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性骨损伤患者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水平,分析氟性骨损伤的发生与DKK-1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氟与健康”量表对氟暴露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集静脉血及随机中段尿用于检测血氟、尿氟及血清中DKK-1蛋白浓度,并对其进行氟斑牙筛检及前臂正位X线检查.根据血氟浓度、氟斑牙及氟性骨损伤程度将调查对象分别分为不同氟负荷组、氟斑牙与否组及不同程度骨损伤组,分析不同组别之间DKK-1的差异. [结果]血清DKK-1在低、中、高氟负荷组的浓度分别为(19.60±0.52)、(17.74±0.80)、(14.31±1.20) μg/L,随氟负荷的增高血清DKK-1浓度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氟斑牙组与氟斑牙组人群血清DKK-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轻、中、重度氟性骨损伤组血清DKK-1浓度分别为(19.16±0.76)、(15.86土1.35)、(13.27±0.45)、(12.42±0.04)μg/L;骨损伤组血清DKK-1浓度均低于无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性骨损伤患者血清DKK-1表达水平较低,提示高氟暴露可以致机体DKK-1蛋白表达下调,导致氟性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清Cbfa1和Osterix蛋白浓度的检测,分析氟接触人群中Cbfa1和Osteri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bfa1和Osterix在氟性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尿氟和血清氟浓度的高低分为高氟负荷组(尿氟4.0 mg/L且血清氟0.20mg/L),低氟负荷组(2.0mg/L尿氟≤4.0mg/L且0.17mg/L血清氟≤0.20mg/L),对照组(尿氟≤2.0mg/L且血清氟≤0.17mg/L);根据氟性骨损伤程度,分为骨损伤Ⅱ组、骨损伤Ⅰ组、氟斑牙组、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Cbfal和Osterix蛋白浓度。结果高氟负荷组血清Osterix蛋白浓度为(734.99±500.95)ng/ml,低氟负荷组Osterix蛋白浓度为(1161.17±366.73)ng/ml,与对照组(994.89±409.74)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负荷组血清Cbfa1蛋白浓度为(697.65±484.95)ng/ml,与低氟负荷组比较(985.03±310.6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性骨损伤Ⅱ组Osterix蛋白浓度为(768.04±518.20)ng/ml,与对照组比较(996.11±437.5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性骨损伤Ⅰ组(788.74±494.55)和Ⅱ组(768.04±518.20)ng/ml与氟斑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性骨损伤Ⅱ组Cbfa1浓度为(712.71±489.04)ng/mL与氟斑牙组比较(1075.1±269.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氟接触人群中,血清Cbfa1和Osterix蛋白表达量有差异,呈低负荷、轻损伤时增高,高负荷、重损伤时降低的趋势,提示,Cbfa1和Osterix蛋白表达量可能是氟性骨损伤的早期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不同氟负荷人群血清中骨钙素(OST)、降钙素(CT)含量的变化,寻找氟性骨损伤早期效应指标.方法 选择氟作业工人60人为氟接触组,根据尿氟浓度及血清氟浓度分为高氟负荷组(尿氟>4.0 mg/L,血清氟>0.20 mg/L)30例和低氟负荷组(尿氟≤4.0 mg/L,血清氟≤0.20 mg/L)30例,以无工业氟接触的30名居民为对照组(尿氟<2.0mg/L,血清氟<0.10mg//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OST和CT含量.结果 高氟负荷组血清中OST和CT含量[分别为(7.37+2.18)ng/ml、(84.11±15.45)pg/ml]和低氟负荷组血清中OST和CT含量[分别为(5.99±2.03)ng/ml、(71.92±13.2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分别为(4.87±1.85)ng/ml、(59.96±11.1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血清中OST和CT含量随着氟负荷的增加而升高,血清中OST和CT可能是氟性骨损伤的早期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暴露对成人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BMP-3表达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9月,对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陡箐乡(氟病区)和花嘎乡(对照区)成人进行氟斑牙诊断和尿氟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MP-2、BMP-3浓度。结果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成人氟斑牙检出率为72.58%(90/124),高于对照区[8.96%(6/67)],且病区成人尿氟浓度高于对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成人血清BMP-2、BMP-3浓度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病区及对照区成人血清BMP-2、BMP-3浓度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病区18~39岁组成人血清BMP-2浓度较对照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6,P0.05);而其余各年龄段成人血清BMP-2、BMP-3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氟病区成人血清BMP-2、BMP-3浓度在不同氟斑牙分度及尿氟浓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的氟可能导致成人血清BMP-2浓度升高,氟可能是影响血清BMP-2表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某电解铝厂周边居民的尿氟水平与每日摄氟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儿童氟斑牙与累计摄氟量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于2013年7月选择广西某电解铝厂周边0.3 km,1.3 km处分别选择3个和2个自然屯作为监测点1和2,于铝厂3.5kmn处的1个自然屯作为对照点(监测点3).于各监测点分别随机抽取50名以上当地出生、生活且无职业氟暴露史的居民(共计388人)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膳食摄入量;收集其晨尿检测尿氟;对所有6~12岁儿童由专科医生进行氟斑牙检查;对各监测点空气、居民饮用水、农作物、蔬菜和肉类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评估儿童累计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监测点1和2及对照点居民每日摄氟量分别为(0.73±0.13)、(0.70±0.11)、(0.39±0.03)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3组人群尿氟浓度分别为(1.80±0.84)、(1.44±0.86)、(0.71 ±0.3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年龄因素后,人群尿氟浓度与每日摄氟量相关系数r=0.441(P< 0.05);在儿童累计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中,计算出儿童累计摄氟量的基准剂量(BMD)和基准剂量95%可信区间下限(BMDL)分别为1 371.11 mg和572.98 mg. [结论]该电解铝厂周边居民尿氟浓度及儿童氟斑牙发病率均增高,可能与该厂排放污染物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接触人群血清中人硬骨素(sclerostin,SOST)的水平,分析其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及氟性骨损伤的相关性,探讨SOST在氟性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氟接触人群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及现患疾病情况,采集静脉血检测SOST、ALP、血氟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前臂正位X线检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氟组SOST为(4.806±0.525)μg/L,与中氟组和低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氟组的SOST阳性率为25.0%,与低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未损伤组和对照组的SOST分别为(4.870±0.504)μg/L、(5.100±0.627)μg/L和(5.234±0.603)μg/L,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对象血清SOST与ALP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319(P=0.001);血清SOST与氟性骨损伤密切相关,SOST阳性者患氟性骨损伤的风险是SOST阴性者的2.417倍(P〈0.05)。[结论]氟接触人群SOST明显降低,SOST与ALP活性及氟性骨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关,降低的SOST可能参与骨代谢及骨损伤过程,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煤烘高氟玉米染毒大鼠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表达变化,探讨骨吸收在氟骨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将断乳4周的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商品化饲料,3个实验组在对照饲料基础上给予不同比例煤烘高氟玉米,低、中、高剂量染毒组饲料含氟量分别为9.56、15.89及23.00 mg/kg.于连续染毒至第30、90、180天时,检测大鼠骨氟、尿氟含量及氟斑牙发生率、股骨病理组织学积分,ELISA法检测血清TRACP-5b水平. [结果] (1)各剂量组骨氟、尿氟、氟斑牙发生率及股骨病理学积分均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染毒至第30、90、180天时,各剂量组的骨氟、尿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剂量较高的组别的尿氟、骨氟高于剂量较低的组别(P<0.05).染毒至第90天和180天时,各剂量组氟斑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股骨病理切片积分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2)各组染毒至180天时,血清TRACP-5b均高于同剂量组90天及30天时的水平(P<0.05).在第30天及90天时,各组血清TRACP-5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至180天时,高剂量组TRACP-5b高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摄入煤烘高氟玉米剂量较高,且摄入时间较长时,可能引起血清TRACP-5b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影响。方法建立低蛋白低钙条件下燃煤型氟中毒大鼠模型;测定大鼠24 h尿氟、骨氟,根据氟斑牙判断损伤程度;采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大鼠股骨及胫骨骨密度;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股骨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观察大鼠胫骨上端骨形态静态计量学参数改变。结果染氟组大鼠100%发生氟斑牙;染氟组大鼠骨氟含量[(199.90±106.84)mg/kg]与骨密度(0.205 3 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6±6.11)mg/kg、0.185 4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染氟组大鼠胫骨上端骨小梁面积[(67 612.02±1 662.23)mm2]、骨小梁周长[(7 655.44±918.05)mm]、骨小梁个数[(38.25±4.99)个/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 951.43±9 046.88)mm2、(5 172.42±789.70)mm、(27.75±4.19)个/mm](均P<0.05)。结论单纯低蛋白低钙条件下,过量氟暴露可导致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出现以骨软化为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饮水氟浓度与儿童肝损害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饮水氟浓度与儿童肝损害的剂量-效应关系,并观察饮水氟浓度相同的地区氟斑牙患者和高氟负荷人群之间肝功能有无差异。方法根据饮水氟浓度(<1.0mg/L,1.0~2.0mg/L,2.0~3.0mg/L,>3.0mg/L)和是否患氟斑牙情况将210名儿童分为7组,测定各组人群尿和血清氟浓度,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浓度,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氟中毒病区人群尿和血清氟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随饮水氟浓度增加而升高;各组人群之间血清TP和ALB浓度及ALT和AST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饮水氟浓度2.15~2.96mg/L地区的氟斑牙患者及饮水氟浓度>3.0mg/L地区的高氟负荷人群和氟斑牙患者血清LDH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饮水氟浓度增加而升高;且这两个地区氟斑牙患者组的血清LDH活力均显著高于高氟负荷组。结论饮用氟浓度>2.0mg/L的水可能会导致儿童肝损害,且损害程度随饮水氟浓度增加而增强;肝损害程度不仅取决于饮水氟浓度,还与是否患氟斑牙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氟化钠对大鼠尿氟、血氟、牙氟、骨氟以及对下切牙体视显微镜的观察,分析氟离子代谢对氟斑牙形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0、25、50、100、150 mg/L氟离子饲水喂养6个月,测定尿、血、牙、骨氟离子浓度及对下切牙进行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 150 mg/L组从第8周开始,体重增长趋势逐渐减弱,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氟组尿氟、骨氟和牙氟与空白组相比较,氟离子浓度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组血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斑牙出现的时间和轻重程度与染氟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氟斑牙体视显微镜下病变程度更加明确;尿氟、骨氟及牙氟与氟斑牙的形成和进展呈正相关关系;血氟变化与氟斑牙形成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基准剂量法对氟性骨损伤相关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寻找氟性骨损伤敏感指标,为氟性骨损伤危险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测定职业性氟暴露人群尿氟(UF)以及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降钙素(CT)、碱性磷酸酶(AL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等指标,并计算各指标的尿氟基准剂量(BMD)值和基准剂量下限(BMDL)值。结果氟接触组UF、BGP、CT、ALP和BALP的均值分别为4.97 mg/L、6.59 ng/ml、81.03 pg/ml、83.56 U/L和147.56 U/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值随氟负荷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负荷组CT、ALP和BALP值明显高于低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和BALP的异常率随氟负荷增加而升高,线性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和BALP的BMD值分别是1.26、2.82 mg/L;BMDL值分别是0.88、2.01 mg/L。结论基准剂量法评价氟性骨损伤及其相关指标的应用简便易行,引起氟性骨损伤相关指标改变的尿氟BMD和BMDL值分别为1.26、0.88 mg/L。提示,BGP是氟性骨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猬(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慢性氟中毒大鼠关节软骨损害中作用。方法 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来水含氟量<1 mg/L),低、高氟组(饮水含氟量分别为5、50 mg/L),每组12只。饲养6个月后,应用氟离子电极法检测各组大鼠尿氟、骨氟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蛋白印迹法(Wb)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中音速刺猬蛋白(Shh)、跨膜蛋白(Smo)、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B细胞淋巴瘤基因/白血病基因–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尿氟含量[分别为(3.66±0.43)、(8.05±0.60)mg/L]与骨氟含量[分别为(402.38±33.77)、(935.12±49.60)mg/kg]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组大鼠后肢膝关节干骺端软骨厚度变薄,软骨细胞数减少,具有硬化性氟骨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中Shh、Smo、BMP-2及Bax蛋白表达[分别为(0.86±0.09)、(0.92±0.11)、(1.02±0.14)、(0.91±0.14);(1.11±0.15)、(1.17±0.14)、(1.13±0.12)、(0.92±0.11)]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0.78±0.03)、(0.57±0.09)]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其下游靶基因过度表达,参与慢性氟中毒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氟对大鼠成骨细胞SPARC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时大鼠成骨细胞中成骨相关蛋白SPARC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SPARC在氟骨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6只健康SD大鼠按体重、性别随机分3组,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氟<1mg/L),低、高氟组分别饮用添加氟化钠5、50mg/L的自来水。饲养8个月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各组尿氟、骨氟含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股骨下段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形态计量学测量。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细胞中SPARC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低氟组大鼠尿氟、骨氟含量[(6.09±0.56)mg/L、(12.65±3.07)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1.36±0.51)mg/L、0.67±0.16)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氟组[(7.69±0.64)mg/L、(26.53±5.88)μg/g]较低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染氟组大鼠股骨下段呈骨质硬化表现。低氟组大鼠SPARC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125.24±1.91、100.90±1.13)明显高于对照组(109.70±1.70、88.03±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氟组(139.47±1.03、119.22±1.23)较低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过量氟可通过上调大鼠成骨细胞中SPARC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来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等过程,使骨形成增加,表现为骨硬化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信号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在实验性氟中毒大鼠肾组织中的变化,探讨氟中毒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饮水含氟量<1 mg/L),低、高氟组(饮水加氟量5、50 mg/L),每组12只,观察大鼠氟斑牙发生情况,测定尿氟、骨氟含量及肾功能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Wnt4、β-连环蛋白(β-catenin)、E-粘钙蛋白(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低氟组大鼠氟斑牙检出率为75%(9/12),高氟组为91.7%(11/12),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尿氟、骨氟含量随染氟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组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光镜观察染氟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水肿、渗出、坏死,细胞间界限不清,且随着染氟浓度增高,损伤加重;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为[(7.78±1.17)、(6.66±0.59)、(3.23±0.82)]和[(17.46±3.18)、(12.46±0.89)、(1.23±0.35)],mRNA表达分别为[(3.01 ±0.81)、(1.86±0.43)、(0.276±0.12)]和[(5.79±0.86)、(5.84±1.19)、(0.12±0.46)],与对照组比较,氟中毒组大鼠肾组织中Wnt4 、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而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结论 慢性氟中毒时,氟通过刺激Wnt信号通路中Wnt4、β-catenin过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钙、镁、铜、锌、维生素D和大豆联合干预对燃煤型氟中毒雌鼠氟斑牙、骨氟和尿氟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雌鼠分为对照组、染氟组、高氟+钙尔奇牌添佳片组(即多种元素干预组)、高氟+钙尔奇牌添佳片+大豆组(即多种元素+大豆干预组),每组30只,动物自由食用不同配方的织金病区原煤加拌泥煤烘烤的玉米饲料,构建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每组分别于染氟60、120、180 d选择10只大鼠,动态观察雌鼠染氟期间氟斑牙情况,分别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高温灰化-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雌鼠尿氟、骨氟含量。结果随着染氟时间的延长,氟斑牙症状加重,干预组大鼠氟斑牙程度比染氟组轻。染氟组雌鼠尿氟、骨氟含量均高于同一时间点(60、120、180 d)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时,染氟组、多种元素干预组、多种元素+大豆干预组雌鼠的尿氟含量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组雌鼠骨氟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多种元素干预组、多种元素+大豆干预组骨氟含量均低于染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染氟组、多种元素干预组、多种元素+大豆干预组的尿氟含量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组骨氟含量逐渐增加,多种元素干预组、多种元素+大豆干预组骨氟含量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氟对雌鼠有明显毒性作用,多种营养素干预可拮抗其毒性作用,若在此基础上添加大豆联合干预则拮抗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变化与氟斑牙的相关性。方法在本市氟中毒区随机选取95例氟暴露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据WS/T 256-2005标准,用无氟暴露的健康人群肌酐值进行校正后将尿氟正常临界值定为1.2 mg/g Cr,将测得的尿氟浓度等间距设4个剂量值。依据WS/T 208-2011标准诊断氟斑牙,分为正常组、可疑氟斑牙组、轻度氟斑牙组、中度氟斑牙组、重度氟斑牙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2、MMP-9、MMP-13水平。结果随着尿氟浓度的增加血清MMP-2、MMP-9、MMP-1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MP-2、MMP-9、MMP-13水平逐渐升高。中度氟斑牙组和重度氟斑牙组患者血清MMP-2、MMP-9、MMP-1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重度氟斑牙组患明显高于可疑氟斑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氟浓度和氟斑牙严重程度均与血清MMP-2、MMP-9、MMP-13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氟可能通过提高MMP-2、MMP-9、MMP-13活性来影响骨代谢,参与氟斑牙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基准剂量(BMD)法应用于氟接触人群,通过比较,寻找有意义的监测氟对人群骨骼损伤的指标。[方法]测定氟中毒病区人群的骨密度及尿氟(UF)、尿肌酐(UCr)、尿羟脯氨酸(HYP)、血氟(BF)、血清中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KP)等指标并计算Z评分(Zscore),计算各效应指标的尿氟基准剂量下限(BMDL)值。[结果]与对照组比,氟接触组的UF、BF、BGP、HYP、BAKP及骨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尿氟分组后,骨密度随尿氟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尿氟最高组骨密度显著低于最低组,P<0.01;而各组BGP、HYP水平与最低组比显著上升,P<0.01。AKP与BAKP的变化趋势不明显。BGP、HYP、Zscore、BAKP、AKP的尿氟BMDL值分别为0.31、2.75、4.36、4.06及5.09mg/L。[结论]内剂量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对氟的接触水平。通过各指标尿氟BMDL值的相互比较,本研究认为Zscore是相对特异而敏感地反映氟接触人群骨损伤的效应指标,而BGP与HYP可作为十分敏感的氟接触高危人群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饮水型大鼠氟斑牙模型,为深入研究氟性骨损伤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复制大鼠氟斑牙模型,染氟剂量采用日测体重然后按体重(mg/kg)给予及尿氟、血氟监测的方法进行,尿氟、血氟采用微量氟法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氟斑牙采用数码相机拍照,按照氟斑牙观测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度。结果 90 d末,高、中剂量组大鼠均出现明显氟斑牙,尿氟、血氟及血AL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染氟剂量与尿氟水平显著相关(r=0.924,P=0.038);染氟剂量与血氟水平呈显著相关(r=0.948,P=0.026);高、中剂量组大鼠氟负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氟斑牙发生率与染氟剂量呈正相关(r=0.983,P=0.017)。结论染氟剂量与氟斑牙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16 mg/kg和32 mg/kg的染氟剂量,14 d即可发生Ⅰ度氟斑牙,35 d即可发生典型氟斑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观察燃煤型氟中毒对雌鼠动物模型影响。方法以45只SD雌鼠为研究对象,定期称体重,观察雌鼠体重的变化,氟斑牙的变化,测定雌鼠尿氟、骨氟含量。结果染氟30天左右,高氟组雌鼠开始出现轻度氟斑牙。随着染氟时间的延长,各模型组均呈现出程度不同的氟斑牙,且氟斑牙损伤程度呈现逐渐加重。相同时间点(60、120、180天),各模型组雌鼠尿氟[(中氟组:2.96±0.68、6.55±1.68、14.58±1.73 mg/L)、(高氟组:9.64±0.76、15.04±1.96、21.11±3.26 mg/L)]和骨氟[(中氟组:75.90±18.52、110.08±32.35、148.39±15.01 mg/kg)、(高氟组:112.65±13.50、149.87±14.06、234.97±24.02 mg/kg)]含量与对照组[(尿氟:0.66±0.10、0.72±0.12、1.21±0.28 mg/L)、(骨氟:13.54±3.80、21.00±3.55、27.06±9.75 mg/kg)]比较,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染氟剂量的增高,尿氟、骨氟含量均逐渐增加,中氟组与高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组内比较,随染氟时间的延长,骨氟和尿氟含量均逐渐增加,中氟组和高氟组的尿氟和骨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燃煤型氟中毒对雌鼠动物模型毒性可表现在氟斑牙发生率,尿氟和骨氟含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燃煤型氟中毒对雌性大鼠雌激素的影响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50只SD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去卵巢组,每组10只,其中低、中、高氟组分别食用含氟量为25、45、110 mg/kg的病区玉米饲料150 d。检测氟斑牙发生率,采用显微CT技术检测大鼠骨矿物质密度(BMD),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结果成功建立燃煤型氟中毒雌性大鼠模型。中、高氟组大鼠BMD均低于对照组,低氟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氟组E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氟组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胰岛素生长因结合蛋白4(IGFBP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燃煤型氟中毒雌性大鼠对E_2分泌功能的损伤可能加重了氟骨症发生,IGF家族可能介导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