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分别探讨二者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胆固醇水平分组,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不同临床类型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胆固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糖异常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血糖组病死率与高血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胆固醇均低于正常范围,病死率达67.9%。中、重度低血糖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低血糖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固醇≤1.0mmol/L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胆固醇>1.0mmol/L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低、胆固醇水平越低,其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乙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乙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00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观察其生存时间及可能影响其预后的15个因素,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病情分期、LAM治疗等5项预后因素有统计学意义。但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年龄、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病情分期等3项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慢性重型肝炎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参数,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年龄可作为综合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100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乙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0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观察其生存时间及可能影响其预后的15个因素,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病情分期、LAM治疗等5项预后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多项因素的分析则显示,年龄、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病情分期等3项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慢性重型肝炎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参数,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年龄可作为综合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6例的临床资料,以对其临床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痊愈或明显好转,存活率56.98%;37例病情恶化或死亡,未愈率43.02%.结果显示多因素与ALSS的疗效有关,未愈组年龄大于存活组(P<0.01);肝硬化基础上发生重型肝炎患者ALSS的疗效低于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重型肝炎患者(P<0.01);慢性重型肝炎ALSS治疗的存活组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固醇、甲胎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高于未愈组,而血清总胆红素、内毒素水平低于未愈组(P<0.01);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疗效高于晚期患者疗效(P<0.01),慢性重型肝炎存在的并发症也影响ALSS的疗效,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时血浆置换联合CVVH或CVVHD能提高治疗效果.结论ALSS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固醇、甲胎蛋白及白蛋白和内毒素水平,以及治疗后病人的反应有关.血浆置换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反跳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不明显或甚至更低者则疗效差.提出血浆置换治疗>5或6次后病情仍未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不明显或反跳幅度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不明显或甚至更低者,有条件者应尽早施行肝移植术,而无条件施行肝移植术者,可结合患者经济情况考虑停止血浆置换治疗,以避免加重病人更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重型病毒性肝炎382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爱荣 《河南医药信息》2010,(22):110-111,114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0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38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重型病毒性肝炎382例,经积极治疗死亡236例,病死率61.78%;存活146例,生存率38.22%;〈20岁组与21~50岁组病死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20岁组和21~50岁组与〉50岁组病死率比较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各临床分型病死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生化指标检测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较轻病死率较低;临床分型病死率呈现为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临床生化指标总胆红素、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甲胎蛋白等对于判断重型肝炎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琴  黄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16-1617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我院肝病中心治疗的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恶化死亡组与好转组年龄,两组比较有差异,恶化组年龄大。(2)随着总胆红素(TIBL)不断升高,总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不断降低,病死率越高。(3)36例患者MELD分值〉20分.其病死率与MELD预期病死率无差别。结论:年龄、TBIL、CHO、PTA、FIB是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MELD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为进一步治疗决定肝移植的分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病例分成好转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有关。结论年龄、性别、初次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是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重要因素,对指导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尿酸(UA)水平与肝功能损害、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58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初UA测定值与检测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空腹血糖(GLU)、胆固醇(CHOL)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UA水平分为<70μmol/L组18例,70~100μmol/L组22例,>100~150μmol/L组37例,>150μmol/L组81例,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1.1%、50.0%、91.9%、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值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尿酸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2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重型肝炎的预后与其临床类型,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固醇及其主要并发症明显相关。结论重型肝炎的治疗中除确治疗原发性病外,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重肝炎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2-2005年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共102例,分析其预后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愈或好转68例,存活率66.7%。(1)急性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低与亚急性以及慢性重型肝炎。(2)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率分别为95.7%、69.8%、12.5%(P〈0.01)。(3)合并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者存活率分别是73.8%、64.7%、40.0%、28.6%、12.5%。(4)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甲胎蛋白的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血清总胆固醇及白蛋白的下降与疗效明显相关。结论 临床分型、分期、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等是影响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血生化指标,是提高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早期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危险预兆.方法:收集西南医院1990年1月~2001年5月所有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的主要临床参数及预后情况,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文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大样本临床资料中筛选出具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全组971例重型肝炎,死亡593例,总病死率61.1%.②年龄≥38岁、血清胆红素≥416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超过对照组17.3 s及肝性脑病,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任何1个因素存在的病死率为56.7%,任何2个因素并存的病死率为86.0%,任何3个因素并存的病死率为95.1%,全部4个因素并存的病死率为100%.结论:①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参数中,年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肝性脑病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②对于具备任何2个危险因素的重型肝炎患者,其死亡危险极高.  相似文献   

12.
1260例重型肝炎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方法 分析近20年收治的1260例各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占89.36%。慢性重型肝炎占80.48%。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P<0.001)。患者早、中、晚期接受治疗的存活率分别为82.77%、60.48%、14.35%(P<0.001)。血清胆红素浓度与病死率成正相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指标,PTA值超低死亡率越高。甲胎蛋白(AFP)上升提示肝细胞增生活跃,预后较好。重型肝炎发生的并发症越多者死亡率越高。结论 重型肝炎应早期诊断,早期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及应用人工肝治疗,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存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型肝炎96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方法 将 96例重型肝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分别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胆固醇、PTA、血清前白蛋白等因素与重肝预后有关 ,在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 ,发生出血和感染者死亡率较高。结论 对重型肝炎患者积极祛除病因、预防和治疗开发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早期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危险预兆。方法:收集西南医院1990年1月-2001年5月所有重型肝炎患人院时的主要临床参数及预后情况,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大样本临床资料中筛选出具有显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全组971例重型肝炎,死亡593例,总病死率61.1%。②年龄≥38岁、血清胆红素≥41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超过对照组17.3s及肝性脑病,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任何1个因素存在的病死率为56.7%,任何2个因素并存的病死率为86.0%,任何3个因素并存的病死率为95.1%,全部4个因素并存的病死率为100%。结论:①重型肝炎患人院时的临床参数中,年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肝性脑病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②对于具备任何2个危险因素的重型肝炎患,其死亡危险极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空腹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9例重型肝炎、56例慢性肝炎、45例急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和健康人(F=21.216,P<0.01);重型肝炎患者空腹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x2=21.23,P<0.01);重型肝炎死亡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存活患者(t=2.6806,P<0.0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常发生空腹低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对判断重型肝炎危重程度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发低血糖对其预后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按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7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低于正常42例(53.16%),其中死亡21例,病死率50%,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并发空腹血糖减低,其死亡率高,血糖水平与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重型肝炎的肝衰竭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血糖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的血糖异常变化情况,探讨高血糖水平、低血糖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13例肝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糖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重型肝炎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比较,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重型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比较血糖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水平重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的异常(高、低)血糖的发生率达到74.2%,重型肝炎高、低血糖组病死率较重型肝炎正常水平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肝病患者血糖异常者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减少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血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控制病情进展,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宋翌琰  陈慧  封莉  周芬  田敏  胥萍 《江苏医药》2023,(10):1075-1076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 19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各指标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0.05)。男性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 血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建立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对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96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方法:将96例重型肝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胆固醇、PTA、血清前白蛋白等因素与重肝预后有关,在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发生出血和感染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积极祛除病因、预防和治疗开发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对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重型肝炎患者9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 AFP 水平,分析 AFP 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的 AFP 异常率依次为26.1%、48.1%、81.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生存患者的 AFP 异常率为90.7%,显著高于病死组的49.0%;生存组的 AFP 水平显著高于病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FP 水平越高,病死率越低。结论血清 AFP 水平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判断指标, AFP 越高,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