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造成或加重呼吸衰竭。锻炼呼吸肌增强其肌力和耐力,对预防呼吸肌疲劳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很有帮助。呼吸肌锻炼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加大呼吸幅度,有助于提高肺泡通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肌锻炼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呼吸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教会患者缩唇呼吸、深呼吸、呼吸操等呼吸肌功能锻炼技术,观察患者呼吸和心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后,患者呼吸疲劳状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有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和心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治疗处于康复期后的患者除了坚持吸氧外,主要是呼吸肌功能锻炼。这些锻炼能够改善和增强慢阻肺病人肺脏及呼吸肌功能.消除和缓解呼吸困难。主要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呼吸搡等,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氨茶碱是古老而常用的药物,治疗哮喘和气促必定使用它。哮喘发作、呼吸极度困难时,口服或静注氨茶碱即可缓解症状。因为氨茶碱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气促;可增强呼吸肌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疲劳,使肺气肿病人呼吸畅顺、活动耐力增强;同  相似文献   

5.
李相如  连波 《健康文摘》2008,(10):36-36
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调整节奏掌握深度 口鼻同时呼吸 人们刚刚开始跑步时,速度较慢,处于热身阶段。此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大.用鼻子呼吸就可以应付。随着跑步距离越来越长,速度越来越快.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此时。光用鼻子呼吸已经不能满足氧气供给的需要。如果光用鼻子呼吸,还容易引起呼吸肌疲劳。所以,就需要嘴与鼻子协同配合,以此来增加氧气的供应.并缓解呼吸肌的紧张感。  相似文献   

6.
呼吸肌锻炼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薛淑芳,董西林,王雅娟,杨文英,李家芝通过对部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呼吸肌锻炼器”,探讨和观察患者呼吸功能变化情况。观察60例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气短,肺...  相似文献   

7.
膈肌疲劳的测定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610041)罗炎杰陈文彬呼吸肌疲劳是指由于呼吸肌负荷过重、代谢障碍、供能不足、形态结构变化或神经肌肉病变等原因所致的呼吸肌力、耐力减退,或呼吸肌储备功能降低。临床上可出现呼吸运动不同步、胸腹交替呼吸、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70例呼吸衰竭病例的临床资料,就呼衰的床边监测及护理要点作一分析。1 监测项目1.1 呼吸呼吸浅速,出现三凹现象,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或胸腹式交替呼吸,提示呼吸肌疲劳;胸腹矛盾呼吸称谓Hoover氏征,提示膈肌衰竭,中枢性  相似文献   

9.
许多慢阻肺患者自觉进行各种锻炼。如跑步、呼吸体操、老年迪斯科、太极拳等.希望借此增强体质和恢复呼吸功能,这是很有必要的。但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力.正确安排活动量.过度锻炼反会导致呼吸肌疲劳。因此,充分休息.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恢复.亦是呼吸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锻炼和休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制定锻炼计划前要了解呼吸功能状态.如进行肺功能检查.亦可进行简单的步行试验.即测定12分钟  相似文献   

10.
严君 《长寿》2012,(1):3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肌康复锻炼是稳定期康复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呼吸操则是这种康复锻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以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扩大其活动范围。较常用和较有效的呼吸操主要有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全身呼吸体操和"六字诀"呼吸法等。  相似文献   

11.
岔气自治     
《江苏卫生保健》2008,(2):51-51
人在运动中有时会突然感到胸壁某处疼痛,说话、呼吸、咳嗽时疼痛加重,这就是“岔气”,医学上称之为“呼吸肌痉挛”。  相似文献   

12.
体表呼吸肌肌电信号采集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对婴儿呼吸肌(膈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利用ECG表面电极获取混有ECG信号的婴儿呼吸肌肌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滤掉ECG的QRS波,以及P、T波的干扰,检测出呼吸肌的EMG信号,进而获得婴儿呼吸功能发展的准确的判断,临床实验显示,用呼吸肌的体表EMG信号监测呼吸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比现有的仙方法更具实时,直接,该系统可望作为人体肺功能发展的新型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急性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呼吸肌麻痹,结果显示给予氨茶碱有益于该类呼吸肌麻痹的治疗。利用氨茶碱对膈肌和呼吸的作用促使呼吸道衰竭逆转和脱离呼吸机。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患者膈肌常处于紧张状态,活动能力差。如果通过呼吸操锻炼,使呼吸肌、膈肌变得强壮有力,就可以有效阻止肺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使通气量明显提高。目前对COPD的治疗,不仅强调对危重症的抢救,而且重视通过健康教育与管理,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呼吸肌锻炼。本研究观察了COPD缓解期患者22例在呼吸操锻炼前、后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是对急重症还是慢重症的病人来说,呼吸支持都是器官维护中最重要的环节,呼吸问题也是危重病人最容易发生病情变化的原因。影响呼吸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营养对危重病人呼吸支持具有重要作用。营养不良的病人因为膈肌、肋间肌等重要的呼吸肌力量减弱,最大吸气和/或最大呼气压力以及肺活量减少,降低了维持足够肺容积以防止肺不张的能力和有效咳嗽的能力,气道分泌物滞留会进一步加重肺不张。营养不良病人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降低,增加了呼吸肌肉疲劳的  相似文献   

16.
时逢隆冬,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又多了起来。医学专家提醒,该病患者的呼吸肌锻炼十分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如果发展到严重程度,还可以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胜病,产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困难,与呼吸肌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如果在缓解期进行有效的呼吸肌锻炼,则可以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  相似文献   

17.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对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而言,呼吸训练是积极的和必要的康复医疗方法,特别是在秋冬春三季,更具有重要的康复价值。人在平静呼吸时,每次约吸入500毫升空气,其中肺泡的有效通气量为360毫升左右,每次呼吸可更换肺泡气体大约1/3。从气体交换的效率来看,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急而快的呼吸更为有效。进行呼吸训练,能提高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预防并阻止呼吸肌疲劳,特别是腹式呼吸体操,可增强和锻炼  相似文献   

18.
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它可以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本身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电击是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可发生心跳和呼吸停止,甚至死亡。电击伤中,低压交流电(220~380V)触电最为多见,常造成心室纤维颤动,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致呼吸暂停而窒息,最后因心室颤动、缺氧而导致心脏停搏。高压电还可引起电热灼伤。  相似文献   

20.
呼吸肌麻痹是急性有机磷中毒后3~5天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有机磷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抢救的重要措施是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机械通气。我科近3年收治有机磷中毒呼吸肌麻痹共18例,经用呼吸机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重症监护 急性误服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洗胃和导泻。安置在抢救室,派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肌麻痹的先兆如呼吸表浅,无力,甚至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快,躁动不安等缺氧表现,立即通知医师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如插管48小时仍无自主呼吸者给气管切开,同时应用心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