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服务”在两个专业病区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医生和护士搭班共同查房管患者,改革护士工作模式,实行分层级管理,弹性排班,增加支持系统,实行绩效考核等。结果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使传统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激发了护士的最大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医、护、麻一体化工作管理模式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与效果。为医、护麻合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医护麻一体化患者管理模式,由医师护士麻醉医师共同参与内镜检查共同管理患者,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麻一体的工作管理模式贯穿患者镜检全程。构建医护麻联合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建立建设性解决冲突的机制,提升医护人员工作质量能力。结果 2004年我院为了优化服务质量,内镜中心开始进行医护麻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试点并大力推行,对其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同时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实现医护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把服务内涵、质量、效率拓展和提升后,才能提供给患者更加完整的"全程服务保障体系"。结论在不增加医护人员人力的情况下,合作式医护麻内镜中心工作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士工作满意。护理人员对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持肯定态度。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其满意度,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还能使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得到提升,因此,医护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搞笑的临床工作模式,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心血管科开展的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调整工作模式,转变服务理念,优化住院环境,提高专业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提高了医护人员配合程度,使患者对医生护士的诊疗护理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心血管科开展的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调整工作模式,转变服务理念,优化住院环境,提高专业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提高了医护人员配合程度,使患者对医生护士的诊疗护理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专病护士与医师共同查房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新型医护合作模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查房,观察组行共同查房。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全院对专病护士的护理会诊需求;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全院对专病护士的专业需求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患者治疗护理及自身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得到提升等(均P<0.05)。结论医护共同查房加强了医护协作关系,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技能、拓宽知识结构、树立护士威望,形成医师、护士合作的良好氛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的专科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内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全程分层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儿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与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层上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分层级护理)各35例.统计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0.3±2.1)d明显短于对照组(12.2±2.5)d(P<0.05).结论 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分层级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在医护药联合查房的应用。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住院科室开展联合查房84次,其中实施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的医护药联合查房42次设为实验组,使用传统的医护分开查房42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查房形式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整体责任制管床能力,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标准性和规范性,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联合查房前后,调查的数据相比较,P0.05,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整体责任制管床能力,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标准性和规范性,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实施临床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促使责任护士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8.
满意度测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华英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160-160,F0003
目的探讨手术科室医护人员、手术患者或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加强手术室护士和手术科室医护人员、手术患者的沟通与配合,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各手术科室医护人员、手术患者或家属为调查对象,由护理部每季度到病区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科室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结果手术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投诉和提出批评意见也明显减少;手术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满意之处。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良项目主要集中在器械是否准备是否齐全、适合手术,巡回护士有时不能坚守岗位、及时观察患者,手术器械护士配合欠熟练、轻巧、规范,手术后健康教育有时未到位,缺乏沟通技巧、访视形式单一等。结论护理满意度调查是护理质控的重要环节,它能促进护理人员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工作主动性,促进护患、医护间的有效沟通。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1],根据不同的疾病,医生和护士组成相应的医护协同小组,通过系统化、科学化、人文化的诊疗护理,向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医疗护理照顾,让患者享受最好的诊疗护理服务[2]。而传统的住院管理患者的模式是医护各自工作,医生与护士之间联系少、沟通少,医护各自收集的患者信息不能及时、完全地分享,甚至不统一,严重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责任制护理在外科优质服务试点病区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认真学习并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内涵,将护士的排版模式进行改革,安排责任护士向患者展开全程优质护理,确保将责任制护理落实到位。结果试点病区护士及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知晓率均达到100%;责任制护理及护士排班模式改革得到顺利推行,患者得到了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未出现护患纠纷情况,患者、医师及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8.5%、96.3%及92.9%。结论通过将责任制护理应用在外科优质服务试点病区中,可充分促进患者、医师及护士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科室医护晨会交班报告内容进行探索,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运用改进后的晨会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并对执行新模式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规范了科室的交接班流程;提高了晨会交接班质量;培养和训练了科室护士和医师的心理素质、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专科疾病知识能力,增加了患者对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新的晨会交班报告使交接班更加规范、合理、完善。同时融洽了医护、护患关系,全面提高了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42-14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入组的50例患者根据评分量表结果及患者病情,医护共同制订适用于患者的治疗及心理疾患干预措施。病情平稳及随访时再次测评,分析医护协作双心护理满意度。结果:医护协作后医生、患者、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均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净化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结果医护患在工作中开展中不断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能很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99.7%。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状况的系统全面把握,给与及时的指导建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透析群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病区实施医护联合查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护士38例,按照数字发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护理传统查房模式,观察组19例给予医护联合查房模式,统计并分析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合格率为78.95%,明显低于观察组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内医生对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明显提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明显提高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外科运用PDCA循环法培训模式对低年资(5年内)护士进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骨外科32名低年资(5年内)护士采用PDCA循环法模式进行培训,分析培训结果,并与培训之前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本组32名低年资护士培训后护理能力、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可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护理工作胜任能力,提高医护和护患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PN排班模式在心外科病房中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通过改进心外科排班模式(APN模式),对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护理质量、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行APN排班模式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较之前有所提高,更好的保障了护理质量,促进医护患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结论 APN排版模式能提高护士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科护士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1年7月开始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分别对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新生儿科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提供了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护士护理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人文关怀—医护配合(CCC)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医院 ICU 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常规护理组和 CCC 模式护理组各30例。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医师满意度调查表,累积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C 护理管理可以缓解护理人员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传统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CC 护理模式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学会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构建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到以患者为本,真正做好人性化护理,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普外科在职护理人员42例,于2015年1—6月实行传统工作模式,于2015年7—12月实施医护人员小组式一体化工作模式。了解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提升情况及对新型工作模式的满意度。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后护士临床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人际关系及专业发展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且护士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科室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科室护理人员自身核心能力,包括对患者病情评估、自身专科疾病相关知识与合理用药知识、护理操作能力等均得到提升。对于此种工作模式,科室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开展优质护理、实施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后,临床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建立整体护理责任制,满足临床护士身心需求。结果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实施后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患者陪护率与患者投诉发生率均降低。结论责任制整体化护理,确保了护理安全,密切了护患、医护关系,提升了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