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生髓方组、益气活血方组。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周。治疗组连续给药2周,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额顶叶皮质LRP5和β-Catenin表达的阳性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值。结果:皮质LRP5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与补肾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益气组差异不明显,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皮质LRP5的阳性面积值(Are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显著,与各治疗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皮质β-Catenin的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益气组、补肾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皮质β-Catenin的Are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各治疗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能通过降低额顶叶皮质LRP5和升高β-Catenin蛋白表达,调节Wn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额顶叶皮质Hes-1、Hes-5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es-1、HeS-5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值。结果:在缺血区额项叶皮质。再灌注1-2周时,模型组Hes-1、Hes5表达阳性面积单位、平均吸收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再灌注1周时.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组Hes-1、Hes-5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Hes-1和Hes5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补肾生髓方组(P〈0.01)。再灌注2周时,除补肾生髓方组Hes-5外,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Hes-1和Hes5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阳性面积显著高于补肾生髓方组(P〈0.01)。再灌注3周时。补肾生髓方组Hes1表达阳性面积,补肾生髓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阳性面积及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两种中药复方均能通过增强缺血侧脑组织额顶叶皮质Hes-1和Hes-5的表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大鼠海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3a、卷曲蛋白9(Frizzled9)和T细胞因子3(TCF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h后持续灌注7d.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缺血侧海马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缺血侧海马CA1区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表达.结果 在缺血侧海马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补肾生髓方组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在缺血侧海马CA1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与补肾生髓方组能显著降低CA1区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表达(P<0.01).结论 2种中药复方能通过抑制缺血侧海马Wnt3a、Frizzled9和TCF3蛋白表达,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顸叶皮质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生髓方组、益气活血方组。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周。治疗组连续给药2周,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额顶叶皮质LRP5和β-Catenin表达的阳性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值。结果:皮质LRP5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与补肾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益气组差异不明显,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皮质LRP5的阳性面积值(Are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显著,与各治疗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皮质β-Catenin的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益气组、补肾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皮质β-Catenin的Are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各治疗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能通过降低额顶叶皮质LRP5和升高β-Catenin蛋白表达,调节Wn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Notch信号转导通路Nurr1、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生髓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脑缺血2 h后,持续灌注7 d。采用PCR检测额顶叶皮质Nurr1、SMO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urr1、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Nurr1 mRNA及其蛋白、SMO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SMO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方组与补肾生髓方组Nurr1、SMO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促进脑组织修复的作用与其下调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中Nurr1、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额顶叶皮质Jagged1、Notch4和Hes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0.26mm尼龙线,造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入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h后,分别于再灌注7d和14d取缺血侧海马和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和额顶叶皮质Jagged1、Notch4和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Jagged1、Notch4和Hes1蛋白7d和14d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Jagged1、Notch4和Hes1蛋白7d和14d表达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补肾生髓方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Jagged1、Notch4蛋白7d和14d表达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能通过下调Jagged1、Notch4和Hes1蛋白表达,调节Notch信号通路,影响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其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侧脑室下区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及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周、2周、3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NSE和GFA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或平均吸收光密度值(A值).结果 缺血侧侧脑室下区,再灌注1周、2周益气活血方组,再灌注2周、3周补肾生髓方组,Nestin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或P<0.01);再灌注1周益气活血方组较补肾生髓方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2周、3周补肾生髓方组较益气活血方组显著增多(P<0.05).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1周、2周益气活血方组,再灌注2周补肾生髓方组,NSE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1周时益气活血方组较补肾生髓方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2周时补肾生髓方组较益气活血方组显著增加(P<0.01).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1周、2周益气活血方组与补肾生髓方组GFAP表达平均吸光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再灌注各时间段两复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与补肾生髓方能通过增加缺血侧侧脑室下区Nestin、缺血半暗带区NSE数量、增强GFAP的表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两种复方在增加Nestin、NSE数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1w、2w、3w,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BDNF和bFGF弱阳性表达;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BDNF和bFGF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OD值)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w时bFGF除外);在多个时间点益气活血方组、补肾生髓方组BDNF和bFGF表达的OD值均较模型组升高;两中药复方组间比较,在1w、2w,BDNF表达的OD值益气活血方组高于补肾生髓方组;第3w,补肾生髓方组高于益气活血方组,各时间点bFGF表达的OD值,两中药复方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补肾生髓方能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抗脑缺血后损伤,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石焱 《浙江医学》2010,32(10):1514-1515,1517,1584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应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有基础性表达,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27±0.05.模型组大鼠BDNF蛋白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18±0.06,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BDNF蛋白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25±0.05,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电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电针促进BDN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方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CA1区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丹龙醒脑方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Nestin 蛋白和GFA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3 d后和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和丹龙醒脑方组治疗3 d后和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龙醒脑方组在治疗3 d和7 d后Nestin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增加(P〈0.05),GFAP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减少(P〈0.05)。结论丹龙醒脑方对海马CA1区病理形态有保护作用。丹龙醒脑方抗脑缺血损伤可能与促进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丙泊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onga线栓改良法制作大鼠左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2 h后拔出线栓造成再灌注损伤。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线栓仅进入10 cm后拔出;缺血再灌注组(M组):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后,尾静脉泵注20 mL/h 0.9%氯化钠溶液;丙泊酚组(P组):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后,尾静脉泵注20 mg/(kg·h)丙泊酚。24 h后用Longa E神经症状评分法,选取1~3分大鼠,每组8只进行实验。造模后行水迷宫试验评估认知功能,HE染色观察海马区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3a、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减少,变性细胞增多;脑组织中wnt3a、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丙泊酚预处理后大鼠空间认知和学习能力改善(P<0.05);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细胞增多,变性、坏死细胞减少;wnt3a、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丙泊酚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可能通过激活经典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减少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改善大鼠空间认知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及补肾生髓方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 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苏木精-伊红、Spoerrl染色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形态学变化。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再灌注3周时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可见核浓缩现象与胶质细胞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两种中药复方在再灌注3周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可见少量核浓缩现象。Spoerrl染色示神经细胞突触呈蓝红色,模型组神经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显著减小(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两种中药复方组神经细胞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2周补肾生髓方组比益气活血方阳性染色面积显著减少(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与补肾生髓方通过减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突触损伤或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再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的细胞损伤及海马谷氨酸转运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后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艾灸组、艾灸+假手术组,每组10只。艾灸组和艾灸+假手术组予艾灸百会穴治疗。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胶质谷氨酸转运体-1(GLT-1)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GLT-1 mRNA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不明显,其组织细胞形态明显好转,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P<0.05),神经元密度显著增高(P<0.05)。②艾灸疗法可上调脑缺血大鼠海马区GLT-1mRNA的表达(P<0.01)。③艾灸疗法可上调脑缺血大鼠海马区GLT-1蛋白表达(P<0.05)。结论艾灸疗法可促进脑缺血损伤海马区椎体细胞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GLT-1的表达,调节神经递质和保护海马组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永久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永久性前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对大鼠大脑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海马CA1区BDNF以及TrkB的定位、相对定量表达.抽提大鼠海马CA1区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对BDNF以及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永久性前脑缺血8周后,大鼠海马CA1区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锥体细胞的胞浆、胞核及轴突;模型组大鼠的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海马CA1区Trk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胞浆及轴突内;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TrkB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的永久性前脑缺血可增加大鼠海马CA1区BDNF蛋白表达水平,而对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CalpainⅠ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期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CA1区病理改变及CalpainⅠ表达的变化。方法243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9只)和模型组(144只),VD动物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合并尾端放血的方法制备;分别于造模后第4周、6周和8周测试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计数,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alpainⅠ的表达。结果造模后4周、6周和8周时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均明显劣于假手术组小鼠(P<0.05)。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单位面积正常神经元计数分别为(102±15)个、(108±11)个和(101±12)个;模型组分别为(65±19)个、(21±3)个和(50±11)个,较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造模后6周损害最严重,较模型组造模后4、8周时也显著减少(P<0.05)。假手术组造模后4周、6周和8周时小鼠海马CA1区CalpainⅠ的平均OD值分别是0.030±0.003、0.031±0.003和0.029±0.003;模型组CalpainⅠ的平均OD值分别是0.099±0.009、0.121±0.010和0.115±0.010,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尤以术后6周时增高明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6周时海马CA1区神经元损害最严重,CalpainⅠ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区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2及Hes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方小剂量组(丹小组7.4 g/kg)、大剂量组(丹大组14.8 g/kg),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7 d取缺血侧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小组、丹大组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丹龙醒脑方能通过上调海马区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水平,调节Notch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其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药益气活血补肾方对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早期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及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c-Jun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后3 d,治疗组c-Fos、c-Jun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7 d,三组c-Fos、c-J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方可以下调c-Fos、c-Jun表达,从而对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脑益智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四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后,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非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大脑皮质和海马中MPO的活性及海马结构内ICAM-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总数、非淋巴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大鼠脑组织皮质区和海马区的MP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ICAM-1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1),平均灰度值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干预后造模组、中药干预后造模组及中药治疗组的白细胞总数、非淋巴细胞总数(P0.01)及其百分比均降低(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MPO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5);ICAM-1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均降低(P0.01,P0.05),平均灰度值均升高(P0.01,P0.05)。结论:健脑益智方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的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下调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以上途径阻断其后的炎症级联反应来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远志总皂苷(Tenuigenin,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4亚基(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unit alpha-4,nAChRα4)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 (postsynaptic density 95,PSD-95)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TEN对AD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EN 12.5,37.5 mg·mL-1剂量组,应用D-半乳糖致衰老的基础上定向Meynert基底核损毁建立AD大鼠模型,TEN12.5,37.5 mg·mL-1治疗组则在造模的同时用远志总皂苷灌胃(ig)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大鼠海马CA1区nAChRα4及PSD-95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AChRα4及PSD-95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TEN 12.5,37.5 mg·mL-1剂量组大鼠海马nAChRα4及PSD-95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两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增高(P<0.05);且TEN 37.5 mg·mL-1剂量组的平均灰度值比TEN 12.5 mg·mL-1剂量组显著降低,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TEN可显著提高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nAChRα4及PSD-95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其改善认知功能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血糖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Ku70和Bax的表达变化,探讨Ku70和Bax在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血糖正常全脑缺血再灌注(NCI)组和糖尿病全脑缺血再灌注(DCI)组。DCI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联合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作糖尿病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CI组不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其余处理同DCI组;SO组仅暴露血管。分别在缺血再灌注1、6、24和48h应用光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Ku70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CI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结构破坏,各时间点存活神经元密度与SO组比较均减少(P<0.05);DCI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加重,各时间点存活神经元密度较NCI组降低(P<0.05)。NCI组1h和6h时间点Ku70表达较SO组增强(P<0.05),24h和48h表达较SO组降低(P<0.05);DCI组各时间点Ku70表达均较NCI组降低(P<0.05)。NCI组各时间点Bax表达均较SO组增强(P<0.05),DCI组各时间点Bax表达均较NCI组增强(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进一步加重Ku70低表达和Bax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