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7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9例,腹腔感染6例,切口感染3例,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7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急性胆囊炎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可预防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40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手术完成率为92.5%,因胆总管结石、解剖困难、术中出血延长切口3例,占7.5%。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后经处理后好转。结论: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以提高手术质量,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2例。利用抽签法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C2组(46例,对照组):临床按照常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C1组(46例,观察组):临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每项指标以及切口感染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每项指标以及出现切口感染概率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减少,有效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切口感染的情况,最终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162例患者通过术中处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切口感染.结果:162例患者有3例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降至1.8%.结论:通过遵循无菌操作,减少手术中污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并辅以腹部理疗,便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7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70例患者术后出现5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例肺部感染,2例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各种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发病后72小时内手术者2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胆汁瘘1例;发病后三天至一周手术1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发病一周后手术者6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应尽早行急诊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例确诊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术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3例.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8例、坏疽性胆囊炎7例,其中伴胆囊穿孔3例.术后痊愈24例,1例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34例均LC成功;4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术后切口感染。术中均无胆道损伤,术后均无胆汁漏及腹腔镜戳孔残留结石发生。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行LC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5例)的临床资料,行单纯性胆囊切除术5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胆囊造瘘1例,胆囊大部切除3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26.6%),其中并发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疝1例,胆道损伤1例。64例患者中,63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无手术禁忌时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36例阑尾炎切除术采取正确保护切口,用碘伏浸泡切口,吸干切口组织间隙液,术后碘伏纱布湿敷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共59例,无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及感染;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158例中,3例术后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一期愈合,1例切口脂肪液化三期愈合;阑尾穿孔伴腹膜炎18例中,1例术后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结论 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胆道疾病患者278例,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术中通过胆囊穿刺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应用抗生素。结果:胆汁培养:第1组,单纯结石或息肉组细菌培养阳性率2/163(1.2%);第2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3/78(3.8%);第3组,急性炎症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21/37(56.8%)。结论:胆汁细菌培养中急性炎症组阳性率高,第1组及第2组阳性率较低,由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对腹腔干扰小。对第1、第2组患者可术前、术后各使用一次抗生素,对第3组患者可使用5-7天。全部278例患者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感染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切口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于术后1~2周治愈出院.结论肥胖、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切口选择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如果对以上影响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例确诊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术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3例。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8例、坏疽性胆囊炎7例,其中伴胆囊穿孔3例。术后痊愈24例,l例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6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操作方法,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体会.结果:69例患者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只要无手术禁忌症,不管病程长短,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0~2011年收治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34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33例,治愈率97.1%,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胆漏致腹腔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各1例。术后并发症中行急诊手术者4例,行早期手术者2例,行择期手术者1例。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应慎重选择理想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同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邓仁益 《浙江医学》2001,23(1):57-58
切口感染是空腔脏器穿孔性腹膜炎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就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空腔脏器穿孔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笔者于1997年4月~1999年12月,应用碘伏预防空腔脏器穿孔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并与1995年1月~1997年3月应用新洁而灭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发现碘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剑 《吉林医学》2010,31(3):338-33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6~2008年96例在我院被诊断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愈93例,死亡3例,死亡率3.1%。术后出现12例并发症,其中并发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结论:手术治疗仍是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行开腹胆囊炎切除术,实验组54例行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1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性胆囊炎82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8例。黄疸35例。中毒性休克3例。病情危重者98例,占82%。结果:均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坏疽51例,其中胆囊穿孔8例;行胆囊切除98例,胆囊部分切除取石12例,胆囊造瘘10例。完全康复者108例(占90%),术后并发黄疸35例。切口感染裂开1例。肾功能衰竭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6例均死亡。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不同于一般年轻患者,结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手术病死率高;B超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确诊,强调术前尽可能对合并症进行控制、做好充分准备、尽早积极剖腹探查,手术采取从简、彻底冲洗、充分引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5例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治愈50例,治愈率为91%,术后并发症7例,分别为切口感染3例、腹腔囊肿1例、肺部感染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亡1例,为术后心肌梗死患者。结论:采用手术方法对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