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阿司匹林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在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正确用法和某些新的用途,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本文就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对临床患者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使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严重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血管性死亡)发生率降低约25%[1],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国已经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是指,对于从未发生过血管事件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预防首次血管事件的发生。二级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出现心脑血管问题的患者,如心绞痛和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梗塞、冠心病等复发。虽然阿司匹林应用普遍,但掌握正确的用法用量仍然很重要。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毫克),能获得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具有抗炎、抗凝、抑制血小板、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脑心通胶囊是由黄芪、全蝎、水蛭、丹参等16味中药组成的现代专利中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脑心通胶囊能够抗凝、抗炎、抗氧化、保护内皮、改善微循环、稳定斑块,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类似阿司匹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滕  郭利平 《中医药研究》2013,(12):1503-1504
阿司匹林自20世纪70年代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可减少高危病人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但有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在长期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反生,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概念.国外研究发现,AR的发生率为8%-45%或5%-60%[1].目前,AR主要分为临床AR和生化AR两种.前者是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不能预防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后者指口服阿司匹林后在实验室一种或多种血小板功能检测中,AR无法产生预期效果,如不能有效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2].本文就AR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AR的认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长迅速。严重三胁人民大众的健康和生命。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栓素A2生成,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解决阿司匹林抵抗已被广泛关注。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事件发生具有相关性。通过对阿司匹林抵抗与血瘀证关系研究,认为血瘀证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中医发病机制之一。希望发挥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AR产生机制及防治方面的研究,使阿司匹林抵抗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8.
钟远  唐燕 《中草药》2004,35(9):1037-1038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础。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除严格控制血糖外,保护血管内皮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抗凝剂选择方面,阿司匹林(ASA)具有效果肯定、价格低廉的优越性,国外多推荐阿司匹林作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但临床上有5%~60%的患者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剂量不足等有关。目前为止,仍无法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研究结果发现具有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性,也正因如此导致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复杂性。中医理论将其归属于络病的范畴。联合扶正化浊,活血解毒通络功效的中药,也许可解决具有不同群体特征的阿司匹林抵抗问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救治心血管病。但长期应用的最适剂量不准确,其中包括医生开药的用量。还有,我国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比率明显不足。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预心脑血管疾病重要性的认识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由高润霖.诸骏仁、胡大一.李小鹰.吕传真.王拥军等40位著名心脑血管专家参与起草,并经编委会多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005中国专家共识》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共识》。本刊记者就《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005中国专家共识》访问了解放军总医院李小鹰教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存在耐药性问题,且现代医学尚无可行的防治办法。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中药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将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用药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脑心通胶囊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 方法 21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mg,1周后检测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浓度;随机分阿司匹林1组(72例)每天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2组(70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00mg;脑心通组(73例)每天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同时加用脑心通胶囊.1个月后复查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 结果 血浆P-选择素、TXB2浓度与AA、ADP诱导的PA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血浆P-选择素与TXB2呈正相关(P<0.01);治疗后3组之间AA和ADP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脑心通组AA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均低于阿司匹林1、2组(P<0.05),脑心通组ADP诱导的PAG明显低于阿司匹林1组(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合用能加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疗效,并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倩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134-135
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ASA)、醋柳酸,是常用的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抑制药,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又发现了其一些新应用,包括癌症预防、糖尿病防治、预防白内障、老年痴呆,治疗老年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  相似文献   

14.
现在,阿司匹林成了一种既古老又非常时尚的药物。自从100多年前药理学科研人员合成阿司匹林以来,医生一直把它作为解热、镇痛、消炎药使用。近年来,由于发现阿司匹林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所以有100多年历史的阿司匹林又成了最时尚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汪玉珍 《养生月刊》2011,32(9):816-819
防治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卓有成效,但前提是用法要正确。你不妨对照一下,你用对了吗?用阿司匹林,须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最佳剂量阿司匹林为何能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建功立业呢?奥妙在于此药有一个绝活,能够阻止体内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荷尔蒙合  相似文献   

16.
汪玉珍 《气功》2011,(9):816-819
防治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卓有成效,但前提是用法要正确。你不妨对照一下,你用对了吗?用阿司匹林,须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最佳剂量阿司匹林为何能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建功立业呢?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本文以防治为主,通过多个角度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未病与预防的相关性以及汉方对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由于认识到血小板合成和释放的血栓素A2(TXA2)为一强力血管收缩剂和促血小板聚集剂,因而长期应用抗血小板功能药物阿司匹林就成为一种重要手段.为探讨这种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笔者对152例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前后胃镜检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未病与预防的相关性以及汉方对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