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脑电图在难治性内侧颞叶癫(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术前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手术患者术前评估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前颞区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c discharges,IEDs)棘波次数,区分单侧放电(≥90%的IEDs局限于一侧)与双侧放电、单侧优势(双侧独立IEDs在每侧均<90%,且一侧独立IEDs≥75%),并将其与发作期脑电图,MRI结构异常以及术后结果比较。结果发作间期放电(IEDs)明确单侧者比有双侧放电表现为IEDs单侧优势者显示更好的预后;对于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的患者,与IEDs一致均有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术前发作间期脑电图有助于MTLE的术前定位以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MTLE)患者影像学异常及发作间期放电(IEDs)优势侧对近期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我院癫(癎)中心门诊就诊的难治性MTLE患者50例,根据MRI海马像检查将其分为左侧MRI(+)组、右侧MRI(+)组、MRI(-)组及双侧MRI(+)组.综合多次IEDs结果进行评定,若一侧独立IEDs≥75%,则判为IEDs优势侧.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对患者进行记忆评定.结果 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来自农村、病程、发作情况、药物治疗各因素在4组间的分布相匹配.各组记忆商(MQ)及分量表的年龄量表分比CMS正常均数差(P<0.05).右侧MR[(+)组无意义图形再认得分(9.42±7.46)相对于左侧MRI(+)组(16.26±4.43)和MRI(-)组(18.26±5.49)低(F=4.281,P<0.05).MRI(-)者中左侧IEDs、右侧IEDs、双侧IEDs 3组间MQ及各分量表的年龄量表分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侧MRI(+)MTLE患者在空间图形记忆方面的损害更加显著,无意义图形再认对于非语言记忆的评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颞叶癫癎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16例颞叶癫癎患儿,对其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难治性癫癎的脑电图变化规律.结果 患儿的癫癎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颞叶癫癎的脑电图特点:背景正常者约占62.5%(10/16);背景异常约占37.5%(6/16);异常放电及部位:颞叶棘波或慢波放电,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同步或不同步放电.结论 小儿颞叶癫癎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癎综合征,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头皮及蝶骨电极脑电图对术前诊断颞叶内侧型癫 (MTLE)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日本国家癫中心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 110例患者中的 39例 ,他们皆为预后Engel分级一级 ,且保持 2年以上的患者。应用日本癫中心的分类方法对这些患者脑电图的术前发作间期放电 (IED)和发作期放电 (ID)进行分类 ,并与手术侧别相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IED均起自蝶骨电极区或颞叶前区。半数患者有双侧IED。除 1例患者外 ,其余患者IED优势侧均与手术侧一致。切除低频度IED侧同样也可获得很好的预后。依照我们的分类方法 ,有 6 4 %的患者脑电图可见不同的发作类型。在 39例患者中 ,37例患者脑电图发作的侧别与手术侧一致。只有两例患者例外 ,但与手术同侧的发作次数占优势。结论 在MTLE患者中 ,发作间期脑电图呈现一侧优势时有定侧意义 ,低频度IED侧并非手术禁忌 ,应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发作期的头皮脑电图与发作间期相比 ,定侧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种无创性定位手段在颞叶内侧癫(癎)患者术前癫(癎)灶定位中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颞叶内侧切除,随访1年以上,预后为Engle I级的40例患者,回顾性地总结这组病例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发作症状、头颅MRI、发作问期SPECT所提供的定侧定位信息,分析其在癫疴灶定位中的价值.结果 (1)发作间期颞前尖波:出现单侧独立尖波者37例(92.5%),其中35例(94.6%)与癫(癎)灶侧别相符;(2)发作期脑电图:32例获取了发作期脑电图,26例(81.2%)的发作期脑电图可提供定侧信息,其中25例(96.2%)与癫(癎)灶的侧别相符;(3)发作症状:23例(57.5%)患者的发作症状可以提供癫(癎)灶侧别信息,其中19例(82.6%)提供的侧别信息与癫(癎)灶侧别一致;(4)头颅MRI:38例(95.0%)头颅MRI提示一侧海马及颞叶的信号或结构异常,其中37例(97.4%)与癫(癎)灶侧别相符;(5)发作间期SPECT:23例患者行同位素检查,22例(95.7%)可提供癫(癎)灶侧别信息,其中18例(81.8%)与癫(癎)灶侧别相符.结论 颞叶内侧癫(癎)术前无创性定位定侧方法中,提供定侧信息比较敏感的方法依次为SPECT、MRI、发作问期脑电图、发作期脑电图和发作症状,而定侧信息可靠性的高低依次为头颅MRI、发作期脑电图、发作间期脑电图、发作症状和SPEC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海马有病损的颞叶内侧癫(癎)的手术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5例伴有海马病损颞叶内侧癫(癎)患者.均经详细了解发作症状学、附加蝶骨电极的长程视频脑电图及颅脑磁共振等检查;经正规而详尽的术前评估,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至少半年以上.结果 术后依据Engel分级,显效(Ⅰ级和Ⅱ级)占80.0% (12/15)、好转(Ⅲ级)占20.0%(3/15)、无效(Ⅳ级)为0.0%.结论 颞叶内侧癫(癎)手术效果确切,是基层医院开展癫(癎)手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边缘性癫癎(LE)和边缘性癫癎状态(L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例LE和1例L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LE癫癎患者均为青年期发病,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紧张、恐惧及各种形式的自动症和自主神经症状.脑电图呈现一侧或双侧颞区疒间样放电.头颅MRI示1例左侧海马硬化,1例右颞叶内侧钙化灶.1例LSE患者系中年男性,表现发作性意识障碍、言行紊乱和精神症状,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以上;脑电图呈现双侧额叶、颞叶θ波或δ波;头颅MRI示:左颞叶前部蛛网膜囊肿.3例经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治疗发作得到控制.结论 LE和LSE的临床特点是发作性自动症、自主神经和精神症状,与颞叶内侧海马及杏仁核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常规脑电图(EEG)无(癎)样放电的84例发作性疾病(其中49例临床诊断为癫(癎),35例可疑癫(癎))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癎)组VEEG(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0%,可疑癫(癎)组(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1%,80%的(癎)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 VEEG检测可明显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癫(癎)发作的分型.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与录像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癎)性发作为特征.目前国际抗癫(癎)联盟关于癫(癎)和癫(癎)综合征国际分类的依据:(1)临床发作特点;(2)发作间期脑电图(EEG);(3)发作期EEG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颞叶癫(癎)患者发作期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4例患者的46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46次发作中,16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30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2次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发作时脑电图表现以中高波幅慢波起始最多见,10例患者可以得到定侧.4例患者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定侧后进行手术,术后癫(癎)完全控制.结论 颞叶癫(癎)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癎)综合症,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医生通过监测到临床发作可以更好明确诊断.同时,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改变可以为术前评估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癎)性痉挛发作患者的头皮及颅内脑电图(EEG)特点,探讨与痉挛发作相关的EEG变化及其与发作间期放电、神经影像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头皮同步视频脑电图(V-EEG).此11例患者均行术中皮层EEG监测30-60min,其中4例术前行颅内电极长程EE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层脑电图扫描下致(癎)灶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癫(癎)的术前评估及致(癎)灶病理学意义.方法 对67例经临床诊断为难治性癫(癎)的患者应用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及功能性检查等方法进行术前综合评估,确定致(癎)灶.然后在皮层脑电图描记下行致(癎)灶切除,对切除的致(癎)灶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综合疗效评定:1年内癫(癎)发作消失23例,显进进步18例,进步17例,无变化5例,失访4例,总有效率为84.6%;病理结果:有肿瘤、动静脉畸形、灰质异位、表皮样囊肿、炎性肉芽肿、脑软化、粘连性蛛网膜炎、海马硬化,其他还有蛛网膜增厚、脑组织神经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及变性,部分病例伴有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淋巴细胞浸润或者血管增生、管壁增厚,伴有小疤痕形成或继发性囊肿形成等.无1例无异常. 结论 神经电生理、影像学及功能检查的联合应用是术前评估致(癎)灶的重要方法.而脑电图、颅内电极与数字视频脑电结合,将患者的发作期表现与脑电信息同步记录保存是分析癫(癎)异常放电定位致(癎)灶的最佳方法.致(癎)灶切除术是难治性癫(癎)的有效治疗手段,致(癎)灶组织均存在结构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癫(癎)患者先兆症状的发生比例、临床表现,为正确诊断治疗癫(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1028例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癫(癎)患者的先兆发生率、临床表现、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结果.比较伴或不伴先兆的部分性发作癫(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的差异以及腹部先兆在颞叶内外侧癫(癎)出现比例的差异.结果 部分性癫(癎)725例,484例(66.8 % )出现先兆;全面性发作者303例,无一例患者出现先兆.64例患者出现2种或2种以上的先兆表现;14例出现持续性先兆的癫(癎)患者.1028例患者中脑电图异常547例(53.2 % ),影像学异常217例(21.1 % ).484例有先兆症状的患者中286例脑电图异常(59.1 % ),126例(26.0 % )影像学异常.伴或不伴先兆的部分性发作癫(癎)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部先兆在颞叶内外侧癫(癎)出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877,P<0.01).结论 癫(癎)患者先兆症状多样,分析先兆症状对于癫(癎)分型、病灶定位以及合理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4"字征在颞叶内侧癫(癎)(MTLE)致(癎)源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确诊为MTLE并行手术治疗和术后长期随诊(≥4年)无发作的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重点关注54次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sGTC)出现的"4"字征与致(癎)源侧别的关系.结果 在33例MTLE患者的共54次sGTC中,有10例(30%)患者的23次(43%)sGTC出现了"4"字征,所有"4"字征的上肢伸直侧均位于致(癎)源(切除侧)的对侧.结论 在本组MTLE患者中,尽管"4"字征的发生率低,但有较高的致(癎)源定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PET/ CT 在癫(癎)外科评估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PET/ CT 以提高癫(癎)外科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已经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癎)46 例.所有病例在术前都经PET/ CT 检查(发作间期),并随访6 ~24 个月.结果 颞叶癫(癎)24 例PET/ CT 阳性,与头皮EEG 结果、MRI 及颅内电极检查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24 例均行颞前叶海马切除术,结果Engel I-II 级者22 例.非颞叶癫(癎)22 例,行致(癎)皮层切除术,15 例达Engel Ⅰ-Ⅱ级.结论 对于颞叶癫(癎)PET/ CT 检查能协助判断侧别.对于非颞叶癫(癎),它可以帮助确定癫(癎)源的范围,指导颅内电极的植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癫(癎)数据库中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17例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起病年龄、癫(癎)发作类型、发作频率、影像学资料以及脑电图资料等,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表现为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其中12例为棋奕性癫(癎),2例单次发作,3例为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2例棋奕性癫(癎)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提示(痫)样放电,2例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患者的动态脑电图亦发现异常放电.行为学干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而抗癫(癎)药物(AED)并无特异疗效.结论:出现弈棋相关性癫(癎)发作的患者首先需明确病因.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可考虑AED治疗;反射性癫(癎)行为学干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AED治疗非首选.  相似文献   

18.
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AEEG)的变化特征.方法本文对316例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作时癫(癎)组162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49例(30.25%),异常为113例(69.75%);在临床诊断可疑癫(癎)的154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110例(71.43%),异常44例(28.57%).癫(癎)组与可疑癫(癎)组临床发作时癫(癎)样波的发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53.56,P<0.001).结论AEEG因大大增加了描记时间而使EEG阳性率明显提高,临床发作与同步的AEEG痫样波的发放对癫(癎)的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许多非(癎)性发作性疾病与癫(癎)发作的鉴别诊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癫痫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癎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测癫癎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癎组(30例)和可控性癫癎纵(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始发年龄小、脑电图限局性癎性放电。对治疗药物反应不良和治疗前癫癎发作次数多等4个因素为难治性癫癎的危险因素。结论 具有对首次治疗药物反应不良、脑电图有限局性癎性放电、始发年龄小、治疗前发作次数多等因素的癫癎患者易发展成难治性癫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监测在脑卒中后癫(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脑卒中后癫(癎)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资料、临床发作症状特点和VEEG改变,同时分析脑电图异常放电部位与脑卒中病变部位以及发作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 疑诊脑卒中后癫(癎),视频脑电监测阳性检出率为85.3%,与常规脑电图检出率(3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与病变部位有明显相关性,脑叶出血或脑梗死累及大脑皮层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的病变明显增高; VEEG的异常放电部位、程度与脑卒中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发作类型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 VEEG能提高脑卒中后癫(癎)的阳性检出率,并有助于明确其与癫(癎)发作类型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