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腹泻是一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儿科常见病。现分析小儿腹泻的病因及推拿治疗的主要机制,浅析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归纳推拿疗法在各型小儿腹泻的主要取穴,最后总结临床使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实用技巧,力求对小儿腹泻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荣斌 《浙江医学》2008,30(5):513-514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牦电的临床综合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上,我们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急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综合症。每年夏、秋季节多见,临床多以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时有泡沫及粘液,大便呈黄色或绿色,每日数10次,常伴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症状。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10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暴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97-3197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疾病。按其病因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型和由食物性质、过敏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感染型腹泻。山药多用于治疗小儿非感染型腹泻。现将山药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多因素、多病原引发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组疾病.疾病特征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小儿感染性腹泻主要由于卫生习惯不良、饮食污染等原因造成,其中80%病原体是病毒,20%是细菌.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易造成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备受临床关注.临床护理医学已经就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  相似文献   

6.
呼琴 《中外医疗》2009,28(22):79-79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稿,且病程长,愈合慢。多见于6个月~2岁以下小儿。其中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一姐临床综合征。本人通过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556例小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深刘体会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到腹泻患儿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 .近年来由于预防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我们对12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腹泻原因,旨在减少小儿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思密达(商品名),是一种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主要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达到抗腹泻的作用。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近8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有近3亿人次,可见腹泻是一种普遍且危害极大的疾病。现将我院2004~2005年应用Smectite治疗小儿腹泻病500例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5年11月-2007年1月观察了100例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治疗结果,对其疗效对比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自拟“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临床单用西药治疗往往疗效不佳,应用"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病50例临床观察,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且多为功能性腹泻。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慢性腹泻是脾气虚而至脾胃不和引起的。2007年,我们采用汤药与针刺疗法配合应用,治疗小儿慢性腹泻7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证 ,发病多较急 ,西医药对有明显胃肠道感染因素的小儿腹泻 ,疗效较好 ,但对中医辨证属于脾虚泻者疗效较差。中医药治疗此类迁延性腹泻 ,具有较好疗效。近年来我们将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有效临床验方 ,制成口服液 ,治疗本病 2 0 0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 .1 .1 西医诊断标准 病程在 2周以上 ,大便次数较多 ,每日 3次以上 ,伴有大便量或性状的改变 (大便量多 ,多为不成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腹泻贴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大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1.1%(P〈0.01);观察组大便性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泻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尤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婴幼儿腹泻中,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最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伴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病因多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有关。笔者观察了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2岁以下的少儿。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两季为较多,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对56例婴幼儿腹泻进行了护理观察,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极易造成小儿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寻找病因,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关键。本人在多年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秋季腹泻好发于天高云淡的秋天,尤其10~11月达到发病高峰,以6个月~3岁小儿最多见,故而被称为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包括轮状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祸首。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有三个特征,即感冒、腹泻和呕吐。一般是以腹泻为最重要特征,表现为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腹泻与呕吐是造成小儿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  相似文献   

18.
腹泻是指大便性状的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和大便次数的增多。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和妨碍小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因腹泻死亡的小儿有数百万,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是小儿死因的首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控制腹泻病作为全球性策略。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在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方面研究有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明确了婴幼儿腹泻在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在秋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婴幼儿腹泻除了感染因  相似文献   

19.
郑秀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34-134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150例,与西药组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花  王玉伟 《中外医疗》2009,28(21):142-142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纽临床综合征。本病是夏秋季儿科常见病,以6个月~2岁儿童发病最多,患儿多为轻型腹泻,严重时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并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只要早期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均能很快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