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治疗阴虚血亏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经间期出血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治疗,于月经第7 d服至基础体温上升后3 d,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7.36%,治愈率73.68%。结论采用经典方剂组合,以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治疗经间期出血38例,服用方便且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特发性水肿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特发性水肿3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31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31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全部病历都为经过西医诊治未能获效者。证属气血两虚型20例,脾阳不足型4例,脾肾两虚型7例。二、治疗方法:归脾丸、六味地黄丸各1丸内服,每日2次,30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服药期间给予低盐饮食。三、治疗效果:31例患者服药后浮肿消退者28例,好转3例。最少服药者为1个疗程,最长服药者为3个疗程。服药期间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阳和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又名“缠火丹”、“火带疮”、“蛇丹疮”。病因多由肝气郁结,肝经火甚或湿热搏结而致。在治疗上多采用清肝火、利湿热的治法。但带状疱疹病在皮肤疱疹消失后,易遗留神经痛,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其疼痛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1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安神补脑液对照组(12例)比较疗效,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以观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有效率为58.3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5.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并常伴有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中医学称本病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或“火带疮”等[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2],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3],PHN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表现为缓解后再次出现[4],常呈烧灼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痛,疼痛发作时可导致患者寝食不安或有焦虑和抑郁等表现[5-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心脾肾论治治疗早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6例早泄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味、归脾丸及补中益气丸,从心脾肾治疗,益气、旺脾、补益。肾;对照组服中药济火延嗣丹加减治疗。疗程均四周。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87.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心脾肾论治治疗早泄患者,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 ,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本病疼痛剧烈 ,且其后遗神经痛更苦不堪言 ,病程缠绵。1994~1999年 ,我院应用痫痹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 94例 ,疗效卓著且治疗简便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94例 ,均明确诊断为带状疱疹 ,经治疗疱疹已愈 ,遗留原病灶区神经痛。其中男 188例 ,女 10 6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16岁 ,平均 5 6 .8岁 ,其中6 0岁以上者共 196例 ,占 6 6 .7%。疹愈到因后遗神经痛就诊时间 ,最长 16日 ,最短 3日 ,其中 1周以内为 16 0例 ;发病部位以胸背部为主 ,…  相似文献   

9.
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缠腰火丹、火带疮等范畴。全病程儿童及青年人一般为 2~ 3周 ,老年人约 3~4周。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后 ,仍遗留有神经痛 ,此种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应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2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例中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53~ 67岁 ;皆有带状疱疹病史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5年 3个月 ;均为皮损消退后遗留神经痛 ,经中西药物治疗未愈 ;发病部位皆为患侧肋间神经。临床表现 :患侧胸背、季肋部皮肤有疼痛、麻木、灼热、重着感…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8)
目的观察与评价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 34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神经细胞营养药及止痛药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58.8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能改善临床症状,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疮发病机制复杂,至今西医尚无特效药物。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六味地黄丸 西药复合维生素B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复发性口疮10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68例;年龄8~70岁。重度口疮18例,男8例,女10例。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予六味地黄丸(河南宛西制药厂),成人按正常剂量口服,儿童减量;并配合西药口服:复合维生素B 2片,谷维素2片,每日3次。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6 d内溃疡愈合,疼痛消失,12个月内无复发;好转:6 d内疼痛明显减轻,溃疡数减少1/3,或疮面缩小1/2以上,溃疡变浅,12个月内又复…  相似文献   

12.
张秀果  王蕊  狄春建  高昆  赵砚丽 《河北中医》2007,29(11):1006-100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口服阿昔洛韦并予以神经阻滞,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记录2组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2组患者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与IL-2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玲玲  邵丽黎 《四川中医》2008,26(5):99-100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以通心络胶囊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西药疗效进行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六味地黄丸补三阴而润全身之功,治疗久病顽疾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1脚后跟痛谢某,男,56岁。右脚后跟无原因疼痛已3个月余,各种检查均正常,服多种中、西药未见成效。查无其他疾病。用六味地黄丸12g,空腹服,日2次。服药2个月后疼痛消失,至今未发。刘某,男,70岁。2年前始  相似文献   

15.
气阴两虚挟瘀型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IV期糖尿病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气阴两虚挟瘀型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黄芪注射液20ml及灯盏花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洛汀新1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26.67%,治疗组的疗效优对于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IV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伐昔洛韦治疗.治疗10天并随防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有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果: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用伐昔洛韦治疗能有效促进水疱干燥脱痂和疼痛的消失或减轻,并能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火针加罐及外涂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疱疹簇集 ,呈带状分布伴有神经痛为特点的皮肤病。祖国医学对此阐述较多 ,因症状及部位不同 ,故有“蛇窜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等病名。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0月间 ,笔者在门诊以火针、拔罐加外涂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 6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0例中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3岁~ 67岁 ;病程为1d~ 3d者 2 2例 ,3d~ 5d者 2 0例 ,5d以上者 18例 ;发于头颈部 10例 ,胁肋部 3 8例 ,四肢 12例 ;有发热者 47例 ,无发热者 13例 ;并发化脓感染者…  相似文献   

18.
当代名医论治带状疱疹经验荟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江  杨柳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32-933
带状疤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身体一侧成群水疱、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忘”“蜘蛛疮”。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在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三大环节具有良好效果。以下介绍张志礼等6位当代名老中医论治带状疱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更年心"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六味地黄丸合丹参饮加减)32例,对照组(尼尔雌醇)20例。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症状评分由治疗前(34.31±4.58)下降为治疗后(14.52±2.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出中药疗法的有效性。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女性"更年心"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因其多缠腰而发 ,故又称“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临床以簇集性水泡 ,排列成带状 ,伴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痛为主要表现。发病部位以腰腹、胸胁、头面及下肢部为多见。其疼痛呈电击样、火烧样阵发性疼痛。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近年来 ,我科运用梅花针局部叩刺加拔火罐的方法治疗 30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 ,男性 1 2例 ,女性 1 8例。年龄最小者 2 2岁 ,最大者 60岁。初发 1 6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4例。病程最短 2天 ,最长超过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