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新云  孙设宗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732-1732,1735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由对“疾病”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护理,心理护理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什么是健康的老年人? 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曾制定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1995年依据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又对这一标准进行了补充修定。具体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四二一”家庭的大量出现,养老方式由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老年人护理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这些迫切要求护理人员在老年人护理方面更新观念,创新护理模式,实行人性化护理。本人结合日常护理实践,阐述老年人护理应结合传统生理“服侍”与现代心理“唤起”两种模式,以期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护理新观念:生理护理融合心理"唤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四二一”家庭的大量出现,养老方式由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老年人护理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这些迫切要求护理人员在老年人护理方面更新观念,创新护理模式,实行人性化护理。本人结合日常护理实践,阐述老年人护理应结合传统生理“服侍”与现代心理“唤起”两种模式,以期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叶丽华 《健康必读》2008,7(2):136-136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学科向独立学科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由单纯的疾病防治护理扩大到全面预防保健护理,开展医院高水准的保健及关怀服务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特征和整体护理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模式,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人性化护理正是一种以人的个体需要、整体感觉、服务效果为宗旨,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温馨、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现在护理模式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心身合一的医学观念为背景的“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我科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使该病并发症发生率由原来22%降为4%,无再次梗死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辨析“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几个易混淆概念,梳理“健康老龄化”概念演变与内涵特点。对比当前各种“健康老龄化”测量工具对“健康老龄化”概念的契合与测量的优劣势,选取了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健康老龄化测量方式,应用2011—2018年四期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选择至少参与1期和4期全部参与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对健康老龄化变化趋势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至少参与1期的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水平在2011—2015年有所上升,2015—2018年下降(“时期效应”);4期全部参与的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水平也先升后降,且降幅明显(“年龄效应”);我国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农村低于城市。提升我国健康老龄化水平,缓解区域间、城乡间的健康老龄化不平等对于促进健康公平、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相继增多,笔者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改善医院措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素质,为老年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促使老年人疾病的转归和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 ,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青羊区从 1989年建立了慢病监测系  相似文献   

11.
重视中国老年人群健康状况 推进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全国≥ 60周岁老年人口2.4亿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6.4岁,健康平均预期寿命约68.7岁,提示老年人将会有8年左右的时间与疾病相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慢性病患病率呈上涨趋势,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状况关注度不够,而且老年人健康水平呈现地区差异。老年人患病现状不容忽视,加强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对于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关注,制定统一评价标准促进健康评估,推进新型医养结合模式,建立责权对等的老年保障体系,全社会、多维度齐抓共管保障老年人健康,对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构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在提高.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也随之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中.因此产房工作人员热情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可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部队离退休干部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7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 ,“健康老龄化”就是使多数老年人保持较好的身心健康 ,拥有较高的智力、心理、躯体、社会和经济功能及其较完满状态 ,并使这 5大功能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1 ] 。加强部队离退休干部健康教育是提高部队离退休干部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并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部队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部队离退休干部是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 ,他们既有老年人的普遍问题 ,又有特殊职业遗留的特点。首先 ,部队离退休干部已逐渐进入了高龄化 (≥ 75岁 ) ,据 1 996年对新疆军区部分离退休干部调查统计 ,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因此,为老龄化人口提供医疗和健康养老双重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健康老龄化产业”应运而生。文章在简要梳理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医养结合在健康老龄化产业中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在描绘中医药医养结合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保健护理的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诸多社区保健需求。健康老龄化观点的提出,使老年人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更须加强。社区护理是社区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状况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快发展社区护理。  相似文献   

16.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支持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及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医疗保健需求促使了医学观念的更新,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换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充分说明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追求保健、康复、精神愉快、健康长寿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成为现代主流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大众对社会心理问题与健康的关系关注程度不断增加。而孕妇产前抑郁是我国乃至全球育龄期妇女疾病重要组成之一。那么如何护理孕妇产前抑郁的社会心理呢?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老年护理服务模式变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的概念已不仅是躯体的正常状态,同时也包括了心理、精神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步提高,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先后进入了老龄化城市或老年型地区。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人群,对于生活和生命质量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社会、单位、家庭与个人也不可避免地面对老龄化带来的严峻考验。如何处理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通过对社区护理院老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目前社区护理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探讨适合老年人的护理对策,以期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外界的社会因素或个体的生物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因素来主动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故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护理又是护理服务中的一种心理护理。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也常常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压力,所以情感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