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有关“南药”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将历来对“南药”的定义概括为进口药材说、热带产区说、南北地域说和其他4种说法,认为“南药”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对“南药”概念作出了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库拉索芦荟在扁平疣治疗中显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拉索芦荟为百合科多年常绿植物,俗称龙爪菊。主产于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亦有栽培,全年可采。割取植物叶片,收集流出液汁,可以药用。其性寒味苦,归肝大肠经,有泻下,清热解毒、杀虫除疳之效。  相似文献   

3.
骨碎补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槲蕨属植物主产于亚洲及大洋洲,其中2种产于非洲中部,1种产于马达加斯加及附近岛屿,其余的分布于亚洲至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该属在亚洲大陆最为  相似文献   

4.
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药资源调查、南药引种和北移试验、绿色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南药品种整理和质量评价、南药资源的产品开发等六方面回顾了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概况,认为此项研究与开发为逐步减少进口南药与节约外汇、确保药材生产达到“安全、高效、产量稳定、质量可控”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大部分依靠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进口,为了保证中医用药的需要,减少依赖进口,我院根据中央六部指定发展的南药品种,进行了引种和北移试验研究,共引种有丁香等25个品种。根据生物学特性观察资料,按其在广州地区的适应低温能力分为耐寒、较耐寒和耐寒力较弱三类型,这为扩大引种试种范围,安排生产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引种和北移过程中,通过试验,掌握了不同品种的特性,使槟榔、瓜哇白豆蔻首次在广州开花结果。为了能迅速和大量提供优良品种的苗木,采用了先进的生物技术,成功地培育出巴戟天试管苗,为“南药,的优良品种选育开辟了新的途经。在总结各品种栽培经验的基础上,编著了《热带药用植物栽培》一书,为发展“南药”提供了参考资料。引种“南药”能开花结果,繁衍后代,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视为引种成功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防病治病的药材,还需看其药用部分是否符合中医药用的质量要求,为此我们对槟榔、爪哇白豆蔻、益智、巴戴天分别进行了有机成分、微量元素的比较测定,对其药材质量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徐彬 《开卷有益》2011,(7):42-44
南药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南药就是热带地区生长的药材;有人说越南产的药材为南药;中国药材行业则称进口的药材为南药。本文所述的南药参照国内药学界通用的定义,即指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为南药,约计1500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神草"成香饽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秋艳 《当代医学》2005,11(8):79-80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再次发出抗疟疾用药青蒿素产品全球紧缺的信号并大声疾呼青蒿主产国扩大产量,平抑药价,以期拯救全球特别是非洲3亿赤贫疟疾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槟榔Areca catechu L.为棕榈科木本植物,以果入药,有健胃、驱虫、行水、下气、宽中作用,是我国重要南药之一。槟榔除药用外还是南方群众喜食和馈赠之佳品,主产于海南省。由于槟榔栽培技术比较落后,虫害严重,无施肥习惯,一般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国产槟榔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致使每年花外汇进口槟榔以供药用。因此研究解决槟榔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促进槟榔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民药用和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表明,影响槟榔产量的重要因素是虫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为20%~30%,  相似文献   

9.
乌饭树属(又称为越桔属)植物属于杜鹃花科。该属全世界约有450种,我国有91种。乌饭树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亚热带及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而以马来西亚地区最为集中,少数产于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岛。我国南北各地均产,主产于西南、华南。乌饭树属植物通常为常绿或落叶灌木,很少小乔木。在我国其果实可以食用的种有乌饭树(主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南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工作进行述评.认为近年来南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技术开展品种鉴定及种质优化改良;优良品种的选育.以上成果的取得将对解决南药面临部分野生资源濒危、种质退化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南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提起"南药"这个词,很多人感到陌生,认为是南方药材。原来中药材的品种里有部分来自国外,"南药"在中药行业内是进口药材的代称。在二千多年前,就有部分南药传入我国。从西域进口的有西红花、麝香、羚羊角、琥珀等;由安南进口的有肉桂、胖大海、薏苡仁等。到了隋唐时期,进口南药的品种不断增加。唐代本草学家李主编的《海药本草》就收载海外输入的药材。《海药本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气象学与种植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制订了贵州省南药种植的气候风险的地理区划,同时还根据研究结果,对邻近贵州的四川和广西两省区分地区的南药种植的气候风险进行了讨论,以供贵州四川、广西以及西部其它各省区发展南药种植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豆科合欢属灌木合欢(Albiziaanthelmintica(Brongn.))主产于非洲西南部,其根皮制剂用于驱虫,特别是驱绦虫已久远。作者将切细的合欢根皮用甲醇在室温渗漉,其渗漉液缩后转入水中,用正丁醇提取,有机相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醚洗后,溶于甲醇,用凝胶TSK—HW40(70×2cm)柱分离,以甲醇  相似文献   

14.
海南地处热带,四季气温恒定,是发展农业的沃土,海南四大南药虽名扬全国,但在产业发展道路上,却仍然处在初级水平。由于四大南药种植分散,小农经营,销售基本上还是初级阶段,价格随着市场跌宕起伏。追根溯源,根本原因在于深加工没有形成气候,产业链太短,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太弱,导致资源价值无法发挥出来。热带海岛天赐南药南药之所以成为南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是热带植物,离开了热带环境几乎无法生长。而海南岛全岛都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最适宜这些药用植物生长。据海南省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  相似文献   

15.
<正>砂仁,又称缩砂蜜。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成熟果实。始载于唐甄权所著《药性本草》。今药用砂仁有国产和进口两类,均为姜科砂仁,属植物的果实。阳春砂主产于广东、广西;绿壳砂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等地。海南砂主产于海南、广西等地。进口砂仁主产  相似文献   

16.
南药儿茶     
赵轩 《开卷有益》2013,(7):43-44
南药系指部分进口药材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产的部分地道中药材。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是南药的主产区,人工培植南药历史悠久。在云南的山林地带,生长着一种珍稀的小乔木,它高在10米上下,修长的分枝布满棘刺,细小的叶片排列成二回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序,叶轴基部有棘针双生,扁平状,两面被疏毛,其状颇似含羞草;八九月时,黄白色的小  相似文献   

17.
<正>丁香,桃金娘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花序硕大、开  相似文献   

18.
益智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智化学成分研究概述黄幼雅(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海口570012益智为盖科多年生草本植物AlpiniaoxyphylaMiq.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琼中、澄迈、屯昌、万宁、陵水和儋州等地,为海南地道药材之一,也为四大南药之一。它主要能暖...  相似文献   

19.
<正> 山豆根,因主产于广西、广东,习称广豆根,为南方常用;北豆根主产于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北方人在使用时比较重视它与山豆根的共同作用,却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而互为代用。 诚然,以上两种药物都具有性寒味苦、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20.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甘肃野生甘草资源主要分布于酒泉安西、金塔、民勤、环县、合水、华池等县,储量达2.52万吨,家种甘草主产于河西走廊,陇西周边等地区。秋季采挖,入药生用或蜜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