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影响某专科医院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108名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 肿瘤科护士PSQI得分明显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除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外,总分及其他5个成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6.3%的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PSQI总分>7分;不同职称、工龄、夜班频数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职称、工龄、夜班频数是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6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定分析并与全国常摸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睡眠状况自评量表总分≥23分者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除觉醒不足、入睡困难、服药情况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外,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较差,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应引起精神科护理决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赵丽俊  张卫东  王海荣  王庆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4-765,781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21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高于正常人群(P<0.01),68名精神科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占32.38%;情感耗竭与PSQI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去人格化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SD)对精神科护士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情绪状态量表(POMS)对北京市某精神科专科医院从事倒班临床护理工作的69名护士在上夜班前、下夜班当日、下夜班次日3个时间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下夜班当日,在疲劳-惰性(F)分量表得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下夜班次日,在有力-好动(V)分量表得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上夜班前POMS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夜班当日F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夜班次日V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可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甚至加剧,适当的恢复性睡眠,可以有效地对抗SD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军队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2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SQI总分平均(7.72±3.25)分,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临床护士共301人(48.39%),SSRS总分平均(35.56±3.71)分,睡眠质量好组S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睡眠质量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较差,提高临床护士社会支持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子午流注择时五音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 CHF )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70 例 CHF 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实验组实施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实施五行音乐疗法。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 4 周、 8 周和 12 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和 Flinders 疲劳量表( The Flinders Fatigue Scale , FFS )评价睡眠质量和日间疲劳程度。 结果 实验组 PSQI 总分及 FFS 得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 )。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 PSQI 总分及 FFS 得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干预后各时间点 PSQI 得分及 FFS 得分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 P<0.05 )。 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提高 CHF 焦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日间疲劳程度,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五行音乐疗法,且随时间的增加疗效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68名急诊科护士和70名普通内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内科护士,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症状自评量表中除敌对、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普通内科护士,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诊科护士除睡眠时间这个成分外,其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成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关注,需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急诊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保证护理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提高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精神科84名临床护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调查其睡眠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精神科临床护士PSQI总分为(7.69±4.36),有54.8%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2)婚恋问题、是否喝茶(咖啡)、身体不适、环境嘈杂、睡眠的错误认知与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有显著相关(P <0.05或P<0.01).结论 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较差,需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睡眠,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情绪特征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评估120名精神科护士的情绪特征,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的5个附加量表评估120名精神科护士的人格特质,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20名精神科护士的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职称进行调查,并分析精神科护士的人格特质与情绪的相关性。结果 120名精神科护士的紧张-焦虑、疲乏-迟钝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精力-活力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困惑-混乱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0名精神科护士的外显性焦虑与紧张-焦虑、抑郁-沮丧和疲乏-迟钝呈正相关、与精力-活力呈负相关(r=0.52、0.41、0.18、-0.44,P<0.05或P<0.01),依赖性与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乏-迟钝和困惑-混乱呈正相关(r=0.37、0.39、0.41、0.56,P<0.05或P<0.01),支配性与紧张-焦虑、抑郁-沮丧和疲乏-迟钝呈负相关、与精力-活力呈正相关(r=-0.46、-0.30、-0.58、0.37,P<0.05或P<0.01),社会责任与精力-活力呈正相关、与困惑-混乱呈负相关(r=0.50、-0.47,P<0.05),控制力与紧张-焦虑、困惑-混乱呈负相关(r=-0.42、-0.55,P<0.05或 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在情绪特征方面与国内常模存在一定的差别,并与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情况及其心理特征.方法对沈阳东部地区7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并与对照组(69例)进行比较.结果 78例抑郁症患者中63例(80.8%)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8分),而对照组为15例(2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PSQI检测显示,抑郁症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0.01);SCL-90评定显示,睡眠质量差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佳组( P〈0.05~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常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精神心理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况,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52例睡眠障碍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本组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睡眠质量差(PSQI〉5分),中至重度焦虑(SAS〉60分),中至重度抑郁(SDS〉60分)者共52例,总发生率67.5%。干预前PSQI总分为(8.60±2.69)分,干预后为(5.08±1.95)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3,P〈0.01),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有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32,8.977;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7个因子中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睡眠效率、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6个因子在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27,3.371i5.674,6.399,2.255,2.039;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8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分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问、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兵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某部194名新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新兵睡眠质量异常检出率为17.0%,显著高于正常男性及2010年新兵( P<0.01)。本组新兵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P< 0.01) ,与2010年新兵及海军官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维度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睡眠时间、睡眠干扰因素及白天功能障碍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 ,而消极应对维度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结论新兵的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状况不容乐观,应给予持续的关注;改善新兵的应对方式状况有助于其睡眠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背景睡眠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医学生的睡眠问题研究在本科生中开展较多,而关于其他类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尚未充分探讨.目的了解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等三类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抽样调查.地点、对象和方法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998人,采用自制的睡眠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18份,男生389人,女生529人,年龄16~35岁.主要观察指标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学生的睡眠质量,以≥8分为存在睡眠障碍的标准;影响因素包括一般状况和心理卫生状况.结果17.32%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的睡眠障碍现患率分别是23.37%,14.02%和12.16%,本科生睡眠障碍现患率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x2=16.07,P<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本科生PSQI总分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F=15.20,P<0.05);七年制学生入睡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硕士生(F=9.17,P<0.05);硕士生睡眠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七年制学生(F=18.72,P<0.05);硕士生日间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F=14.62,P<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PSQI正相关(r=0.510 5,0.445 1,P<0.000 1).生活满意度与PSQI负相关(r=-0.299 2,P<0.000 1).结论三类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的睡眠质量最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睡眠质量越差,则焦虑、抑郁症状越重,生活满意度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96例择期PCI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CI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有61.46%、87.08%存在睡眠问题,PSQI总分分别是(9.82±4.51)和(12.11±3.99),总分及各成分得分与国内常模相比、术前PSQI总分及各成分得分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主要影响因素有手术焦虑、噪音、病房陌生感、经济负担、病床不适;术后主要影响因素有体位不适、腰背酸痛、噪音、夜间查房及治疗护理、排尿困难等.结论 PCI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以术后为甚,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控制各种影响因素,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身健康制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SCL-90及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165名精神科护士、145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中52.12%有睡眠质量问题;综合医院护士中27.58%有睡眠问题.精神科护士PSQI平均得分(7.66±3.07)分,综合医院护士(5.96±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躯体化问题严重,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护士工作倦怠现象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妇产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为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调查三明市118名妇产科护士,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结果妇产科护士情感耗竭得分较Maslach常模高,而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较Maslach常模低(P〈0.01);初级职称护士、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分别较中级职称、编制内护士明显(P〈0.05);已婚护士情感耗竭的维度高于未婚护士(P〈0.01),而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的维度虽高于未婚护士,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妇产科护士群体的工作倦怠现象,给予人性化管理,以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