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和E7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北京15例宫颈癌病变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6和E7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E6和E7基因突变特征,并探讨宫颈癌病变中HPV16的感染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HPVl6型E6和E7基因扩增引物,采用PCR法扩增15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和E7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TA载体,进行序列测定.通过Sequencer、Bioedit、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E6和E7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15例宫颈癌中8例鳞癌检出E6和E7基因,检出率为8/15.2例腺癌、1例腺鳞癌和其他4例鳞癌中均未检出HPV16 E6E7 DNA.8例鳞癌中的4例检出的HPVl6为亚洲类似株,在E6基因178位(T→G,D25E)和E7基因647位(A→G,N29S)发生突变;另外4例为欧洲类似株,其中1例(BJ16)的HPV16在E6基因335位点发生突变(C→T,H78Y).结论 HPV16是致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宫颈鳞状细胞癌HPV16感染的发生频率较腺癌和腺鳞癌高;E6基因178位点可能是区分亚洲株和欧洲株的重要位点;E6基因178位点和E7基因647位点是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可能导致HPV16致癌能力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58型E6E7融合基因的人宫颈癌C33A细胞系,将实验前期构建好并实现真核表达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HPV58E6E7转染入HPV(–)的人宫颈癌C33A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利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并将稳定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C33A细胞LV-HPV58E6E7/C33A接种于裸鼠左腋下成瘤,用荧光定量PCR(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HPV58型E6E7融合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显示HPV58E6E7融合基因可促进C33A细胞的增殖;LV-HPV58E6E7/C33A细胞株能在裸鼠体内稳定转录及表达HPV58型E6E7融合基因。这表明我们成功建立了能稳定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人宫颈癌C33A细胞系LV-HPV58E6E7/C33A,为HPV58型治疗性疫苗的免疫效果检测提供了抗原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HPV与宫颈癌关系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V)感染是妇女发生宫颈癌重要的原因之一.HPV是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不同基因型病毒对细胞的转化能力不同,其中HPV-16、18与子宫颈癌关系最密切.HPV诱发官颈癌的主要机制,是其E6和E7蛋白基因在宫颈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产生的E6和E7蛋白两个癌蛋白分别与抑癌蛋白p53和pRb结合而诱导后两者降解.HPV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本文对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HPV与宫颈癌关系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V)感染是妇女发生宫颈癌重要的原因之一.HPV是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不同基因型病毒对细胞的转化能力不同,其中HPV-16、18与子宫颈癌关系最密切.HPV诱发官颈癌的主要机制,是其E6和E7蛋白基因在宫颈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产生的E6和E7蛋白两个癌蛋白分别与抑癌蛋白p53和pRb结合而诱导后两者降解.HPV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本文对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而早期基因E6、E7是HPV致癌机制研究中的重点。体内体外实验均表明E6、E7是细胞转化所必需的,尤其是在高危型HPV感染机体时,E6结合并灭活肿瘤抑制因子p53、E7结合并降解抑制蛋白pRb,最终导致细胞无限分裂而不发生凋亡。E6、E7分别与抑癌蛋白p53、pRb相互作用的模式为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6b L1/16E7嵌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HPV6bL1/16E7嵌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的表达,为防治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作准备。方法 用PCR扩增出HPV6bL1/16E7嵌合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制备重组杆状病毒并感染昆虫细胞表达HPV6bL1/16E7嵌合蛋白。结果 HPV6bL1/16E7嵌合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并可自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结果 昆虫细胞表达的HPV6bL1/16E7嵌合病毒样颗粒可进一步用于HPV感染的免疫机理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用于宫颈癌治疗的HPV16E7E6重组腺病毒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 根据哺乳细胞使用密码子的偏嗜性设计HPV16E7E6融合蛋白表达优势密码子基因序列并合成.将合成的E7E6基因插入腺病毒重组穿棱质粒pCD316后,与Ad5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重组病毒经单斑纯化并进行目的基因插入及表达的鉴定.扩增纯化重组病毒后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活性.结果 PCR试验证明E7E6密码子优化基因成功插入Ad5病毒;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中E7E6优化基因能高效表达,该重组腺病毒免疫C57小鼠后,可诱发强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在小鼠体内能完全抑制5×104 TC-1移植瘤细胞的生长.结论 重组HPV16E7E6腺病毒可作为治疗HPV慢性感染或宫颈癌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头瘤病毒HPV16E7在宫颈癌中表达水平及其在宫颈癌细胞系He La和C33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癌患者组织及其对照组中HPV16E7、CEA和CA125 mRNA和蛋白水平,并分析3者之间的关系。RT-qPCR和ELISA检测宫颈癌患者及其对照组血清中HPV16E7、CEA和CA125水平变化。Western blot、MTT法、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计量术探究HPV16E7在HPV阴性细胞系C33A及HPV阳性细胞系He La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HPV16E7、CEA和CA125 mRNA及蛋白水平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是高表达的(P0. 05)。HPV16E7与CEA和CA125具有正相关的关系(P0. 05)。HPV16E7在C33A细胞中不表达,在He La细胞中高表达。HPV16E7能够促进宫颈癌细胞系C33A和He La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周期进程,并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HPV16E7能够促进宫颈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其表达水平在宫颈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显著升高,并与CEA和CA125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HPV-16 E6癌基因特异的U6质粒表达的siRNA,抑制HPV癌基因表达及其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4个分别针对HPV-16 E6 mRNA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为靶序列,合成DNA链,构建表达HPV-16 E6短发卡样dsRNA的重组pSilencer1.0-U6载体,导入HPV-16DNA阳性的宫颈癌细胞株CaSki中,观察该细胞中HPV-16 E6、E7基因表达水平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观察细胞生长被抑制的情况。结果 4种HPV-16 E6 siRNA均能降低宫颈癌细胞CaSki的生长速率。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到HPV-16 E6 shRNA表达质粒导入细胞0-96h内,可降低细胞生长速度。荧光定量RT-PCR检测HPV-16 E6 siRNA可使宫颈癌细胞株CaSki中HPV-16 E6、E7基因转录的mRNA水平降低,其中针对E6 mRNA内含子的重组shRNA只抑制E6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表明,4个HPV-16 E6 siRNA作用72h后,未能检测到宫颈癌细胞中HPV-16 E6蛋白。结论 HPV-16 E6 siRNA能使宫颈癌细胞CaSki生长缓慢;选择针对E6内含子的siRNA作用位点,特异性抑制E6表达;而针对E6外显子的siRNA作用位点,可抑制E6和E7基因的表达,是用于治疗HPV阳性宫颈癌细胞的理想靶位。  相似文献   

10.
Cai P  Wu ZY  Li JR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1):768-76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上调能导致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潜能增强。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为喉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主要转化活性部位在E6和E7开放读码框架。我们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携带有HPV16-E6/E7DNA的真核表达质粒导入HPV阴性的Lscc-02喉鳞癌细胞系,使其在细胞中表达,研究其对Lscc-02喉鳞癌细胞系EGFR和MMP-9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V16-E6/E7基因与喉鳞癌演进及预后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HPV基因组中编码的E6和E7致癌基因的持续过表达在宫颈癌的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就E6、E7等的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中HPV16变异的CTSE与HPV16物理状态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感染与其密切相关。该病毒的长控制区(1ong control region,LCR)内有细胞型特异性增强子(cell-type-specific enhancer,CTSE),是LCR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诱导启动子P97的活性,从而调控转化基因E6/E7转录的水平。本研究旨在检测HPV16 CTSE变异株在宿主细胞内的物理状态和CTSE变异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深入揭示HPV的致癌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HPV16/18和HPV16E6/E7 D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46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和HPV16E6/E7DNA.结果 46例宫颈癌中56.5%(26/46)扩增HPV16/18 DNA,其中宫颈鳞癌25例,宫颈腺癌1例.正常对照组20例HPV16/18DNA均为阴性,与宫颈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PV16/18 DNA阳性拷贝对数值为4.32±2.45.HPV16E6,E7DNA分别有53.8%(14/26)、46.2%(12/26)扩增.结论 HPV16/18和HPV16E6/E7 DNA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恶性转化的关键之一,预示着宫颈癌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子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片段的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6基因的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6例宫颈非典型增生,18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结果HPV16E6基因在慢性宫颈炎,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癌组织中的平均拷贝数(拷贝/μgDNA)分别为6.16×104,5.33×106和6.45×106.统计学处理表明,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癌组织中E6基因的拷贝数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P<0.01),宫颈癌组织中E6基因的拷贝数高于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与宫颈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定量检测HPV16E6基因可作为监测宫颈癌高危人群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妇女子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E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HPV16E6基因突变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探讨该突变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取汉族宫颈炎(含石蜡包埋组织及宫颈刷液基标本)125例,维吾尔族宫颈炎(含石蜡包埋组织及宫颈刷液基标本)124例;汉族石蜡包埋宫颈癌35例,维吾尔族石蜡包埋宫颈癌共109例。用以上HPV16阳性DNA模板PCR扩增HPV16E6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新疆女宫颈癌组织HPV16E6基因的突变。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汉族族宫颈炎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35.71%(15/42);维吾尔族宫颈炎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30.46%(14/46);汉族族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33.33%(2/6),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22.22%(12/54);宫颈炎与宫颈癌中HPV16E6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1份(上皮内低度病变1例,原位癌1例,低分化宫颈癌4例,中分化宫颈癌4例,高分化1例,轻度炎症4例,中度炎症3例,重度炎症1例,正常宫颈2例)HPV16E6扩增片段的双向测序,其中5例成功测序得到一级结构,并且序列分析表明,2例(维吾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病变时期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相关转录本的变化。方法:乳头瘤病毒癌基因转录本扩增(APOT)检测1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8例宫颈癌及9例HPV阴性正常宫颈组织中的E7基因转录本;对转录本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Southern blot验证E7相关转录本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LSIL组织比较,HSIL及宫颈癌组织存在更加复杂、多样的E7基因转录本,但未见特征的转录本。宫颈组织共获得5种HPV16 E7的转录模式,模式A、C和E是本研究首次报道;在5种转录模式中,模式A与B在所有HPV16阳性的宫颈组织中都能检测到,是HSIL组织的主要转录模式;模式C主要在宫颈癌组织中检测到,其次为HSIL组织;而模式D和E却只在宫颈癌组织中被发现;模式D和E转录都含E4序列,部分宫颈癌标本未能检测到含E4转录本,且不同宫颈癌标本检测的含E4转录本也存在明显差异条带。结论:HPV16 E7的转录模式在宫颈癌变各时期中的差异都较大;随着细胞癌变程度的加深,病毒的某些特定转录模式会逐渐增多而形成优势转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E6E7基因在细胞恶性转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人乳头瘤病毒(HPV)的E6E7基因克隆至腺病毒伴随病毒表达载体中,通过包装的重组病毒感染,将E6E7基因导入并整合到永生293细胞的基因组中。结果: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HPV18 E6E7 AAV病毒并感染了永生293细胞,PCR/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E6E7基因在转化细胞293TL中确有表达,转化细胞293TC和293TL具有明显的转化表型,和亲本293细胞相比,生长速度快,接触抑制消失,集落形成率提高20倍,且集落明显增大,形成时间短。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PV18 E6E7 AAV病毒,HPV18 E6E7基因引起永生化人上皮细胞293的恶性转化。此病毒可用于感染正常上皮细胞,研究其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抗病毒角度探讨西多福韦对宫颈癌细胞 CaSki内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 MTT法检测西多福韦对细胞的毒性;用实时定量 PCR法检测其对病毒 E6、E7 mRNA水平的影响;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对病毒蛋白 E6、E7和细胞抑癌蛋白 p53、pRb表达水平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其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西多福韦对宫颈癌细胞毒性较正常细胞大。可使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 CaSki内 E6、E7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3.38±8.00)%、(28.32±2.73)%和98.92%、97.46%;可以使 p53、pRb蛋白水平升高,最大浓度时可以上调12.06和3.53倍;对 HPV16阴性宫颈癌细胞 C-33A p53蛋白表达无影响,但可提高 pRb蛋白水平;可导致 CaSki和 C-33A细胞发生 S期阻滞,最高浓度组细胞相对对照组 S期分别增加22.83%和67.64%。结论西多福韦可以在对细胞无毒的浓度下,抑制宫颈癌细胞内的 HPV16,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 S期阻滞。  相似文献   

19.
人乳头瘤病毒 (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的 DNA病毒 ,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 ,引起感染部位发生良性和恶性病变。根据DNA序列的同源性组织特异性等 ,HPV可分为许多型别。目前发现的人乳头瘤病毒已超过1 0 0型 [1] ,其中感染人生殖道的人乳头瘤病毒有 3 5个型别 [1] ,根据其致瘤性不同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高危 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约 80 %的宫颈癌与四个型别的 HPV感染有关 ,分别是 HPV1 6、1 8、3 1和 45型 ,其中 50 %的宫颈癌与 HPV1 6感染有关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E6基因点突变分布及频率,与国内外其他研究人员发现的E6突变进行对比,分析E6突变在宫颈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从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提取组织DNA,用HPV16 E6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的E6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在35例宫颈癌组织DNA中有18例发生E6基因178位核苷酸的突变,变突频率为51.43%,相应核苷酸改变为Asp→Glu,442位核苷酸有4例发生核苷酸序列的改变,突变频率为11.43%,另有10例发生1~2个核苷酸序列的改变.结论 湖北地区98例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E6基因存在高频率的178和442位核苷酸突变,一些为新发现的核苷酸序列的突变,这些突变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