2R可作为临床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病情判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8例HFRS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尿液肿瘤坏死因子(TNF)、IL-6、IL-8进行动态检测。结果HFRS患者血清IL-6、尿液TNF、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发热期已增高,低血压期继续增高,少尿期达峰值;其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各型间差异有显著性;血清IL-6与特异性抗体升高有明显关系,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均呈高度正相关;尿液IL-6与TNF、IL-8呈显著正相关(r=0.5621,P<0.005;r=0.3845,P<0.01)。结论HFRS患者病程中TNF、IL-6、IL-8均处于高活性状态,IL-6与体液免疫反应亢进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IL-6、IL-8、TNF参与肾脏的免疫损伤,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和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