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质性肺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和IL—2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检测了30例间质肺病(ILD)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Ⅱ(LI-2)含量,并探讨其意义,结果显示ILD病人BALF中TN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BALF中IL-2测定值亦以ILD病人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且与结节病缚BALF淋巴细胞百分化,CD4/CD8比值之间有高度相关性。作者认为,BALF中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免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勇  李强 《临床医学》1999,19(12):40-41
为了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免疫状状况,对COPD合并呼衰(A组),33例,单纯COPD(B组)27例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测定。结果:IgG,IgA,IgM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A组CD3,CD4,CD4/CD8显著下降(P〈0.05~P〈0  相似文献   

3.
09/L者12例。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 2方法每例取空腹自凝血2 ml,离心分离血清于-30℃冰箱储存。采用ELISA法集中检测IL—8水平。IL—8检测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每例取静脉血0.5ml,加入肝素抗凝管中,通过库尔特-JT型血球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1.3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2结果 29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IL—8值为(44.54±28.52)pg/ml,17例COPD缓解期患者外周血IL—8值为(22.55±10.33…  相似文献   

4.
创伤血清异常蛋白对巨噬细胞功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进一步探讨创伤血清异常蛋白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色孔雀绿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采用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诱生能力;利用诊断药盒对巨噬细胞合成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创伤血清异常蛋白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粘附能力(对照组A=0.581±0.150,实验组A=0.440±0.130),但可刺激巨噬细胞合成PGE2〔正常血清(89.0±52.4)pg/L,异常血清(291.6±80.5)pg/L〕和IL1〔正常血清(5453±3380)min-1,异常血清(8993±6094)min-1〕作用。结论:创伤后淋巴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2(IL2)降低似与巨噬细胞分泌的IL1关系不大;创伤血清异常蛋白对巨噬细胞的功能具有双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兴兰  唐晓红  强欧  张正 《华西医学》2000,15(2):166-167
探讨慢性肾功不全(CR)患者腹透前后血清胃动素(MT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CRF患者腹透前后血清MTL水平。结果:(1)腹透前血清MTL均数为545.36pg/ml,较正常对照组(296.22pg/ml)明显升高(P〈0.05);腹透后血清MTL均数为429.57pg/ml,较腹透前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前血Cr、BUN明显升高,均数分别为925μmol/L和38.4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8及其受体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A、B受体(IL8RA、IL8RB)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AL)的分型、疗效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77例初诊AL患者外周血IL8含量,用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表达IL8R,并检测了15例AL完全缓解(CR)期脑脊液(CSF)中IL8水平。结果AL患者外周血IL8水平高于正常人,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M4、M5高于M1~M3,BALL高于TALL(P<0.05)。ALL中IL8>100ng/L组比≤100ng/L组疗效差(P<0.05);约36.36%的AL患者IL8R(+),IL8R(+)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幼稚细胞比例显著高于IL8R(-)者(P<0.05);CR期患者CSF中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时明显升高。结论外周血和CSF中IL8水平的检测及检测骨髓MNCs膜IL8R的表达有助于AL各亚型的鉴别及预后判断;CNSL发生时CSF中IL8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短波紫外线(UVC) 照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及白细胞介素2(IL- 2) 、IL- 12 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50 mJ/cm2 ,200 mJ/cm2 和400 mJ/cm2 不同剂量的UVC照射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24 小时后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检测细胞凋亡及IL- 2 、IL- 12的含量。结果 200 mJ/cm2 、400 mJ/cm2UVC 照射可明显诱发细胞凋亡(pg/ml) ,分别为45 .68 ±1.35,46 .62 ±1.02;照射后IL- 2 含量(pg/ml)明显下降(分别为176.88±6 .97 ,174.10 ±5 .36),与对照组(sAPO- 1/Fas 41.09 ±1 .69 ,IL- 2 为192.98 ±11.97 pg/ml) 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01) ,而IL- 12 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UVC 照射可诱发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此外凋亡可能是UVC引起的IL- 2 缺失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抗原CD4,CD8与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在血液透析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动态观察急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透析和氮质血症患者透析前后CD4/CD8,IL-2,IL-6和IL-8水平。结果CD4/CD8和IL-2的急性透析者升高(P均〈0.01),IL-2,IL-6和IL-4随代谢产物排泄而下降(P均〈0.01),结论:CD4/CD8参与急性透析和维持性透析,IL  相似文献   

9.
黄为  郭子Min 《急诊医学》1998,7(6):384-386
目的:探讨血浆P-选择素和IL-8的测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ARDS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IL-8,同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ARDS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IL-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P-选择素也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P〈0.01),死亡患者血浆P-选择素,IL-8及APACH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者血T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活性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和Eo 的激活程度。方法 选择血清白细胞介素(IL)- 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作为其活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30 例哮喘患者中22 例血清IL-5 浓度在35 ng/L以上,正常对照组均在35 ng/L以下( P<0-05);SIL- 2R浓度哮喘组为268-5 ±73-7 U/ml 较正常人138-5±55-3 U/ml 为高(P<0-01);而ECP浓度哮喘组14-4±11-8 μg/L也高于正常人5-6 ±4-8μg/L( P< 0-01) ,且血清IL- 5、SIL- 2R 浓度与其血清ECP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 0-53 、0-46,P< 0-05) 而与FEV1 % 呈显著负相关(r= -0-52、- 0-42,P<0-05)。结论 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和Eo 激活;血清IL-5、SIL-2R和ECP浓度可作为反映哮喘气道炎症消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费瑜  郭慧 《急诊医学》1999,8(6):381-382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AMI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AM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一群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发率,RBC-C3b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8^+、RBC-IC明显高于对照组,RBC-C3b与CD4+/CD8^+呈显著负相关(r=-0.756,P〈0.05),RBC-IC与CD4^+/CD8^+呈显著正相关(r=0.612,P〈0.05)。结  相似文献   

12.
缺铁性贫血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63例缺铁性贫血(IDA)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IL-2活性和sIL-2R水平测定分别采用MTT法和双抗体夹心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结果:IL-2活性,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结论:IDA合并RR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某些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15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IL-6和诱导型NO合酶(iNOS)mRNA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患者组(15例)细胞因子IL-1、IL-6和iNOSmRNA的表达均高于11名健康对照(1.81±0.13/0.54±0.15;1.67±0.54/0.39±0.09;1.24±0.18/0.08±0.01。P均<0.01)。8例患者经治疗处于稳定期时,细胞因子IL-1和IL-6mRNA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但iNOSmRNA恢复较慢,仍保持较高水平(1.23±0.16/0.71±0.1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0.71±0.15/0.08±0.01,P<0.01)。结论该结果从基因水平证明细胞因子(IL-1、IL-6)和iNOS参与MS的病理过程,其水平变化可提示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4.
测定不同病期哮喘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TNFα、IL─8含量分别为164.85±31.08和313.78±160.53pg/ml;发作期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8.76±42.06(P<0.01),486.39±319.98(P<0.05),TNFα与IL─8呈正相关(P<0.01);缓解期组仅TNFα高于对照组,其含量为192.41±38.5(P<0.05),TNFα与IL─8呈正相关(P<0.05)。提示TNFα、IL─8参与发作期气道炎症的形成,而TNFα在缓解期慢性炎症的持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致炎作用部分地由IL─8介导。  相似文献   

15.
手术方式对炎性细胞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所致创伤对炎性细胞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胃癌根治术(A组,13例)、低位直肠癌会阴腹联合根治术(B组,13例)和开胸食管贲门癌根治术(C组,11例)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的变化特点,并与10例同期行阑尾炎和腹股沟疝小手术患者(D组)作比较。结果:①A、B、C3组患者术后2小时IL6和IL8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但A、B、C组上升幅度不同,术后1日均显著下降;②A、B、C、D4组患者术后2小时ACTH浓度均显著升高(P均<0.01),术后1日均显著降低,但A、B、C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C组术后2小时皮质醇显著升高(P均<0.01),术后1日则显著下降;④术后1日IL6与IL8含量显著相关(P<0.05),术后2小时ACTH与皮质醇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按照一定时间要求监测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变化,有利于判断手术创伤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脐血的造血支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脐血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相ELISA法检测34例脐血清和20例成人血清的GM-CSF、IL-3和IL-6含量。结果:脐血清GM-CSF、IL-3和IL-6含量分别为19.1±14.8、19.2±12.7和57.5±29.1pg/ml,成人血清GM-CSF和IL-6未测出,IL-3含量为2.2±2.9pg/ml,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均<0.001)。结论:脐血含有丰富的造血生长因子,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化疗等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腹水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例卵巢癌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提取腹水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诱导,扩增后回输病人腹腔。培养前后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IL-2受体及细胞毒活性,并对TIL/rIL-2治疗前后的腹水病理细胞、CEA及CA125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腹水TIL经培养扩增后,CD8,IL-2受体及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加(P〈0.01),腹水CEA及CA1  相似文献   

18.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时体内免疫状态的变化。对51例ACVD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sIL2Rα)测定。结果:ACVD急性期血清TNFα和sIL2R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其中重度组TNFα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恢复期血清的TNFα和sIL2Rα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01)。表明单核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与ACV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患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细胞亚群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2例肾病综合征(肾病)、24例肾小球肾炎(肾炎)患儿及2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1)肾病及肾炎活动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分别高于各自缓解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肾病及肾炎缓解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2)肾病和肾炎活动期组尿液sIL-2R与血清sIL-2R浓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86和0.5483,P<0.01)。(3)肾病活动期组CD+4细胞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低于肾病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结论肾病和肾炎活动期患儿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肾脏疾病活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检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IDDM患者SIL-2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0.01;P〈0.05)。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均〈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比较有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