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的4043名中学在校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事件发生(次)率为28,05%,伤害人平均发生伤害次数为1.73次,负二项回归分析提示大家庭和重组家庭、父母亲从事的某些职业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集中精力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很远可能为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家庭情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及孩子的安全意识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显著,应在中学生中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意外伤害发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百色市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855名百色市中学生,对其意外伤害的发生及心理健康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1.81%,初中生伤害的发生率高于高中生;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年龄及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的心理因子有关。结论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应对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训练,预防和控制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集居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与效果纵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降低哈尔滨市集居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方法] 安全健康教育与具体安全措施相结合干预集居儿童意外伤害,对1-4岁资料完整的21564名儿童进行2年观察,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 家长与儿童安全意识与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集居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并与安全措施相结合,方能有效降低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闵行区12个乡镇240名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为社区综合干预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闵行区12个乡镇240名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55.3%;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是在家中;最常见类型为跌到/坠落、碰撞/挤压、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有儿童性格好动、周围环境有危险性、家庭收入和家长陪伴时间。结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在今后的干预措施中应以家庭为重点,将儿童及家长作为重点干预人群,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向兵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28-1429
目的分析武汉市武昌区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自制的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在武昌区随机抽取四所幼儿园的691名儿童作为样本,现场回顾调查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意外伤害的情况。结果武昌区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4.33%。与意外伤害有关的影响因素有:儿童年龄、伤害史、父亲职业类型、幼儿园环境(包括教室地面类型和游戏、活动场所地面类型)、家庭环境(电器安全状况)等。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儿童自身状况和所处环境有重要关系。应针对影响因素对儿童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和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意外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高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健康素养水平和意外伤害评定量表.比较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健康素养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4.06±18.68)分.高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均低于相对应组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98,-13.081,5.266,-17.530,294.662,-18.116,-20.244,P值均<0.01).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7%,男生、初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均高于相对应组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发生意外伤害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总分和健康意识、精神成长、压力管理、人际关系4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而体力活动、营养的得分高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低水平的健康素养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1.323,1.410,P值均<0.01).结论 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方法 在通州区选择两所小学、两所中学的1157名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1所小学、1所中学的588名学生及家长为干预组,另两所中小学校的569名学生及家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自救急救、生活常识等3个方面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期1年,并在于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家长的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将锐利物品、药品、热水等合理放置的行为改变上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能指导学生和家长形成健康相关行为,能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昌平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特征和分布,了解其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小学生意外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为当地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50名3~6年级的小学生,对过去一年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伤害总人数发生率为62.2%,其中跌落伤是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刀割伤、锐器伤、烧烫伤发生情况男生几乎是女生的2倍;15.5%的学生从未听说过伤害,约1/2的学生在玩耍时没有想到可能发生意外伤害;有半数的学生忘记带小黄帽,有1/3的学生经常骑车带人上路,而且男生的这些危险行为明显多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尽早的采取健康教育手段为主的伤害干预项目,特别是对多发伤害的预防,继续深入研究儿童多发伤害的预防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中开展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针对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伤害对象的认知行为,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方法以学龄前儿童为干预对象,监测意外伤害,对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方法包括对幼儿老师设计安全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等。结果干预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家庭中危险因素认知有所提高,改变不利因素的家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于未改变的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部分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儿童意外伤害登记表》对1 189名因意外伤害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的0~18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1 189例意外伤害儿童中, 男童776例(65.3%), 女童413例(34.7%)。意外伤害类型以跌落(51.98%)、碰击伤(14.97%)和交通事故(11.27%)为主。意外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家中。儿童性别、年龄段、时间段、看护者、所处环境及当时活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性别、年龄、时间、地点、当时的活动及当时的看护者都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加大儿童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力度, 提高安全意识与儿童所处环境的安全性, 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18省市中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全国18省市中学生共170 602名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自填。结果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43.7%,其中二次及以上伤害的报告率为20.9%。男生伤害报告率高于女生,主要差别是由于二次及以上伤害发生引起。该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伤害报告率下降,特别是二次及以上伤害报告率。因跌倒和物体砸碰受伤是男女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割刺伤和骨关节伤是男女生最常见的受伤结果。重点中学、核心家庭和母亲高学历是各类伤害及再发伤害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伤害特别是二次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了解中国6城市中学生意外伤害现状,为更好地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沈阳、新乡、阳江、重庆、乌兰察布、蚌埠33所学校共22 628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青少年身心健康监测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意外伤害总检出率为46.7%,其中男生(47.9%)高于女生(45.6%),初中生(50.6%)高于高中生(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643,150.656,P值均<0.05).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是擦伤/刮蹭伤(29.4%)、坠落/绊倒伤(19.7%)、刺伤/割伤(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生源地为农村、每周体力活动量多以及参加运动队是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风险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OR=1.24,P<0.05).结论 中国6座城市中学生意外伤害检出率较高.意外伤害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大中学生多发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伤害多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3所学校的中学生及大学生1494名,开展为期1年的伤害发生情况的监测;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中学生多发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3所学校发生各种类型伤害1639人次,总伤害人数为799人,伤害总发生率为53.48%.多发伤害组的200名学生共发生伤害854人次,占总伤害事件的52.10%.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家庭共同生活人口数多于4人、性格外向、焦虑评分高是多发伤害的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家庭经济状况中等、中等以上、抑郁评分高是保护因素.结论 3所学校学生多发伤害发生率较高;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情绪状态可能预测伤害多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32 810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将有骑车违规行为的研究对象分为4类风险等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风险4级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联强度。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骑车率为80.0%,其中,37.2%的人报告有骑车违规行为。男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骑车违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学生骑车违规报告率越高;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学生的骑车违规报告率高于核心和大家庭的学生;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男生、高中生和重组家庭学生分别比女生、初中生和其它类型家庭的学生更易出现风险等级较高(3、4级)的违规行为;农村学生不同风险等级(1、3、4级)违规行为的报告率普遍高于城市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技校/中专的学生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最高;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75,95%CI:2.51~3.01)、农村(OR=1.41,95%CI:1.30~1.54)、母亲文化程度高、重组家庭(OR=1.51,95%CI:1.10~2.10)、有步行违规、有非安全场所游泳、滑冰行为(OR值分别为2.47、1.29、1.80,95%CI分别为2.19~2.78、1.12~1.49、1.57~2.07)是骑车风险4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骑车危险行为与性别、学段、城乡、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密切相关,在对青少年的骑车违规行为进行干预时,应考虑从个体、人际、组织、社区和国家政策五个水平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阿坝州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2015年4-6月对阿坝州8个县城镇和农村托幼机构4 368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阿坝州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总检出率为15.04%。各伤害类型在不同民族之间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不同地区、民族、性别、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家庭月收入和家长意外伤害知识得分不同,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地区、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意外伤害发生影响因素。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和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低。结论 阿坝州托幼机构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均较为严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儿童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等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少年与意外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现状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于 2 0 0 2年 4~ 6月 ,在上海市 10 5所学校 (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对 92 46名一年级学生 ,采用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学生中步行乱穿马路、骑车违反交通规则、乘车不系安全带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最高 ,分别为 40 .7%、48.4%、42 .0 % ,其次分别为打架行为 ( 2 7.3% )和到非泳区游泳 ( 9.8% ) ;学生中发生各种危险行为的比例有明显差异 ,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P <0 .0 1) ;中等职业学校显著高于高中学生 (P <0 .0 1) ,骑车违反交通规则、打架等行为初中学生显著高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学生 (P <0 .0 1) ;步行乱穿马路、乘车不系安全带等危险行为中心城区显著高于非中心城区 (P <0 .0 1) ,骑车违反交通规则、到非泳区游泳、受凶器威胁或伤害等危险行为非中心城区显著高于中心城区 (P <0 .0 1)。 结论 青少年中存在许多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 ,应针对青少年的性别、年龄特点和地区差异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以提高其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学校(含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5种伤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违规(50.6%)。步行违规、不安全游泳、受欺侮、上下学不安全感、斗殴等行为的发生以初中生为高,骑车违规及感到孤独、抑郁等情绪相关行为以高中学生明显。安全相关行为、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职业技术学校及普通中学较高,感到学习压力高、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关行为发生率重点中学较高。非故意伤害行为、安全无保障相关行为和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男比女高,不良情绪相关行为则女高于男。结论城市青少年中发生伤害危险行为情况不容忽视,建议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达到预防、控制和减少伤害发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海英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7-129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制定学生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奉贤区2006学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2006学年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74‰,其中小学生为3.12‰,初中生为5.11‰,高中生为2.20‰;男生为5.51‰,女生为1.79‰。学校是学生发生伤害的最主要场所,占33.12%;课间休息是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时段,占35.67%;消遣是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最主要活动,占45.22%;跌倒或跌落是伤害最主要的原因,占58.6%;骨折最主要的伤害性质,占59.87%;手和腕是最主要的伤害部位,占29.3%。结论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