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探讨慢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选择2004年10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335例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诊断为“胃痛”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进行相关性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自2001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机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建国后走过了40年艰难而漫长的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顾过去,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医学对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性未予足够重视。中医学将研究核心集中在人体的功能变化方...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是50岁以下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自2007年3月-2008年10月,笔者以中医辨证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5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至2005年3月,笔者采用分经辨证取穴治疗落枕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慢性湿疹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9年2月~2001年10月以来,辨证治疗慢性湿疹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1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均……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属“温病”范畴,见卫气同病、气营两燔、气阴两伤证型。1994年10月-2002年12月,我科对30例KD患儿同时给予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科2005~2007年收治冠心病(CHD)41例,在辨证施治的同时予以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施护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施护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6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总有效率100%。结论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的辨病治疗同时,配合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筠 《陕西中医》2007,28(11):1526-1527
2002-2006年,笔者运用夏桂成老师经验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6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最小的44岁,最大的53岁;病程最短的10月,最长的4年。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其中阴虚证30例,阳虚证16例。  相似文献   

11.
疾病是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过程,表现为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变化。因此,建立功能辨证、代谢辨证与形态辨证,将把现代医学直接吸收到中医学中为中医所用,从而实现中西医的直接结合。1功能辨证、代谢辨证与形态辨证的概念所谓功能辨证、代谢辨证与形态辨证包括二层含义。其一是把现代医学检查所收集到的人体功能、代谢、形态方面的变化资料,纳入传统辨证中去,归属中医传统的证。其二是收集功能、代谢、形态变化方面的资料,将其综合归纳,然后概括判断为功能、代谢、形态方面的证。前者是原有军团中增加了武器…  相似文献   

12.
六经辨证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历代研究《伤寒论》学者认为,六经辨证是治疗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笔者不敢苟同,认为三阳辨证代表着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而后期的三阴辨证类属于杂病的范畴。本文试从仲景时代体质条件下的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与临床实际意义、三阳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互关系等方面,揭示这一论点。1仲景时代体质条件下的六经辨证剖析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连年战乱,疫疠流行,加上天灾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人们长期处于饥寒交迫、惊恐不安、流离失所的状态,生活极端痛苦。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为当时的普遍现象,客观上容易引起阳虚或阴…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医辨证观念和方法,在现代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疗要求.特别是针对在乡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专业人员,辨证观念老化和局限,更是迫切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辨证知识,树立新辨证观念,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在学习和继续传统辨证过程中,在不失其本来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辨证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辨证优势,实现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适应时代前进步伐,为人类健康、防病治病作出更多更新地奉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急诊护理方法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26例急诊科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急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情况相关指标、患者急救情况及患者护理效果整体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步诊断符合率、分诊时间、患者候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医患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整体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4.13%(P<0.05)。结论: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急诊护理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患者的预检分诊效果、急救效果以及护理整体效果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脑血辨证是王新陆教授基于整体观念,纵观其他辨证方法,结合三大致病主因,把握机体的病理状态而提出的辨证方法。该法的主要内容已刊行于其专著《脑血辨证》中。脑血辨证将辨证纲领分为两个部分,即脑病辨证和血病辨证。脑病证候有脑神紊乱、脑浊不清、脑淤阻滞、脑痿髓空和脏病及脑,血病证候有血浊、血涩、血淤、气血同病。因、证、论治、方药俱全,构成了新的辨证体系。脑血辨证的提出在辨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上述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学的核心辨证纲领,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具体部位。通过八纲辨证,可以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  相似文献   

17.
唐定书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要介绍唐定书副主任医师从医近三十年来治疗皮肤科常见瘙痒性疾病的经验。针对不同的瘙痒,唐师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原则,分别使用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症状辨证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新林  李俊彪  刘奔流 《中医杂志》2003,44(11):849-849
我们自2002年10月~2003年4月,运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合并西药治疗中医辨证为肾阴虚型的糖尿病肾病(DN)35例,并与单用西药对症治疗组30例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辨证标准的建立必须对辨证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辨证的依据是医师收集的辨证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和发病时间、发病诱因、病史等其他信息。症状包括单一性症状、复合性症状、概括性症状,以及反映症状的相互关系、特点、程度、病程等。这些症状所含的辨证信息和意义是不同的,不等价的。正确分解这些症状,准确界定,对于辨证论治规范化、标准化是必须的。症状具有辨证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单一的、多维的,或不明显的(潜值),一些具有潜值的症状共同出现时,可以形成具有明显辨证意义的“新值”。辨证主要由辨病邪、辨病性、辨病位等三个要素构成,辨证还要求辨标本缓急、辨病势和辨真伪。  相似文献   

20.
在现有的中医辨证计量诊断方法基础上,阐述一种新型的“辨证元”计量诊断法。辨证元计量诊断法由证素辨证体系发展而成,它将辨证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组合成最小的运算单元,既能体现中医辨证的整体观,又能对辨证元素进行客观的量化,将此计量诊断法应用于计算机辨证系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