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六盘山区蝇类垂直分布调查(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8月6日至9月底,对本区固原、隆德、泾源三县交界处(东经106°—107°,北纬35.5°—36°)海拔2,000—2,954米六盘山地区三个不同海拔的选点进行了蝇类垂直分析调查,共采集蝇类标本3,107只,分属5科46属95个“种”。三个选点相隔不远,均有人居住,其生  相似文献   

2.
<正> 第一章总则 1、肉类加工厂是城镇住区蝇类主要孳生场所之一。在肉类加工厂有效地控制蝇类孳生,对于降低成蝇密度,提高环境质量、防止产品污染、保护人民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控制蝇类孳生应是肉类加工厂文明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 2、从蝇类的生态学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采用环境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及其它防制手段。使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温作业工人每日所摄取的食物是否合乎机体代谢之需要,我站于1957年9月5—10日对某食品加工厂职工进行了初步膳食调查分析,从而提出改进意见,特提供有关方面参考。该厂因是食品加工厂,对卫生工作要求的尚属严格,一般卫生工作作的较好。食堂基本上作到无蝇。膳食工作是有专人领导,管理人员、炊事人员大部分都经过卫生训练,具有一般卫生常识,并根据工作性质有明确分工,轮换负责,工作情绪很高。根据初步调查结果:了解到该食品加工厂高温作业职工每天营养素摄入量和膳食组成百分比。因而  相似文献   

4.
<正> 特殊行业蝇类控制方法研究,国内不少地区都在探讨。牟广思等(1981~1984年)进行大、中、小城市特殊行业控制蝇类孳生方法的研究。郭德智等(1984年)对肉类联合加工厂、曲酒厂、酱油厂、灭蝇方法进行了探讨。为降低城市苍蝇密度,我们根据全国除四害科研规划的要求,于一九八四年正式立题,对市区酿造厂蝇类孳生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现将调查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的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肖厝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9315只,隶属4科10属13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占捕获蝇总数的37.48%;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77.63只/笼;在3、8、10月份出现3个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此次调查填补了肖厝口岸医学媒介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蝇密度,从而控制病媒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正> 根据:“全国除四害科研规划灭蝇专题组”下达的任务,自83年起,我们选择本市蝇类孳生较多的市物资回收公司所属的杂骨收购站(简称堆骨站)和牛羊加工厂两个单位,作为特殊行业控制蝇类孳生方法的研究对象,采用了综合防制方法,进进了效果监测,现将三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特殊行业蝇类孳生控制方法的研究,目前国内各地都在探讨。为了因地制宜制定经济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不同类型重点行业蝇类的孳生,降低成蝇密度,我们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四年,对北镇,黑山两县的屠宰,肉类加工厂和锦州市废品收购站等特殊行业控制蝇类孳生的方法进行的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效果验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洪江  高华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10):546-548
<正> 根据最近几年的调查标本,参照以往的报告资料,整理出凤城市卫生蝇类名录,计4科31属46种。 蝇总科 Muscoidea 一、花蝇科 Anthomyiidae 1.花蝇亚科 Anthomyiinae (一)花蝇属 Anthomyia Meigen 1803 ①横带花蝇 A.illocata walker 1856 (二)雪种蝇属 chionomyia Ringdahl1933. ②毛腹雪种蝇 ch.vetula zetterstedt1838. (三)地种蝇属 Delia Robineau—Desvoidy 1830.  相似文献   

9.
蝇类是传播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为了解玉溪市中心城区蝇类种群数量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灭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在中心城区选点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为给防制蝇类和研究苍蝇与疾病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1995—1998年对通州市的苍蝇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现场选择 在市区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选择肉类加工厂、酿造厂、饮食行业、居民区、垃圾填埋场5种生态环境为监测点。1.2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笼高40cm,底圆直径25cm,锥形高35cm,顶口直径2cm捕蝇笼。尖子蟹为诱饵,于每年3—11月,每旬测定1次,每次8时布笼,16时收笼。监测做到定人、定点、定时、定工具、定诱饵,并记录当天的气象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 苍蝇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根据全国爱卫办《关于四害密度监测上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于1998年4—10月,对青岛市四方区的苍蝇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地点和方法1.1 调查地点 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分别设置了8个捕蝇笼,其中居民区3个、市场2个、食品加工场所3个。1.2 调查方法 使用方形天幕式诱蝇笼,诱饵选用粮醋混合物,比例为1:2,每个监测点放诱蝇笼1只,1998年4—10月每旬监测1次,每天上午8:00时放笼,次日上午8: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系统掌握我市蝇种组成、季节消长和孳生习性等情况,有效地防治有关传染病。我们于一九八四年起对我市的蝇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一、调查监测方法 1、监测点的选择:根据我市的情况,选择居民居住区、饮食行业、食品加工行业、菜市场、垃  相似文献   

13.
1979—81年,我站根据全国各生态地理区蝇类调查的统一科研课题,共采集蝇类标本一万余只,分别进行鉴定和分类,基本摸清了我区各市、县蝇类属、种和地区分布,为今后有计划地防制蝇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填补了我区空白,编制了全区蝇类名录和地区分布表。  相似文献   

14.
<正> 蝇类区系调查包括平面分布与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国内对蝇类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平面分布调查资料较多,对空间结构的调查报导较少。自1973年以来,作者在保定地区进行有瓣蝇类分布调查的同时,对其空间结构做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蝇类在树上活动,文献曾有定性记载,这些简单地表示难以为局部地区的蝇类防治提供依据。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于90年5月至7月对海南岛、广州、武汉、沈阳、长春、齐齐哈尔地区部分居住区内的各种树木栖蝇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经对居住区49个树种,1531株树木调查,栖蝇树种只有17种。各栖蝇树种的有蝇阳性率在90%以上,蝇密度较高的树种有9种;2、在栖蝇树上采到蝇标本3298只,鉴定为43个蝇种,每个栖蝇树种以两个占比率最高的蝇种计算,主栖蝇种只有10个品种;3、调查的六个地区1531株树木,各地区栖蝇树木所占比率在21.2%~27.6%左右。各地区的栖蝇树种只有2—3种。地区间树木栖蝇的优势种多数相同,少数不同;4、居住区外环境的蝇类,白天除在一些孳生场所觅食外,还有很大数量的蝇类喜欢在一些树上活动,夜间也多栖息于这些树上。夜间树栖蝇种与数量均高于白天。靠近房舍的栖蝇树木,蝇密度高,远则低;5、外环境中大部分蝇种有在一些树木上活动与栖息习性,它为住区外环境的蝇类防制提供了依据。经对居住区距房舍较近的栖蝇树木进行药物喷树灭蝇可取得非常好的灭蝇效果。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医学昆虫调查Ⅱ(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正> 蝇类是多种肠道疾病的传播媒介,为了解福建省蝇类分布情况,为开展蝇类防制工作提供依据,近年来,作者对福建省重要地区开展蝇类调查,共查获蝇类6科307种,其中蝇科  相似文献   

17.
<正> 为摸清湛江口岸地区内啮齿动物及病媒昆虫的本底情况,自1983年以来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几年来捕鼠5790只,经分类鉴定共6种,其中鼠科5种,另一种为鼩鼱。小家鼠和褐家鼠属家栖鼠;黄毛鼠、极齿鼠为野栖鼠;各种鼠类均为湛江口岸常见种。蝇类共捕获40767只,经分类鉴定共6科、47属、89种,其中以蝇科、麻蝇科、丽蝇科的种类最多。台南钳麻蝇、南岭绿蝇、长条溜蝇、瘦须溜蝇、双条溜蝇、黄腹重豪蝇、黑须芒蝇、中华毛跖芒蝇、黄腹裸池蝇;  相似文献   

18.
<正> 自然种群数量的调查是研究蝇类的(?)包括它们的季节分布、空间分布、垂直分布、以及各个蝇种的组成比例、性比例等等的基础。在研究某种蝇类与某种疾病流行的关系时,种群数量调查也是很必要的。而当前最多是用于蝇类防治效果的考核,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在使用杀虫药剂前、后测定蝇类的种群密度,进行对比,观察药剂的防治效果;另一种是在某个地区逐  相似文献   

19.
1963-1964年两年来在河北省代表地区各屠宰场进行了蝇类调查,共发现有瓣蝇类18属28种。优势种是巨尾丽蝇、叉尾丽蝇,红头丽蝇,银绿蝇、大头金蝇、舍蝇、厩腐蝇。银绿蝇在所有孳生物质内都能孳生。舍蝇在猪毛,猪粪内孳生的最多。红头丽蝇主要在骨堆、毛堆、废弃动物尸体内孽生;巨尾丽蝇在废弃物貯存池内孳生。看来,屠宰场的孳生物质对麻蝇和大头金蝇并不适宜。从季节分布来看:银绿蝇出现在4-10月;丽蝇属都在较冷季节;大头金蝇、舍蝇均在7月以后的秋季,全年消失最晚的仍是舍蝇。以幼虫越冬者有:巨尾丽蝇、红头丽蝇、银绿蝇、铜绿绿、夏厕蝇、白纹厕蝇、斑蹠黑蝇等。最后对屠宰场蝇类的季节分布;孳生情况;灭蝇处理意见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了解兰州市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蝇类防制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捕法和诱蝇笼法。结果获得兰州市蝇类4科21属44种,即蝇科7属17种,花蝇科1属2种,丽蝇科7属13种,麻蝇科6属12种。生态观察点调查共捕获蝇类1 009只,家蝇为优势种群,占68.19%;平均密度为3.60只/笼,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为5.50只/笼。蝇密度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6月和8月,密度分别为6.23只/笼和5.53只/笼。结论掌握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规律是防制蝇类关键,今后应加强对蝇类调查研究,从而有效的控制蝇类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