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联合LASIK手术治疗青少年病理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41眼11~17岁的青少年,屈光度-8.75~-15.50D,眼轴26~30mm,眼底有病理性改变的患者施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观察2年以上,屈光状态稳定后再行LASIK治疗。结果:术后裸眼视力:100%患者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大于术前矫正视力的患者占53.6%,≥2行以上者占36%;术后平均屈光度:LASIK1个月+1.08±0.92D,3个月-0.63±0.66D,6个月-0.78±0.74D,12个月-0.85±1.12D。术后12个月、6个月、3个月平均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P〉0.05);术后并发症:后巩膜加固术后3眼发生轻度的排异反应,LASIK术后结膜下出血8跟,角膜瓣偏斜2眼。结论:后巩膜加固术联合LASIK治疗青少年病理性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疗效。方法将50例(92眼)进行性近视患者采用消毒灭菌的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眼轴、视网膜动脉前期充盈时间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形态的变化。结果 50例(92眼)患者术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及眼轴长度均要好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视网膜动脉前期的充盈时间为(15.02±0.05)s,术后为(14.43±0.5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眼合并有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一例出现巩膜穿孔及血管破裂出血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球结膜水肿,3~6个月后消失。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通过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的病理性近视未成年患者中选取20例(共30眼)作为实验组,于同期本院收治的非手术的病理性近视未成年患者中选取20例(共30眼)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对比两组视力、眼轴、屈光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屈光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屈光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眼轴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眼轴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通过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屈光度,延缓眼轴增长,且不会对眼压造成明显影响,并发症少,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4.
岳军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4):220-220
高度近视是以眼轴增长引起眼底组织进行性损害的一种眼病。后巩膜加固术 ( PSRO)能机械性地加强后部巩膜 ,控制眼轴延长 ,是治疗高度近视的原因疗法 ,是阻止病情恶化的唯一选择 [1]。我院自1 994~ 1 997年应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54例 99眼 ,经随访观察 ,疗效肯定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54例 99眼 ,其中男 2 9例52眼 ,女 2 5例 47眼 ,年龄 7~ 41岁 ,平均 1 8.5岁。术前、术后及复查时均行视力 (裸眼、矫正 )、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眼压、屈光度 (散瞳检影 )检查 ,A超测定眼轴长。术前屈光度 - 7.0 0 D~ - …  相似文献   

5.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疗效的效果.方法 对28例(53眼)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患者资料完整者进行术前和术后对比分析.结果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超过90%患者视力稳定,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眼轴和屈光度数稳定.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疗效的效果观察确实有效,是阻止近视发展、保护视功能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为止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9月至1997年3月,我科对39例屈光度为-8.00D--26.00D恶性近视患者进行了后巩膜加固术+旆射状切开术治疗。术后平均降低屈光度-5.5哟1年-3年的随访,近视度数稳定,眼轴长度无增加,获得较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轴性近视合并斜视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46只眼轴性近视合并不同类型斜视的患者同时行斜视矫正术与后巩膜加固术,术中先表麻加结膜下浸润麻醉后行斜视矫正术,再在球后麻醉下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术后眼位全部迭美容效果,部分病例恢复不同程度双眼视功能,斜视合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者观察2年近视程度较术前进展减慢,眼轴增长减慢,病理性近视视力稳定无下降。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同时合并斜视手术是治疗轴性近视合并斜视的可行性方法,同时手术解剖层次清晰,操作方便,可避免二次手术因粘连等形成的困难,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矫治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接受RK手术4~15年,近视散光稳定2年以上的患者19例(38眼)分别行PRK和LASIK手术,其中PRK组8例(16眼),术前屈光度为:球镜-1.00~-5.25D,平均-3.12±0.87D,柱镜0~-2.25D,平均-1.27±0.36D,LASIK组11例(22眼),术前屈光度:球镜-1.50~-9.50D,平均-3.54±2.79D,柱镜0~-3.0D,平均-1.58±0.69D,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视力和屈光状态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屈光度均在±0.75D以内,术后1年裸眼视力33眼(86.84)≥1.0,38眼(100%)≥0.8,未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结论:LASIK和PRK矫治RK术后近视散光均安全、有效,PRK安全简便,LASIK稳定性和预测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王斌  吕颂谊 《浙江医学》2014,(15):1328-1330
病理性近视也称进行性近视[1],是以眼轴进行性增长、屈光度不断加深、眼后段扩张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2],是我国常见眼病之一,患病率约为0.95%[3]。该病发生较早(5~10岁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0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较高,可达-15.00D以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又称为变性近视[4]。此类患者往往因为屈光度数太高而无法接受完全矫正镜片,行角膜屈光手术存在眼轴继续变长导致的屈光回退或角膜厚度太薄无法完全矫正而无法得到较满意的视力矫正。近年来,我院对高度病理性近视患者实施后巩膜加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观察3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二次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LASIK)治疗残余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36只眼)LASIK术后残余近视的患者行二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6~36个月,随访6~12个月。结果:二次LASIK手术后在各随访时间平均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近视屈光度平均在±0.50 D以内,二次手术后,未见角膜后表面中央前凸的地形图改变。结论:二次LASIK手术治疗残余近视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近视漂移程度,指导儿童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方法对2~8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由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后,植入低于计算度10%的人工晶体,术后配镜,弱视训练。随诊1~4年,观察视力、眼轴、屈光度变化及术眼并发症。结果矫正视力:中、轻度弱视者93眼,占91.18%;重度弱视者9眼,占8.82%。术后眼轴平均增长(0.52±0.84)mm,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变化:平均为(-1.53±1.00)D,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葡萄膜反应为主,占11.76%,无严重的角膜及视网膜并发症。结论 2岁以上儿童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可靠,但由于儿童人工晶体眼仍存在视觉发育近视化趋势,为弥补这种发育带来的屈光问题,术中植入低度欠矫的人工晶体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后巩膜和加固术治疗近视78例例眼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及所见并发症。着重对其随访6-12个月的患者以眼轴长度为指标与只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和未行手术的近视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该手术阻止高度近视眼轴增长的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豚鼠近视模型中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及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纤维的变化.方法 取出生1周的豚鼠75只,利用6号半透明乳胶气球作为头套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形觉剥夺(FDM)组和自身对照组.分别测量记录实验豚鼠不同时空点的双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形觉剥夺实验组分为遮盖2周、遮盖4周、遮盖4周去遮盖1周及遮盖6周4个亚组,左眼为遮盖眼(FDM组),采用半透明面罩遮盖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右眼不予处理(自身对照组).对遮盖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测量,并对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FDM组由遮盖前远视(+2.09 ±0.31)D 逐渐变成遮盖6周时近视(-7.07 ±0.56)D,眼轴也由遮盖前(5.93 ±0.39)mm 到6周时(7.99 ± 0.32)mm,且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含量也逐渐降低.结论 形觉剥夺法可成功制造豚鼠实验性近视模型,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眼球近视度数逐渐增加和眼轴长度不断增长,且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随着近视度数加深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行双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近视患者,术前进行标准化的瞳孔大小评估能否预测术后发生双眼夜视功能障碍的危险性。方法:对46例行双眼LA 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术前前瞻性研究,术前用红外线瞳孔测量仪在标准设置下进行瞳孔大小测量。记录术前、术后的屈光度和最佳眼镜矫正视力(BSCV A)。术后3个月随访时,患者填写一份有关术前、术后夜视功能的问卷。结果:术前双眼平均屈光度(球镜当量,SE)为-8.76D(极差6.32~-12.0D),术后为-1.69D(极差0~-4.38D),双眼平均BSCV A手术前后没有变化。术前暗光下大的瞳孔与术后夜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方法 :对 17例 30只高度近视眼施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 :手术前及术后 1年随访发现受术者角膜曲率、眼轴长等资料作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有可能阻止近视眼轴长的进一步增长 ,是一个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由于遗传和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有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可有效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文中评估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矫正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8~14岁在佩戴角膜塑形镜随诊数据完整者35例(68眼),近视度-1.00~-5.55D,平均-(3.75±0.84)D,佩戴前与佩戴后6个月、1年、2年、3年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眼轴的测定与比较,同时比较角膜厚度、角膜曲率以及裂隙灯下角结膜的改变,并与同时期佩戴框架眼镜的同年龄段患者每年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3年期间近视度降低度平均为-2.65~-2.80D,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增大0.21~0.30 mm。与戴镜前比较,戴镜后6个月、1年、2年角膜内皮细胞变异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第3年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3年,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同年龄段、屈光度无统计学差异的佩戴框架眼镜每年的眼轴增长明显大于角膜塑形术的眼轴增长。戴镜3年角膜厚度相对于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严重角结膜并发症。结论角膜塑形镜长期佩戴可有效提高裸眼视力,降低近视度,同时有效控制眼轴的增长,但长期佩戴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有轻度影响。故须严密观察和随访,以维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度远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例(16只眼)中度远视患者行LASIK。术前远视度数为 3.50~ 6.00D,平均为( 5.18±1.00)D。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行以上者。术后3个月时,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1年时,平均远视度数为( 1.52±1.23)D,屈光度在0~ 1.00D者占68.7%(11/16);平均裸眼远视力为0.65±0.23,其中≥0.5者15只眼(93.7%)。结论LASIK对于中度远视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疗效不及近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薄角膜中度近视患者行LASIK和LASEK手术后远期的相关指标,以探讨不同术式对于薄角膜中度近视患者远期疗效.方法:按不同的术式将38例患者分为LASIK组和LASEK组,随访术后远期(3年以上)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地形图(其中CIM、SF、TKM)、眼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屈光度LASIK组为(0.16±0.27)D,LASEK组为(0.10±0.2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地形图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术后未发现圆锥角膜,CIM术后较术前增加,SF、TKM术后降低,术后角膜地形图不规整度LASIK组比LASEK组增加.结论:LASIK、LASEK手术对于矫正薄角膜中度近视,远期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从远期安全性考虑,建议对薄角膜中度近视患者行LASEK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术后黄斑出血的特点及原困。方法:系统回顾1994年5月~2001年12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20 248眼,其中术后黄斑出血10眼,从年龄、屈光度方面与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总体人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行眼底及FFA检查,给予药物治疗,随访4~18个月。结果:黄斑出血8例10眼占我院激光治疗近视病例的0.494‰,与术式、性别、眼别无关;平均年龄(32.10±12.36)岁,平均屈光度[(-15.50)±(-7.73)]D,与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总体人群的平均年龄[(23.64±8.56)岁]及平均屈光度[(-6.65)D±(-2.36)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053,P<0.05;t=3.434,P<0.005)。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术后的黄斑出血与病理性近视的视网膜病变有关,不能排除准分子激光治疗为其诱因。高龄、高屈光度近视人群易发生黄斑出血,故对此类高危人群应慎行准分子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7月在本院选取的29例(43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平均(51.93±6.89)岁,术前矫正视力(0.46±0.18)D,平均近视度数(-10.94±6.14)D,平均角膜散光度数(-1.04±0.67)D,平均眼轴长度(27.73±2.12)m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69±0.17)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87,P0.001),术后平均近视度数(-1.73±0.77)D,与术前预留屈光度基本吻合;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数(-1.23±0.66)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63,P0.05)。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未见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矫治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好、并发症少、预测屈光状态准确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