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增多,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no reflow phenomenon)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如何迅速完全恢复心肌组织灌注,也一直是困扰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难题。笔者通过对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于无复流高危病变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考虑存在致无复流的高危病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替罗非班组,在行介入治疗前先给予替罗非班,而后行介入治疗;常规组,介入治疗前不予替罗非班应用。观察2组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介入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发生无复流1例,术后6个月出现缺血性胸痛3例,无再次血运重建患者,常规组发生无复流现象7例,术后6个月出现缺血性胸痛11例,行再次血运重建5例。结论提前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无复流高危病变无复流发生率及PCI术后临床事件。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急性心肌梗死首要治疗方法。目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明确表明其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及预后。但是,在开通闭塞冠状动脉后,除外机械闭塞的情况下,出现血流减慢(〈TIMI3级)和心肌组织微灌注不良情况,称为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的防治随着临床研究、发展已经成为术后治疗的重点。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防治进行一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但部分患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存在靶血管缓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并且出现心脏生化标记物的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曲美他嗪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细胞水平对心  相似文献   

5.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糜烂和血栓形成,从而冠状动脉管腔内部分或完全闭塞所致.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斑块破裂和远端栓塞导致的无复流现象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1].  相似文献   

6.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糜烂和血栓形成,从而冠状动脉管腔内部分或完全闭塞所致.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斑块破裂和远端栓塞导致的无复流现象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和(或)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4月在实施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时出现靶血管的无复流现象的ACS患者,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冠脉内注射血流无明显改善共49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替罗非班组和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均明显改善,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组比替罗非班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无复流现象与靶血管远端的冠状动脉内微血栓及痉挛有关,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与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较单独注射替罗非班疗效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术后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8.
孙黎明  周新华  王怡练  左逸夫  吴强 《河北医药》2009,31(24):3376-3377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无复流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评估其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86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分成无复流组(n=25)和血流正常组(n=261),分析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组在冠状动脉开通时间、心功能≥2级(Killp 分级)的比例、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有否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升高.无复流组经药物联合治疗后,大多能恢复TIMI 3级前向血流.结论 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状动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病情重,预后不良.药物联合治疗对无复流有效.  相似文献   

9.
莫忧  谭学瑞 《中国医药》2013,8(1):137-139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有5%~50%可获得心外膜冠状动脉的再灌注而无心肌的再灌注,即为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的机制包括:远端血管栓塞、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和个体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差异性。一些无复流患者的血流可以自行恢复,但持续无复流的患者预后较差,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赵海洋  程姝娟 《中国医药》2013,(11):1662-1664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选治疗。PCI能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通畅,实现微循环再灌注,但是5%-50%的患者会在PCI后出现无复流现象。冠状动脉无复流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衰竭的发生,增加住院病死率和心肌再梗死发生率,而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3例,无急诊PCI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PCI治疗和血栓抽吸后PCI治疗,监测患者PCI治疗后血浆BNP,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发病后第7时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记录病人住院时间,28d病死率。结果二组患者间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平均住院时间、PCI治疗术后28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常规PCI治疗组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高于血栓抽吸组,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冠脉内微血栓形成有关,通过血栓抽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9月,接受急诊PCI手术出现无复流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B组)24例和对照组(A组)22例。B组经导管注入ATP 200μg,A组注入维拉帕米200μg,必要时可以反复注射。观察注射药物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幅数(CTFC)、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种药物在多次给药后,均可以使90%的患者恢复TIMI 3级血流(A组:90.1%,B组:91.7%,P>0.05),A组、B组的CTFC值分别为26.5±14.6、258±10.3(P>0.05),但B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A组[(8.7±5.6)mmHg vs(13.4±10.6)mmHg,P<0.05],需要IABP支持的患者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两组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三磷酸腺苷,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无复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姜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92-3094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以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予以PCI,以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前向血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TIMI)分级≤2级作为无复流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无复流组患者35例,其余的85例归入正常血流组,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家族史、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酯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钙蛋白-Ⅰ(cTn-Ⅰ)、就诊至治疗时间等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明确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急诊PCI患者120例,无复流患者35例,发生率为30.1%.无复流患者与恢复正常血流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以及治疗前的Killip分级、胸痛至治疗前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三酯甘油、Hcy、cTn-Ⅰ、CK-MB、CRP是无复流的相关因素((t=3.427,P<0.05).结论 高龄、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与cTn-Ⅰ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CI时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直接PCI术中成功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STEMI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单纯直接PCI的STEMI患者122例作为对照组。评估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及矫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直接支架置入率、PCI术后60min完全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峰值、PCI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即刻TIMI 3级及TMPG 3级血流比例更高(分别为92.6%比77.9%,88.2%比70.5%,P均<0.01);cTFC帧数更少[(44.2±16.8)帧比(57.3±23.6)帧,P<0.01];无复流发生率低(7.4%比22.1%,P<0.01);直接支架置入率高(22.1%比9.0%,P<0.05);PCI术后60min完全ST段回落率高(82.3%比66.4%,P<0.05);CK-MB和TNT峰值低[分别为(171.4±44.6)U/L比(202.4±38.6)U/L,(5.36±1.81)ng/L比(6.48±1.94)ng/L,P均<0.01];PCI术后7dLVEF高[(56.6±7.9)%比(52.6±6.7)%,P<0.01)]。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以增加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减少心肌坏死,改善心功能,为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PCI治疗的围术期内静脉泵入尼可地尔对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尼可地尔组60例。比较两组PCI术前及术后狭窄相关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记录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和术中无复流现象(NRP)的发生率。比较两组PCI术后24 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率,PCI术前及术后24、48、72 h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PCI术前及术后4 h内完善心电图所记录的QT间期及校正的QT间期时长。结果 PCI术后尼可地尔组TIMI 3级血流获得率高于对照组,cTFC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无复流概率高于尼可地尔组(P<0.05)。PCI术后尼可地尔组再发心绞痛患者数量,术后24 h、48 h的cTnI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72 h的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术后QT间期及校正的QT间期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围术期静脉泵入尼可地尔能够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减少再灌注心肌损伤,从而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6.
ACS罪犯血管行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CS罪犯血管行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178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PCI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PCI过程中出现无复流患者共63例(无复流组),从其余的PCI后冠脉血流TIMI3级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正常血流组。观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等基本情况,血脂水平、血糖水平、apoA、血常规(WBC等)等生化指标,罪犯血管病变及PCI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年龄、男性、吸烟史、BMI、血糖、高血压史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脉压指数、平均动脉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心绞痛病程、心绞痛分级、病变长度、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总数、球囊预扩张、释放压、支架种类、病变部位、侧枝循环形成、PCI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P=0.013,Exp(B)=8.917)、冠状动脉钙化(P=0.003,Exp(B):8.235)、白细胞水平(P〈0.001,Exp(B)=2.125)、狭窄程度(P=0.021,Exp(B)=1.145)、PCI前TIMI(P=0.013,Exp(B)=0.3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糖尿病患者PCI统计结果显示,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血糖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973,P=0.344)。进一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罪犯血管PCI与出现无复流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Q计数(P=0.008,Exp(B)=5.241)、梗死前心绞痛(P=0.023,Exp(B)=0.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罪犯血管行PCI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白细胞水平、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PCI前TIMI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影响因子,急性心肌梗死更容易出现无复流。无复流的发生仅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防治无复流现象的作用。方法9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术后TIMI血流级别、24 h肌钙蛋白T水平、24 h及30 d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94.2%和83.1%,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5.8%和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24 h肌钙蛋白T(CTn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降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改善无复流现象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无复流患者给予盐酸地尔硫萆、腺苷、溶栓剂等药物治疗和主动脉内反搏泵(IABP)治疗.18例患者中,术中及住院期间共死亡2例,病死率为11.1%.结论 无复流现象是STEMI患者PCI治疗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药物和IABP的综合治疗对无复流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于我院行PCI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79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硝普钠组)和对照组39例(硝酸甘油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硝普钠(每次用0.05~0.1mg)和硝酸甘油(每次用0.1~0.2mg),术中出现低血压给予阿拉明0.5~1mg。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末次冠脉造影图像,分析其冠脉特征(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观察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心率变化及术后7d的射血分数;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80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注射药物后:实验组TIMI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5%vs46.2%,P=0.004),TMP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48.7%,P=0.016);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dLVEF高于对照组(54.6%±9.2%,43.8%±5.9%);实验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5%,P=0.038);实验组在平均80d随访期间发生总的MACE事件比对照组相对有所减少(7.5%vs25.6%,P=0.030)。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可以改善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