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动脉栓塞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行DSA造影,并行动脉栓塞或药物灌注止血治疗.使用5Fcobra导管和3Fsp微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腹腔干或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并对明确出血血管行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行动脉栓塞止血治疗.结果:DSA示:3例造影未见明显的异常血管,仅给予缩血管药物灌注止血.2例有明确的出血征象,其中1例十二指肠降部动脉畸形,1例肠系膜上动脉的回结肠动脉末梢破裂出血,用微导管插至出血动脉末级分支行明胶海绵及真丝线段颗粒栓塞治疗,均达到止血作用.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选择性插管行DSA并对异常血管或出血血管栓塞和药物灌注可以起到诊断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道大出血经导管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和弹簧圈,1例患者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后灌注立止血。结果:21例患者中,16例造影发现出血部位,经介入治疗出血停止,其中2例介入治疗后1周内发生再出血。结论: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动脉栓塞或立止血灌注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22例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应用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明确胆道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棉及钢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2例患者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20例有假性动脉瘤,2例呈柱状扩张,18例一次性栓塞后成功止血。3例为二次栓塞止血,1例3次栓塞止血。经半年~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是较其它临床方法更为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导管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2 000 m l,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超选择性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块进行栓塞。结果:33例患者一次栓塞后完全止血,2例栓塞不彻底患者行第二次补充栓塞卵巢动脉后,出血消失,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子宫大出血既安全、有效,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栓塞脾出血动脉在脾脏破裂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侧股动脉,将导管放至脾动脉主干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再将导管超选择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聚乙烯醇(PVA)、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12例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外伤(夏氏分级)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2例。12例患者均1次栓塞成功,其中脾叶动脉血管栓塞3例,脾段动脉血管栓塞9例。术后无再出血、严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栓塞脾出血动脉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易行、安全、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于经检查发现出血责任血管者,给予其经微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共发现57例患者可见出血责任血管,检出率为71.25%(57/80),同时57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为100%,再止血率为7.01%(4/57)。结论:在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对于检出存在消化道动脉出血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给予患者微导管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且再出血现象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各种急性大出血的诊疗与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介入科行急诊介入治疗各种急性大出血184例,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血管后,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运用明胶海绵、丝线、弹簧圈和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栓塞。结果:184例中有171例明确出血血管,实施栓塞术,12例消化道大出血DSA检查未能确定出血部位,1例大咯血未找到支气管动脉至造影失败。171例介入治疗患者中治愈132例,显效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2%。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我们总结出"二快"、"二定"、"三合理"的治疗原则。运用这项治疗原则有利于介入医生综合应对各种急性大出血的处置,对于保证介入手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止血的价值。方法:对36例产后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产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超选择性插管进入双侧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36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经急诊子宫动脉栓塞后出血停止。结论:子宫动脉拴塞治疗产后大出血,快速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能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9.
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消化道出血27例,25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其中2例内窥镜指导下相应出血动脉栓塞;2例动脉内灌注垂体后叶素。结果25例栓塞后出血停止,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6个月后再出血;2例灌注后1例出血停止,1例再出血。所有被栓塞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栓塞后腹痛,内窥镜检查提示肠管局部缺血性表现,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消化道出血的栓塞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在内窥镜已明确出血部位,实施相应供血动脉的栓塞也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咯血的出血动脉栓塞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患者30例。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地将导管置出血血管的靶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碎屑或颗粒与造影剂的混悬液,进行出血动脉栓塞。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咯血的出血动脉以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为主,可见造影剂外溢,出血血管动脉的分支扭曲、增粗、紊乱,经栓塞后的即刻止血率达100%,经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仅有少量痰血或少量咳血及瘀血,临床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高效、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93例不同因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治疗干预、方法、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3例患者均完成介入栓塞术止血治疗,成功止血患者92例,155侧行子宫动脉栓塞,31侧髂内动脉栓塞;49侧使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栓塞,137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产后出血应及时选择介入栓塞治疗,采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1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同济医院1990~2002年难治性产后出血采用介入治疗完整病历14例,分析止血效果、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14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均达到有效止血,栓塞治疗止血效果100%,治愈率为92.8%,发热为栓塞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凝血机制异常影响栓塞疗效。结论:介入治疗为一高效、安全、非创伤性止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卢先艳  韩克  凌静娴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78-4980
目的:分析25例确诊为剖宫产术后疤痕早期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MTX于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结果:20例药物治疗成功,5例行髂内动脉栓塞成功,1例最终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下段疤痕妊娠应尽早做B超检查明确诊断,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下段疤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必要时介入治疗也可作为保留子宫的可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灌注加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2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甲氨喋呤(MTX)75~90mg。再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术前、术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及肿块大小变化。结果:26例中25例成功,成功率达96.16%。结论: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灌注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并可预防和控制破裂大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用于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seldinger技术对16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行经皮双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出血部位,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结果:1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产后出血患者,经TAE治疗后一次性止血成功。全部病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术后24h内全部患者血压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并发症。结论:TAE技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术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区域联合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给予化疗药-碘油乳化剂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5例1~3月内再次出血并给予了二次栓塞治疗,10例确切止血未见复发。抗肿瘤疗效观察,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于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患者,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同时选择性、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止血治疗措施,同时也是宫颈癌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杜红梅  胡世峰  张岚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2055-205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远近期的并发症。方法:对12例不同出血量的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数字减影造影(DSA)技术选择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达到止血效果,其中3例栓塞术后清宫清除残留胎盘组织,术后随访8个月均无复发性出血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止血迅速、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